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澳洲经济恐将为中澳关系付出代价

中国禁止澳大利亚煤炭的消息传来,这已不同于中国对澳农产品打压的“小打小闹”——澳大利亚煤炭的出口金额在600亿澳元上下,中国占据了20%的份额,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大买家。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expressed his outrage after Chinese government spokesman Zhao Lijian shared the fake photo on Twitter.

Source: AAP

就在澳洲疫情得到控制,圣诞前全民信心恢复的时间点上,中澳关系却越走越窄,一方面是不断传来更多澳洲商品面临中国潜在高额关税惩罚,甚至是“禁运”威胁的消息;另一方面是澳洲政府通过《外国关系法》,多个中资项目被叫停。 

虽然不少联邦政府高管不断出面,在政治上一再表态不会被中国所左右,将会寻找中国市场的替代品。但无论如何否认,中澳贸易关系如果长期恶化,对澳洲经济将会形成重大的冲击,而澳大利亚在经济上没有足够的手段和“武器”与中国博弈。 

笔者做出以上判断的核心依据,有两大主要依据: 

首先,澳洲大量商品的出口极度依赖中国市场。

虽然最早的大麦和牛肉出口对澳洲经济整体影响不大:其中前者虽然占澳洲出口总额比重极小,但有超过半数出口走向中国;后者虽然国内市场巨大,但近几年推动牛肉出口价格大涨的依然是来自中国方面的订单。但这也同样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农民,以及相关加工与进出口贸易以及物流行业的就业机会受到威胁。 

但近期随着针对葡萄酒和煤炭的“制裁措施”出台,引发了澳洲舆论的极大反对,因为这两个行业对经济的影响远超一开始的“小打小闹”。以煤炭为例,澳洲所有出口总价值在4000-5000亿澳元,相当于整体GDP的40%左右,而在数百亿级别的出口商品中,煤炭的出口金额在600亿澳元上下,占整体出口的13-15%,是全国第二大出口商品,仅次于铁矿石。在澳洲所有的煤矿出口中,中国占据了20%的份额,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大买家。
葡萄酒行业的情况则更加糟糕,这个总体价值70以澳元的行业中,由于本地人口和消费市场有限,有将近一半的收入来自出口——其中面对中国的出口占出口总量超过三分之一,去年向中国出口价值高达13亿。同样是去年,除中国之外消费能力最强的亚洲经济体——综合考虑人口和收入水品——日本进口的澳洲葡萄酒总价值在5000万左右。事实上,中国占据了澳洲向亚洲出口葡萄酒总量的半壁江山,任何奢谈通过东南亚和日韩市场,甚至消费能力远远不如的南亚市场来补上中国市场损失的言论,缺乏科学理性的事实基础,纯属“天方夜谭”。 

而这可能还只是一个开始,澳大利亚研究公司IBIS World称,随着澳中关系跌至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冰点,蜂蜜、水果、乳制品和维生素等行业可能会受到关税的冲击。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对华每年出口的蜂蜜超过30万吨。柑橘类水果、坚果和其他水果种植业向中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的45%以上。在2018-19财年,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维生素和补充剂出口增长了三倍,超过6.8亿澳元。更重要的是,由于澳大利亚多年和中国良好的经贸往来与长期品牌经营,澳洲产品在中国具有较高的口碑,比其产品在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消费能力更强的欧美地区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获取更高的利润。因此,中国市场占澳洲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但中国市场占据澳洲出口产品利润的比率可能远超三分之一。这样的缺口,并不是政客们一句简单的“多元化”就可以补上的。

其次,中国的进口并不高度依赖澳洲。

在中国进口的各种原材料和产品中,真正对澳洲有比较高依赖程度的,除了铁矿石之外,几乎没有。笔者在多此评论中都提到过,由于澳洲占据全球铁矿石近40%的供应量。除了澳洲之外唯一一个可以提供大量高品质铁矿的国家——巴西的供应受到其国内局势影响而始终无法稳定,并且在未来几年中可能面临减产;与此同时,中国虽然积极在非洲等其他地区试图寻找更多的供应商,但这些项目受到当地技术、经济、政治等条件的约束,短期之内不可能替代澳洲。 

但除了铁矿石之外,我们看到的是:澳洲大麦停止出口之时,就是美国大麦大批运向中国之日;载有澳洲煤炭的货轮在渤海上原地不动时,加拿大的运煤船正在加速驶向天津港;富邑股价暴跌之日,是地中海沿岸老牌红酒原产地和智利、美国这样的美洲新兴红酒产地欢庆之时。甚至是未来可能出现问题的保健品、乳制品、水果行业,同样不缺乏来自日本、东南亚、欧洲和北美的众多供应商。
根据刚刚发布的澳洲GDP数据来看,虽然疫情以来,澳大利亚一直能够保持贸易盈余,但出口对于澳大利亚GDP的贡献却在不断下降。第三季度,澳大利亚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下降了3.2%,对GDP造成了1.9%拖累,整体贸易顺差大跌40%。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澳洲与中国因为政治原因大打“贸易战”,但手上却没有任何牌可以出——即使是铁矿石也是买家和卖家都无可替代的平衡关系。相反,中国除了铁矿石以外的进口产品都能在全世界找到足够多的替代供应商——尤其是在能源、肉制品和农产品上正好可以增加北美的采购份额,来向新上任的拜登政府示好,修复中美关系。 

最令人担忧的结果是:澳洲作为“五眼联盟”的忠实盟友冲在第一线,承受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美国却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接收大量中国的订单,实现华丽转身。

(本文作者魏睿昊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仅代表嘉宾观点,不能代替理财建议,不代表本台立场。)
澳大利亚人必须与他人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请查看您所在州或领地的最新社交限制措施。

如果您出现感冒或流感症状,请留在家中并致电家庭医生或全国冠状病毒健康信息热线1800 020 080安排测试。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