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金马奖获奖导演卓亦谦:用开放的心态讲述香港故事

Director_01.jpg

卓亦谦(Nick Cheuk) Credit: Supplied

香港导演、编剧卓亦谦带着最新作品《年少日记》亮相澳大利亚首届香港电影节。他对SBS中文普通话表示,这部反映香港社会现实、基调略显沉重的电影,取材于他的个人观察和经历。


当教室中发现一封没有署名的遗书,一位中学老师在试图寻找、挽救轻生者的同时,回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这个故事源自导演、编剧卓亦谦的真实经历。

在上世纪末的香港,当东亚文化中的父权主义、望子成龙的观念,以及重视家庭声誉和学业成绩的压力,使得高压和抑郁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常态。
TSTTP_Stills 01.jpg
《年少日记》剧照 Credit: Supplied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位好友的骤然离世引发了卓亦谦的深刻反思。
在香港,从小到大,作为一个学生,常常都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我的同学是我的朋友,但是也要相互竞争,我常常都不知道怎么去面对这种关系。
卓亦谦
卓亦谦和他的故事《年少日记》斩获60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及“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双项大奖,他还在第17届亚洲电影大奖获颁最佳新导演奖。

在此之前,他曾担任《杀破狼·贪狼》等作品的编剧,并任第38届香港金像奖创作总监。

卓亦谦认为,由于地域局限,香港电影需要借助中国大陆等地寻找创作场景,寻找拍摄条件。
TSTTP_Stills 03(1).jpg
《年少日记》剧照 Credit: Supplied
“因为香港地方很小,很难拍譬如深海、沙漠、下雪的场景。我非常支持去一个更有创作空间的地方去继续拍摄,”他说。

另一方面,也需要针对不同的市场对影片做出不同的处理。

谈及“振兴香港电影”的使命感,他笑着说,自己还在学习阶段,“还没有那么厉害”。

“比如,周星驰喜剧那种节奏,就是很难的,但我还没有能力做得到。现在就是尽力把下一个东西拍好才是最重要的,”他说。

请点击收听采访:
欢迎下载应用程序SBS Audio,订阅Mandarin。您也可以通过YouTube、Apple Podcasts、Spotify等平台随时收听SBS普通话音频内容。请在 YouTubeX 关注SBS中文,了解更多澳洲新闻。

分享

SBS中文

注册SBS中文newsletter即可获取最新资讯

一旦订阅,意味着您认同SBS的服务条款隐私政策,包括接收来自SBS的电邮更新。

下载我们的应用程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听我们的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Mandarin-speaking Australians.
Understand the quirky parts of Aussie life.
通过您最喜欢的播客应用程序,收听我们独家的SBS普通话播客获取最新信息。

在SBS收看节目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Simplified Chi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专访金马奖获奖导演卓亦谦:用开放的心态讲述香港故事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