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学者:澳洲大学广招留学生,背后问题“太多了”

Doctor Xin Gu

Doctor Xin Gu Source: Provided by Doctor Xin Gu

莫纳什大学顾鑫博士认为教育行业“过度产业化造成过剩发展”,她表示由此引发的问题“太多了”。


留学生听课时需靠手机应用程序翻译、IT专业的留学生竟不懂怎么用电脑或U盘……

ABC周一(5月6日)晚的《四角方圆》节目讲述了在不断扩招留学生背景下,许多大学中存在的教育问题,部分学校甚至为了招更多的留学生而干脆免除了入学时的英语要求。
对此,莫纳什大学人文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硕士专业的主任顾鑫博士认为教育行业“过度产业化造成过剩发展”,尤其针对ABC节目中所提到的诸多问题,顾鑫博士表示,
问题“太多了”。
学校硬件设施、师资不稳定、过度追求产业增长,是顾鑫博士指出的澳大利亚高峰教育体系现存的三大问题。

她提到一个数字,约60%以上的大学老师属于临时工(casual)用工制,一名老师大约要带30名左右学生,而十年前可能是1:20,这些都是由于留学产业过度扩张所带来的。

与此同时,联邦政府在2017年对大学经费的削减也更加剧了这种扩张。

2017年5月的联邦预算案中,政府宣布了一系列的削减大学经费的方案,包括容许大学加学费、削减拨款和收紧学生借贷制度HELP等。

顾鑫博士分析,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大学自然选择多招能支付高学费的留学生,她甚至认为联邦政府当时的这个决定才是造成如今大学问题多多的根本原因。
那么学生们对这种现状是何观感呢?SBS普通话节目记者正在寻求部分留学生的看法。

作为一名具有多年教育经验的华裔讲师,顾鑫博士讲述她所了解到的学生尤其是中国留学生的观感。

她说,身为老师的“压力比较大”。

在顾鑫所教授的班级里,中国学生远远多于本地学生已成为很普遍的情况,留学生们远渡重洋却发现根本没有机会和本地学生互动,期望值大受影响。

 “我与他(学生)是维系他与主流社会的唯一纽带。” 顾鑫博士如是说。

而作为华裔学者,她更多地关注到了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中积极的一面,比如学生们会结成小组一起商讨怎样适应现状、提高英语水平,而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很多中国留学生的诉求在近五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顾博士表示,从移民澳洲变成了求学回国就业的变化“在澳大利亚教育系统里还没有被关注到”,“还是把中国学生和印度学生放到一个箩筐”,而其实这种变化直接关系到大学的课程设置,应该被予以重视。

与此同时,她更呼吁能让学者更多介入招生环节,因为现在的招生团队“既不很准确描述专业,也不能很好地判断面试的学生是否具备相关的知识”。


Share

News

Sign up now for the latest news from Australia and around the world direct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gree to SBS’s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policy including receiving email updates from SBS.

Download our apps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Listen to our podcasts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Get the latest with our exclusive in-language podcasts on your favourite podcast apps.

Watch on SBS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华裔学者:澳洲大学广招留学生,背后问题“太多了”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