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丽:我们家的“中国诗词大会”

我的大家庭里有一个微信群,亲戚们无论天南海北,国内国外,都在这一个群里。通常老人家们发发养生知识励志鸡汤,兄弟姐妹们发些网络段子或“深度好文”,倒也各得其乐。然而在过去这个春节假期,老中青三代都在共同推荐一个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我不由得也看了几期,随后立刻推荐给老公和孩子们一起看。(文/虞美丽 专栏文章谢绝转载)

CNTV screenshot

Source: CNTV screenshot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国央视推出的一档文化益智节目,每期汇聚了百余位诗词爱好者及两位诗词届的专家,通过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观众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共同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央视的节目有一个特点就是形式上的极尽绚丽,制作十分唯美而精良;再加上节目本身的生动有趣,令朴素的ABC们觉得十分新鲜而吸引,居然也能和我一起一集集地追下去。

说起来,孩子们能坐下来看这个节目,也和他们从就受到的古典诗词的接触和熏陶有关。说起来,我们家里也时不时地会有这样地“诗词小会”,虽然磕磕碰碰,笑话不断。

比如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背唐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小家伙不明白意思,还以为“枯荣”是“窟窿”,背到这里还会捅捅鼻孔以示生动。

再比如中秋临近,中文学校里让写关于中秋的作文,我也会给女儿讲关于中秋的典故,还即兴教她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并解释“婵娟”就是美女,这里代指月亮。

过后考问起,小姑娘背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美女!”

我们开车出去玩,正是春天,草色盈盈,我们背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怎么也想不起下句。
小姑娘随口接上:“烟花三月下扬州”——好吧,倒是应了春游的景。

最有趣是现代诗。有一天在海边玩。天气极好,天蓝海碧,心旷神怡。于是想起海子的诗,念给女儿听: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女儿回家向老公透露:妈妈想买海景房了。
…….
phoem
Source: CCTV Screenshot

我们曾经在新足迹华人论坛上热烈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外长大的ABC们不想学中文?其中一个ABC孩子的发言就很有代表性,他说从他的生活中接触到的中国文化,糟粕成分居多,比如重男轻女,等级森严,个性压抑等,令他们感受不到中国文化的吸引。

那么我真的希望他们能看到《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或者通过其它任何形式接触到中国的诗词,领略到中国人曾经有过的,或开放豪迈,或潇洒俊逸,或深沉悠远,或精致婉约的诗意生活。

任何一种文化的核心素养,都离不开一种诗意生活和诗意追求,中文如此,英文也如是。中国正是因为有过这样的文化底色,才能几千年来弦歌不辍,生生不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种文化的诗意,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个节目中我就不止一次地看到来自美国,德国等的学习中文的西方面孔,以及成长于海外的华裔子弟,在诗词中开启自己的文化探索之旅。

所以我希望这种诗意的美好,会成为一座桥梁,来衔接起移民二代心中两种文化的共生共长,并互相滋养,丰富他们还有我们的眼界和心灵。(文/虞美丽  专栏文章谢绝转载)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