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人口迈进2500万大关,澳洲准备好了吗?

再过三个星期,澳洲的人口将来到2500万的里程碑。澳洲是否做了周全的准备?

People move about Sydney CBD

Sydney, CBD - auf den Straßen der australischen Metropolen tummeln sich viele Menschen Source: AAP

再过三个星期,澳洲的人口将来到2500万的里程碑。澳洲从二次大战之后到现在,人口数一直都是稳定成长中。2500万这个数字并不突出,因为即使是台湾如此蕞尔小国也有2350万人。因此,澳洲的2500万人看起来并不惊人,但居住在澳洲各大都市的你我,多少都对持续成长的人口有感:越来越拥挤的火车/电车,越来越竞争的就业机会,越来越难进入的托儿所。

到底澳洲政府对这样的人口增长,是否做了周全的准备?
Scenic Melbourne skyline
Number of people living in Australia's capital cities has grown almost three million in 10 years. (AAP) Source: AAP
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澳洲对于人口数的预测一直以来有很大的偏差。澳洲人口在过去的20年间成长了三成。1997年底,澳洲的人口仅1850万。澳洲统计局(ABS) 在1998预估,全国要到2035年人口才会增长到2350万。四年前的今天,全澳的人口早已超过这个数量。预测与现时整整差上20年。如此失准的预测自然严重影响了许多相关政策与配套的建设。

失衡的城乡规划是个重要的关键。澳洲拥有几乎是全世界最高比例的都会人口,全国有90%的人住在都会区。放眼全球,除了新加坡,比利时,科威特等发达小国,极少数占地辽阔的国家有超过九成的都会人口(智利与巴西例外)。这样的发展不是巧合,而是澳洲错误的城乡规划所致。

约一世纪前,全澳仅有不到4成人口住在大都市,许多城镇都有许多初级与次级产业。1970年代之后,澳洲逐渐减少对乡村的建设。受到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机制与讲求效率的影响,政策开始鼓励人们搬往都市中,当时政府深信如此一来,对软硬体设施的投资似乎更有效率。几十年下来的结果,就是人口大量的集中在几个大都会中,而非都会区则普遍缺乏工作机会与完善的产业,许多基本服务例如教育与医疗也是相对匮乏。
The Outback
The Outback Source: Elio Loccisano
不均衡的区域发展也让各个省份对当前所谓”人口增长”这议题有不一样的看法。南澳州州长就表明,南澳亟需更多技术移民与国际学生搬到该省,以发展当地经济。以2017来说,维多利亚州每26天就有1万新移民(当然主要聚集在墨尔本),但南澳州全年只有1万名新移民。极度不平均的人口流动自然对大城市,特别是雪梨与墨尔本,造成极大压力。

这几年雪梨与墨尔本的硬体建设都在苦苦追赶两城区迅速膨胀的人口,但是这些硬体建设往往缺乏远见,而使两城的都市规划更显窘迫。以雪梨为例,颇多争议的Westconnex工程不但金额庞大(且不断超支),更是粗暴的截断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住宅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工程无法解决雪梨日益严重的交通堵塞。

许多研究都证明,兴建再多的道路永远都不会不会解决塞车,唯一的长久之计是改善大众运输系统。亚洲许多城市例如香港与台北,都以优良的地铁/捷运闻名,不但路线广泛与班次密集,捷运与地铁周边的转乘配套也很便民。另外,设计一个尊重行人与自行车骑士的城市也可以舒缓都会区庞大车潮,但以雪梨来说,当前自行车道的规划仍差强人意。
Banners line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M4 extension
The long-awaited widened M4 motorway in Sydney's west has officially opened. (AAP) Source: AAP
再看看墨尔本,很难想像一个服务500万居民,每年近4000万旅客数的机场竟然没有来回市区的火车/电车所有进出机场的交通仅依赖一条高速公路。相比之下,伦敦的希斯洛机场早于1977年 (当时服务客数每年还远低于3000万人次)就已将地铁延伸至机场。更难以置信的是,目前联邦与州政府对机场捷运/电车也没有规划。澳洲缺乏远见的都市规划可见ㄧ般。

澳洲政坛不乏操弄人口议题的政客,有些人更以人口爆炸之名而借此提议提高对海外移民的限制,先不论海外移民对澳洲过去数十年的经济繁荣贡献良多,这样的言论其实模糊了焦点。事实上。澳洲的人口增长从来都不是问题所在,真正的问题在于失准的人口预测,错误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及缺乏远见的都市规划。

声明:
作者Zoe Wang,博士,墨尔本大学亚洲研究所研究员,环境问题专家
以上为嘉宾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