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薪資盜竊達8.5 億 新州情況最嚴重

每年薪資盜竊涉及的金額達8.5億澳元,薪資盜竊刑事化法,是否會帶來變化?

The economy is picking up, and wages are about to climb

每年薪資盜竊涉及的金額達8.5億澳元,薪資盜竊刑事化法出台,是否會帶來變化? Source: AAP

根據麥凱爾研究所(McKell Institute)的新分析,澳洲工人每年被少付近8.5億澳元的薪酬。

麥凱爾研究從2009年開始的公平工作署的商業審核活動中作出分析,發現每間企業平均有五名受害者被薪資盜竊,而最終他們每人獲得 610.83 元的賠償。

超過四成被審核的企業違反了《公平工作法案》,超過四分之一的企業存在薪酬義務違規,例如薪酬標準和協議。

如果推算到全澳,這等同有269,728間企業違反有關守則,受害的工人多達 130 萬,約全國勞動力的11.5%,每年共計 8.4725億。

麥凱爾研究所的所長 Ed Cavanough表示,估計的數字仍處於較低的範圍,因為分析並未考慮工人被低估或錯誤支付加班費的情況。

他表示,這項分析對遍佈全澳的薪資盜竊成本作出了「保守估計」,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損失0.01%00。

他指:「實際薪金盜竊總金額可能更高。這是一筆巨額的金錢,是不可接受的。」

他表示:「對此毫不知情不是藉口。僱主有責任了解對員工的義務。」

這種薪資盜竊的經濟成本合算為3.3億澳元,麥凱爾研究所的結果基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經濟乘數分析,該分析發現澳洲工人工資每增加1澳元,將為經濟帶來0.39澳元的增長。

「這說明我們為甚麼需要強有力的法律來刑事化薪資盜竊,就像聯邦政府的勞工改革中正在追求的保護一樣。」

在全國範圍內,新州佔據了近三分之一的薪資損失,逾3億元,影響超過50萬工人。在維州,工人被少付2.21億澳元,昆州則為1.63億澳元。

麥凱爾研究所執行主任 Rebecca Thistleton 表示:「所有澳洲工人都需要將薪資失竊刑事化,因為這就是純粹的盜竊。」

餐飲業員工和水果採摘工人通常被視為脆弱的工人,但分包商和私人教練也可能受到影響。

公平工作署發現,通常僱主的不合規行為並非惡意,而是由於對法規的理解不足。

但業內人士表示,這沒有借口,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Thistleton表示:「如果你去偷車,那就是犯罪,為甚麼偷取別人的工資就不是犯罪呢?」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By Tracy Lo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