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台湾选举前瞻

在台湾的选举政治史上,似乎还没有哪次最高领导人选举,呈现出如此一面倒的态势。

supporters of the Taiwan president Cai Yingwen hold a rally in Taipei on December 29

supporters of the Taiwan president Cai Yingwen hold a rally in Taipei on December 29 Source: Jennis Hsu

1月11日,也就是在这个星期六,台湾地区将举行领导人选举。在选前最后的民意调查当中,民主进步党候选人、现任总统蔡英文大幅领先于中国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韩国瑜,不同机构所作民调的数字有差别,但大体上,蔡英文的支持度在50%上下浮动,而韩国瑜的支持度则很难超过30%。在台湾的选举政治史上,似乎还没有哪次最高领导人选举,呈现出如此一面倒的态势。

这在仅仅一年之前还是不可想象的。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执政以来,民进党政府施政引发巨大争议,在野党就所谓劳基法修改、一例一休、军公教人员年金改革、同性婚姻、能源政策、转型正义、远洋渔业三法、反空污等问题向执政党发起了猛烈攻击,进而导致民进党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惨败,全台湾6都3市13县的地方首长选举中,在野国民党一举拿下15席,民进党只拿下6席,台湾的地方政治版图一夜之间绿地变蓝天。

在那次选举中,特别具有指标意义的是高雄市长竞选。30年来,高雄从来就是民进党的大本营,而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却在民进党的根据地意外击败民进党候选人陈其迈。这次选举后,在野党阵营士气大振。台湾地方首长选举历来具有最高领导人选举风向标的作用,民进党在这次九合一选举中大败,几乎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被撵出了凯兰格莱大道的总统府。舆论普遍认为,国民党在韩流的加持下,在2020年的总统大选中,是铁定要翻盘了。

但是在进入2019年之后,选请再次翻转。从2019年元旦,大陆领导人发表台湾问题讲话,倡导促进统一;一直到2019年6月份以后,香港所谓“反送中”的群众运动愈演愈烈;蔡英文政府顺势操作,将选举的主轴带回到民进党所擅长的统独议题,大肆贩卖芒果干(亡国感)这样的主权焦虑,这一招果然奏效。

电视机屏幕里香港人的抗争,告诉台湾选民两件事:第一,一国两制在香港并不成功;第二,如果北京方面连香港的反中运动都不愿意实质介入,那么很难想象,他们会对台湾的反中立场采取任何实质性举动。“台湾一旦走向独立,大陆就会武力犯台”的魔咒,在台湾选民心目中的威慑力迅速贬值。结果就是选情迅速反转,特别是台湾年轻人的反中情绪被激发出来,几乎九成的年轻选民都站在了民进党一边。到了2019年的12月份,在各项民调中,韩国瑜的支持度跌到了甚至只有蔡英文的一半。

这一波反中浪潮的最高潮,无疑就是选举前11天,也就是2019年的最后一天,民主进步党利用自己在立法会的多数地位,强行通过了所谓的《反渗透法》,力图要将统独议题锁死。根据该法内容,未来接受中国大陆指示、委托或资助,透过政治献金来影响台湾选举与集会游行等政治行为属违法,将被处以徒刑。
但目前来看,民进党通过《反渗透法》的做法,对自己的选情,似乎起到了负面效应。事物发展到极端,就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反渗透法》立刻被在野党批判为是所谓“绿色恐怖”,蓝营的老媒体人在政论节目上直言,仿佛又回到了过去“戡乱动员时期”,“警总(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就在你身边”的政治恐怖气氛当中。这就使得原本对韩国瑜草根作风深为不满的所谓“知识蓝”、“经济蓝”(蓝营中的社会精英阶层)转而支持韩国瑜,同时吓跑了原本支持蔡英文连任的浅绿中间选民。韩国瑜在竞选过程中,反复提及的所谓“不要低估台湾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决心”,不但是对着北京当局说的,也是冲着台北当局说的。

于是,在2018年席卷九合一选举的韩流又回来了,这次他们从高雄北上台北,集结在了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1月9日晚上,据称有上百万蓝营支持者,涌向台北凯达格兰大道,参加了韩国瑜的竞选造势晚会。现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飘扬,群情激昂。所有熟悉台湾选举过往的观察家,都闻到了国民党胜选的味道,是的,就是这个味道。上次观察家们闻到这个味道的时候,韩国瑜甚至在民进党的根据地大胜对手成功当选。那么这次国民党会成功翻盘,拿回执政权吗?

这个问题,要分三个层面来看。

第一, 台湾人民不接受大陆提出的一国两制路线,不接受中国概念下的身份认同,而且,不论是北京,还是台湾的两个主要政党,目前都没有能力提出为两岸人民所共同接受的政治论述。

北京当局所主张的一国两制路线,实质是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失败,大陆当局实际丧失了理论论述能力,丧失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一个副产品。经过香港20年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方案实际上是行不通的,顽固坚持一条走不通的路线,不惟台湾人民不愿意,大陆人民同样不答应。

北京当局在丧失了意识形态感召力之后,妄图片面用经济让利来收买港台民心,但金钱买不来爱情,遑论国家认同。在实操中,让利收买路线,很大程度上沦为了大陆官僚体系中对台工作利益集团与台湾的国民党腐败官僚集团之间的肮脏生意,大陆人民的民脂民膏,以统战的名义,被利益输送给台湾国民党的官僚资产阶级,而实际“统战”的效果呢?是糖衣吃下去,炮弹打回来,台湾人民对大陆的疏离感每日剧增。大陆的统战政策,被经营成了一桩生意,围绕这个产业链,形成了跨海峡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个既得利益集团,为了他们的私利,不惜欺上瞒下,粉饰太平,营造所谓“两岸一家亲”的虚假幻觉,不惟台湾人民讨厌他们,大陆同样民怨沸腾。

在上述背景下,民进党操作太阳花运动,操作与大陆切割,强行通过反渗透法,其实质效果,是替大陆人民减少了损失,打击了大陆官僚系统中的对台工作特殊利益集团,同时削弱了台湾的竞争力;其效果也非常吊诡,大陆主流民意中的相当一部分,从理性上支持民进党继续执政。
Taiwan president Cai Yingwen (right)
Taiwan president Cai Yingwen (right) Source: Screenshots from YouTube
即便民进党输了这次大选,但是民进党所营造的台湾主体论述,已经成为台湾社会的政治正确共识。根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所作的民意调查,到2019年6月份,台湾社会中,有高达56.9%的人认同自己的只是台湾人,认同自己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有36.5%,而具有唯一中国人认同者,只剩下了3.6%;这样的认同感分布,在年轻人当中,只会更加偏向去中国化。

在这样“天然独”的社会氛围下,即便是“中国”国民党,在选举中,也不得不与“中国”做切割,马英九讲“不统不独不武”,韩国瑜讲若要一国两制除非“over my dead body”,要“ 国防靠美国,科技靠日本,市场靠中国,努力靠自己”,而在台湾的选举中,“抹红”永远是对候选人最有杀伤力的招数。这一切都显示,国民党只有在民进党所设置的政治正确规则内,才有可能在选举中获胜。只是,这种“胜利”,跟民进党本尊执政,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二, 蔡英文在2019年年中的选情翻转,除了操作统独议题之外,最重要的基础,是她本身执政的绩效。与在野党的宣传不同,也与很多台湾人的实际感受不同,从宏观经济数据上看,民进党这三年半的执政成绩,在国际大环境不佳的前提下,表现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根据CEIC的统计数据,蔡英文政府执政期间,GDP的增长率基本保持在2.5%到3%这个区间,略低于马英九执政后期。台湾劳动者的平均月收入则从马政府时代的1250到2750美元这个区间,上涨到了2019年的1500到3000美元这个区间,劳动者收入的涨幅还是比较明显的。失业率下降的趋势尤为明显,马政府治下,2010年曾创下6%的失业率记录,此后失业率也长期维持在4%到4.5%这个区间;而在蔡政府时期,失业率一直在略高于3.5%的低位上徘徊。此外,在马政府执政时期,每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不超过300亿美元,相比之下,在蔡政府治下,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都超过了320亿美元。蔡政府的执政绩效,绝不是如反对党宣传机器所宣称的那样一团漆黑。而不错的经济业绩,才是蔡政府在2019年翻转选情的基本盘。
A tourist take photo at the Liberty Square in Taipei, Taiwan.
A tourist take photo at the Liberty Square in Taipei, Taiwan. Source: EPA
另外,在两岸经贸关系方面,尽管两岸政治关系持续紧绷,但是根据大陆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但在2018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还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289.51亿美元,比2017年的顺差1114.1亿美元整整增加了175亿美元。同时,截至2018年12月份,台湾实际对大陆投资累计超过1300多亿美元。而根据台湾贸易部国际贸易局的统计数据,2019年1月份到10月份,台湾对大陆出口商品中的58.8%是电机设备与零件,显示在两岸贸易结构中,在两岸产业分工的供应链中,台湾对大陆所享有的优势地位。这在中美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对于大陆的意义,是非同小可的。相比之上,旅游业在台湾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到2%,从业人员不过10几万,大陆对台湾发起的旅游制裁,对台湾经济的实质影响,实在是微乎其微;之所以会显得比较严重,不过是利益受损的人总是声音比较大,所形成的“幸存者偏差”罢了。这一切,都显示,在两岸政治切割的情况下,不会的经贸关系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既然反中不会招致严重的后果,甚至从大陆赚的钱比以前还多,那么为什么不把去中国化坚持到底呢?

第三, 《反渗透法》的一个实际功效,其实就是一个制约国民党的紧箍咒,一柄达摩克里斯神剑。这其中的奥妙,不仅仅是防止“中国”国民党在与大陆何做的道路上走得太远,更加在于,一旦选举结果对民进党不利,那么民进党方面就有可能援引《反渗透法》,指控“中国”国民党是所谓“中共代理人”,从而发起国民党当选无效之诉,甚至拒绝移交权力。

这一点虽然可能性较小,但也不是空穴来风。从2019年香港“反送中”群众运动的情况来看,美国打香港牌制约北京的意图昭然若揭;那么在2020年,打台湾牌制约北京的可能性就是高度存在的。如果美国的既定策略,就是挑起台海两岸的紧张局势,以此为筹码打压中国大陆,那么一个坚持台独路线的政党继续在台湾执政,就远比一个认同“一中原则”的政党上台执政,更加符合美国的利益。从2019年全年的选情发展来看,美国方面显然更加倾向于支持蔡英文连任。这也是在2019年,蔡英文的选情得以翻转的另一大因素。既然如此,一旦败选,民进党祭出《反渗透法》大杀器,发动柔性颜色革命,封杀“中国”国民党上台的可能性,就不能完全排除。

那么,台湾大选的剧本,究竟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呢?国民党韩国瑜旋风所吹起的韩流,能成功掀翻民进党的绿色战车吗?谜底,将在本周六,也就是1月11日的晚间,当地时间22点掀开牌面。介时,我们会继续分析选后的时局走向。

 (声明:作者薛晓明,悉尼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以上为嘉宾观点,不代表本台立场。)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Xiaoming Xue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