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指責公立醫院迫病人轉為私家症 年花10億元

私人醫療保險公司與公立醫院就病人醫療費用各持己見,病人成棋子。

healthcare

Source: Pixabay

《雪梨晨峰報》報導,有醫療保險公司指公立醫院為解決政府資助經費不足,而採取進取策略,主動游說病人轉為私家症病,即使轉為私家症對病人來說沒有太大好處。

澳洲私家醫療保險業代表,澳洲私家醫療協會(Private Healthcare Australia, PHA),其主席大衛醫生(Dr. Rachel David)指有公立醫院病人被游說轉為公立醫院的私家症病人,並用自身醫保支付其醫療費用。

PHA指曾有病人因肺炎入住公立醫院,而在一大清早,就有醫院職員向他游說轉用私人醫療保險支付醫療費用。PHA又舉另一例子指有89歲男病人曾四度被問是否要轉為私家症病人。大衛醫生指公立醫院為控制成本而向病人施壓是徹底錯誤。

代表公立醫院的澳洲醫療及醫院協會(Australian Healthcare and Hospitals Association, AHHA)就否認指控,又指醫護人員不會代病人簽署任何文件,亦絕不支持這樣做。

然而,有統計數字顯示,公立醫療體系對私家症的依賴日增。2017年,聯邦政府衛生部公佈統計數字指公立醫院的私家症數量在2012/13年度至2015/16年度 間增加28.6%,是同期公家症增幅的兩倍。衛生部在報告中亦提到「公立醫院內的私家症急速增加,令人憂慮到私人醫療保險費用。」報告又提到,「這些年,私家醫院亦有增加醫院床位和所提供的醫療服務種類。是以未見有任何醫療上或人口分佈上的原因導致公立醫院內的私家症相對急速增加。」

PHA指相關醫療費用達每年十億元,佔總保險費用的6%,繼而推高日後保險收費,最終影響私人醫療保險的客戶。

亨特辦公室發言人向《雪梨晨峰報》表示,公立醫院的私家症數量急速增加的情況可導致保費增加、公立症的等候時間延長和私人醫院倒閉。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




分享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