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付网上及电话诈骗?

Blue Hoodie Guy

Source: Getty Images/artoleshko

你曾否收过自称来自税务局、移民局或别国大使馆的不明来电?


无论你是刚来到澳洲生活,或者是手持工作假期等签证的临时居民,还是二、三十年前已开始在澳洲落地生根,当你拥有第一个固网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后,有没有试过收到一些不知名的古怪来电,提你去领奬、提取邮包...... 甚至要求你立即联络大事馆,否则会遭到被驱逐岀境?

张艾利会在今集的时事百宝箱和大家分享,在澳洲怎样应付此类怀疑网上和电话骗案。


要点:

  • 只要时刻秉持着「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信念,骗徒就拿你没辙!
  • 慎防冒充来自邮政局、速递公司、税务局、移民局的来电。
  • 怀疑受骗,应立即联络所属银行,并向执法当局举报事件。
网络世界越发达,诈骗手法更加层岀不穷,令人防不胜防。其实,骗徒透过电话、短讯、社交媒体及电邮,不外乎只是希望骗取金钱和对方个人资料。

其实,一般市民、学生和旅客只要时刻秉持着「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信念,安份守己、奉公守法,骗徒就拿你没辙!
ATO Scam call
Source: Flickr
澳洲5大常见的诈骗手法:

(一)冒充来自邮政局(Australia Post)或速递公司的电邮或 SMS 短讯

小贴士:

在澳洲,包裹寄送不会需要额外确认才发送,也绝不会收取包裹代管费。每份邮包,都会收到货物编号,核对清楚便知道真假。邮政局更加不会以电邮要求提供任何个人资料包括手机号码。

骗徒会利用疑似邮政局的电邮域名发出电邮,以盗取个人资料。圣诞节将近,之前一至两个月是寄件和收件的高峰期,收到可疑的电邮或SMS 短讯,紧记不要点击附上的连结。如有疑问,应直接到附近的邮局查询。

(二)去年发生的澳洲山火,大量真真假假的捐款呼吁广告出现

小贴士:

若大家想捐款,无论任何时候,记得在付款之前先确认一下,捐款单位的真实性,建议先到该慈善机构的网页仔细详阅。仍有怀疑,可以直接联络所属区域的市议员寻求协助。紧记捐款后保存收据。

(三)来自澳洲税务局或移民局,威胁强制遣返的来电

小贴士:

澳洲税局表示,联络民众会以电话、讯息或是电邮,但是电话并不会显示来电号码,亦不可能使用威胁或恐吓字眼,更不会胁迫任何线上支付欠款及发送任何其他连结,企图获取个人资料。

任何关于「逮捕令」、「强制遣返」的 SMS 短讯、电话、电邮,甚至语音留言,概不理会。

(四)网上购物诈骗,声称可以为客户把付款加密

小贴士:

任何非正当管道线上付款方式,都应该拒绝。小心提供信用卡或 paypal 时所需要的资料。任何低价得离谱的东西,拒绝购买。

通常行骗者会利用知名品牌制作假网站骗取信任,再以低价限时沽清活动行骗。紧记不要汇钱给任何不认识、和不信任的人。线上购物,勿使用转帐、保密货币等非正常管道付费。

(五)针对刚退休人士、长者的投资及保俭诈骗

小贴士:

任何关于投资及保险的知名公司,最好在网上寻找他们的客户服务联络资料,求证后再作决定。一般诈骗手法会透过电话推销投资及保俭产品,紧记别在交谈中提供任何个人资料。

聪明的你甚至应该反问对方职员骗号、姓名及公司联络资料;甚至透过智能手机的录音功能,将对话储存下来。

当怀疑受骗,该怎么办?

第一步,建议立即联络你的银行,要求取消过数。

之后,带备可提供的文件证据及个人身份证明资料,到就近警署备案。

最后,可以向澳洲政府 Scamwatch Australian Cyber Security Centre 举报,以防其他人受害。

浏览更多最新时事资讯,请登上广东话节目 Facebook 专页或订阅广东话节目 Telegram 频道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