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英语化姓氏后不为人知的中国故事

移居澳大利亚的第四代华裔移民肯·林弗(Ken Leanfore)在悉尼中国农历新年庆典期间推出摄影展,向世人讲述自己特殊姓氏背后不为人知却非同一般的故事。

Dennis O'Hoy

Dennis O'Hoy photographed at his home in Bendigo

肯的家族中,第一位旅居澳大利亚的移民名为陈联科(粤语发音为:Chan Luen Foh)。在19世纪90年代来到澳大利亚时,因陈联科名字的粤语发音被当时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官员英语化,译音成为查理·林弗(英语拼写及发音:Charlie Lean-Fore)。自己英语化姓氏所带的连字符随时间的推移而遗失了,但家族中的其他后裔成员仍旧保留原有的拼写方式。

肯发现这样的故事在澳大利亚华裔群体中并不少见,因此这位悉尼摄影师便开始搜寻、记录所有有着华裔面孔却拥有英语化姓氏人们的故事。

他的这一肖像系列摄影展名为《姓氏有什么寓意?(What’s in a Surname?)》 —— 是悉尼市政府中国农历新年庆典的一部分 —— 探寻那些拥有不同寻常或英语化发音姓氏的世代澳籍华裔家族历史。

肯说:“人们一直对我姓氏的来源很感兴趣,很多人都猜测我有法国血统或欧洲背景。我的曾祖母其实来自广州,在上世纪90年代来到澳大利亚。仅仅一个淘金时期无厘头的翻译,让本不相干的法国和我的祖先联系在了一起。”

“每逢听说林弗家族在澳的历史,人们都会不禁赞叹‘同是澳大利亚人,你比我要地道多啦!’”

“我父亲的英文名叫杰瑞德(Gerald),中文名为:陈维民,他一直跟我说,很多家庭也都有类似的经历 —— 因此我开始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这些故事,构成了本展览的内容。

悉尼市市长Clover Moore称,移民在这里扎根、融入社会的经历充分体现了生活在我们这座城市的华裔为这里注入的文化和历史,以及他们为本地所做出的贡献。

市长说:“我们的中国农历新年庆典已经发展成为本土最受欢迎的庆祝活动之一;也是亚洲以外,世界范围内规模最为庞大的贺岁活动之一。”

“21年前,该庆典初期为规模不大的唐人街社区活动,如今已发扬光大。我们的中国农历新年庆典一向重视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合作,并把本土社区视为活动的核心,而如此的展览恰恰体现了这一主题,并是展示悉尼令人无比骄傲的多元文化和才华的绝佳方式。”

“庆典活动琳琅满目,如:环形码头(Circular Quay)的农历花灯会(Lunar Lanterns exhibition)、达令港(Darling Harbour)的龙舟竞渡(Dragon Boat Races),以及全市各地多彩的文化、舞蹈、麻将比赛等精彩活动。”

肯用了9个月的时间搜集全澳拥有英语化姓氏澳华后裔的个人故事,探索每个家庭背后离奇的经历,而承载这些故事的人往往都是操着一口地道的澳大利亚口音为您讲述自己家族的移民史。
Harvey Young at the Ben Venue Sheering Shed
Harvey Young at the Ben Venue Sheering Shed


“自从19世纪中期,旅居这里的中国移民或为个人向往,或因官路失足而远渡重洋来到澳大利亚,他们的姓氏因历史原因被改得已与本姓毫无关联。”

“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迫于社会压力而形成的一种融入新社会的方式,也或许是通过当时行政机关注册手续而被英语化。”

“19、20世纪旅居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中国移民大多来自广东省,说粤语或方言。”

“因为当时的移民基本不会说英语,移民官和海关的工作人员又不会中文,也不了解中文名字的书写方式,因此早期移民的姓氏常被记录成为与其本姓不相干的英文拼写。”

“英语化的中文粤语姓氏也随之在移民登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那一刻被移民官员随意更改得面目全非。

参与肯的摄影展,讲述家族故事的人有:

Greg Homeming(中文名:钟庆辉,粤语发音:Jung Hing Fai)——曾任律师职务。Greg Homeming现在是圣艾维斯地区(St Ives)最受欢迎的天主教父。现任教皇方济各(Pope Francis)近日任其为澳大利亚罗马天主教悉尼总教区 ——利斯莫尔教区主教(Roman Catholic Bishop of Lismore)。

Harvey Young(中文名:关少雄,粤语发音: Kwan Siu Hung)——牧羊人Harvey Young的祖父在19世纪70年代来到澳大利亚,完全不懂英语,本姓为关,粤语发音Kwan,移民后将其英语化为“Young”。

Daphne Lowe Kelley(中文名:刘瑞馨,粤语发音:Lau Sui Hing)——Daphne在悉尼华裔群体里德高望重,曾担任诸多澳华裔机构领导。她也是创建澳洲华人历史文物会(Chinese Heritage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的元老。

Russell Goldfield Jack 澳大利亚勋章获得者(AM)(中文名:雷扬名,粤语发音: Leui Yeung Ming)——Russell是维多利亚省金龙博物馆(Golden Dragon Museum in Victoria)的创始人兼馆长。该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移民澳大利亚华侨的历史和文化。Russell于1993年荣获澳大利亚勋章(Order of Australia)。

Dennis O’Hoy澳大利亚勋章获得者(中文名:雷社源,粤语发音:Leui Sai Yuen)——班蒂格基金会(Bendigo Trust)成员,也是墨尔本城市有轨电车系统发展的推动者。Dennis的祖母名叫Louis O’Hoy,1860年定居班蒂格,是华人会(Chinese association)以及当地华人社会发展的领军人。

《姓氏有什么寓意?》展出将开放至2月10日,在阿尔宾街(Albion Place)Klei画廊展出。该展览是悉尼中国农历新年庆典80多场相关活动的其中之一。

第21届悉尼中国农历新年庆典喜迎鸡年到来,庆典于1月27日开幕,直至2月12日闭幕。更多信息请登陆:sydneychinesenewyear.com

分享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