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毒水母再现昆州

当局表示夏季至今有22人被全球最毒水母伊鲁坎吉 (Irukandji Jellyfish) 螫伤送院。

An irukandji jellyfish.

An irukandji jellyfish. Source: WA DEPARTMENT OF PARKS AND WILDLIFE

根据澳洲海洋毒刺咨询服务(Australian Marine Stinger Advisory Services)资料数字,受伤人数为10年平均数目的两倍。

伊鲁坎吉水母通常栖息澳洲北部的热带水域,但因为海水暖化加上豪雨,令这种水母游往南部。

水母专家哥舒咏(Lisa Gershwin)形容今年情况恶劣,虽然不至于称为伊鲁坎吉水母热点,但它们确在海岸间中出没。她指在弗雷沙岛 (Fraser Island) 、圣灵群岛(Whitsunday Islands)、凯恩斯(Cairns)地区均曾见到其踪影。

不过,当局和昆州海岸就警告泳客再三留意更常见的蓝瓶水母(Bluebottle),今年夏季有破纪录数量的蓝瓶水母被冲上岸。
More than 2500 people have been treated for bluebottle stings on the Gold and Sunshine coasts in Queensland.
More than 2500 people have been treated for bluebottle stings on the Gold and Sunshine coasts in Queensland. Source: Twitter/@QldAmbulance
由去年12月1日至昨日(7日),共有22,282人被蓝瓶水母螫伤而需接受治疗,而之前一年同期数字只有6,831名。单是昨日,已有526人因被蓝瓶水母螫伤而接受治疗。

救生员预计蓝瓶水母的情况还会维持数天,而部分海滩需要关闭。

伊鲁坎吉水母小资料

这种剧毒水母体型比指甲还小,肉眼难以在水中观察。它是世界上最毒生物之一,毒性是眼镜蛇的一百倍,一旦螫人,可延后至半小时后才发作。

潜水客被螫伤时,会有轻微刺痛感,很容易被忽略。一旦发作,会呕吐大作、盗汗、头痛、心跳加速和血压增加等等,心律不整和高血压会诱发心脏麻痹,与心脏病发很相似。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Louisa Wo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全球最毒水母再现昆州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