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澳大利亚央行再次激进加息,痛苦而正确的决定?

不少普通人指责RBA的做法伤害太大,但有不少经济学家却都支持这一加息决策,笔者也认为这是一个痛苦但正确的决定——目前的澳大利亚通胀率实在过高,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有可能会进一步走高。

Magnifying glass and calculator on interest rates graph

Source: iStockphoto

继5月开始加息之后,澳联储(RBA)本周二再次让市场有些吃惊,进行了12年以来第一次的“背靠背”加息。而且此次加息直接把现金利率上调5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0.35%上升到0.85%,更是2000年科技泡沫时期以来最高幅度的加息,超出了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期。

随着官方利率升高,商业银行势必会把加息转嫁到贷款者身上。就在澳联储宣布加息的当晚,西太银行率先宣布提高浮动利率0.5%。麦格理银行(Macquarie Bank)也紧接着做出同样的决定,这也意味着贷款100万澳元(30年本息同还),每月要多还272澳元。

而在消息传来之后,不仅是需要还房贷的普通民众怨声载道,澳大利亚股市也是应声大跌,当天收盘下滑为1.5%,尤其是澳大利亚四大银行股价连续下落,整体市值在两三天内蒸发了140亿澳元之多。因为连续上涨的通胀和利率,必然将影响到所有澳大利亚家庭的消费能力,以及房屋购买和房贷申请意愿,必然会冲击银行业务。

事实上,澳大利亚的东海岸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能源价格飙涨“风暴”,而此前连续发生的洪水灾害,也在最近进一步推高了生鲜食品,尤其是蔬菜价格的大涨。目前来看,不仅澳联储本身预期通胀率将在今年持续升高,市场也把通胀预测提高了7%以上。通胀的迅速攀升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消费信心,使得全澳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降至比新冠疫情爆发之初更低的水平。

这也导致不少普通人指责RBA的做法对自己伤害太大,但有不少经济学家却都支持这一加息决策,笔者也认为这是一个痛苦但正确的决定。主要原因就在于,目前的澳大利亚通胀实在过高,而且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有可能会进一步走高。

在过去的半年,有一个词“stagflation”被屡次提到,也就是经济学上的一个现象——滞胀。历史上,在1970年代由于全球石油危机,曾经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过高的通胀直接导致消费下降和经济下滑。当时的美联储采取了降息措施,希望通过刺激经济来走出通胀。最后反而带来了前所未有长达8年的“滞胀”——即工资与物价螺旋式上升“绞杀”了经济,增长停滞,通胀却高歌猛进,并在1979年夏天达到惊人的两位数。

随后在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在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总统和当时的新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克尔(Paul Volker)的带领下,转而采用非常激烈的加息手段。放弃刺激经济的策略,转而以经济衰退的代价来控制通胀,一度将美国的基础利率提高至19.1%,造成了失业率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0%,可以说是与“全体美国人民为敌”。但最终的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在通胀被控制住之后,央行重新有了机会逐渐降低通胀,美国经济重新开始恢复到正向循环之中,并最终奠定了美国此后二十年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里根总统被认为是美国现代历史上最重要和成功的总统之一。

宏观经济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解决方案,所有的政府和央行都希望经济高增长、高就业。但七八十年代的血的教训告诉了我们,当通胀高企时就需要提早警惕,任何妄图让经济增长追上通胀再开始加息的尝试,结果只能时出发更严重的滞胀来临,最终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

事实上,澳大利亚的GDP依然保持着比较明显的正增长,澳大利亚的劳动力市场处于紧缺而非失业率高涨,因此在现在的时间点尽早出手控制通胀,其代价是相对可控的。甚至考虑到澳大利亚作为原材料出口大国,是少数可以从原材料价格大涨的通胀时代中受益的发达国家,其快速加息控制通胀的同时还能逃过“经济衰退”的概率远超目前通胀已经接近两位数的英、美等国。

事实上,最新的数据显示,在经过几次快速加息且给足了未来继续快速加息的预期之后,最新的月度通胀数据第一次出现了小幅度下滑。如果澳联储更加激进的加息手段也能够快速起效的话,不排除加息步伐在明年就开始明显放缓,且最终的总加息幅度可能比一些人想象得要小。

(本文作者魏睿昊Julius Wei为SBS特约通讯员、澳大利亚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分析人士,转载须经SBS许可;本文观点仅代表嘉宾观点,不能代替理财建议,不代表本台立场。)

SBS致力于用63种语言报道最新的COVID-19新闻和信息,详情请前往:sbs.com.au/coronavirus。


分享

Published

By Julius Wei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