雪梨大學領導的研究人員於2023年5月至10月,對新州、昆州和西澳40所學校的5,157名7年級和8年級學生進行調查。結果顯示,8.3%的學生承認曾經吸過電子煙,而受心理壓力和幸福感不佳的學生,吸電子煙的比例是無心理問題學生的兩倍。
報告指,承受中度心理壓力的學生,吸電子煙的比例相較高出74%,承受高度壓力的學生比例高出64%。與幸福感高的學生相比,幸福感低的學生吸電子煙的比例更是高出105%。不過,焦慮則與電子煙使用情況無太大關聯。
今次調查創建了目前為止,澳洲最大的青少年吸電子煙數據庫。
這些數據來自「OurFutures Vaping Trial」這項試驗中的一項調查。該試驗是澳洲首個、也是目前唯一校園預防電子煙計劃的臨床試驗,旨在嚴格測試是否可以預防青少年吸電子煙。
研究結果表明,在青少年早期——也就是這些問題首次出現的時候,亟需在預防電子煙的同時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
雪梨大學瑪Matilda中心的Lauren Gardner博士與Nicola Newton教授共同領導了上述試驗。前者表示,青少年吸食電子煙與心理健康之間的聯繫,目前還缺乏相關數據。「我們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我們看到青少年吸電子煙和精神疾病的增加。」
「需要進行更多研究,了解心理問題和吸電子煙之間的複雜關係。這些研究結果表明,迫切需要有證據支持的預防和早期干預方法,去支持青少年的短期和長期的健康和福祉。」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澳洲與新西蘭精神病學期刊》(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與美國等其他國家相關年齡層的研究結果一致——青少年吸電子煙與所承受的憂鬱和壓力有關聯。
Matilda中心發現,青少年開始吸電子煙的平均年齡是14歲。另一項研究則發現,從2017年到2023年,12至15歲青少年的電子煙率從10%上升到24%。
該研究報告的聯合作者、Matilda中心的副教授Emily Stockings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電子煙與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電子煙與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有關,反之亦然。」
「這一關聯有可能是由共同的社會、環境和遺傳風險因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自我用藥行為造成的。年輕人可能會想通過吸電子煙來緩解焦慮、壓力或抑鬱。很顯然,如果我們要預防電子煙,我們需要同時解決精神健康問題」
以下不同地區的連結可幫助有需要人士戒除電子煙: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