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社交距離湊效】專家:新冠高峰期可望延遲

一份最新報告指,若緩解疫情措施奏效,新州將會延至今年十一月進入疫情重症高峰期,但若措施不成功,疫情高峰將很快出現,亦會嚴重數倍。報告作者呼籲各界應嚴格遵守社交距離限制。

Coronavirus, intensive care, COVID-19,

一名護士正在照顧要接受深切治療的患者。 Source: Getty

昨日(周一)在《澳洲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份新文章,引述由悉尼大學、蒙納殊大學及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的專家制定的模型顯示,若新州能有效實施社會隔離措施對抗疫情,有望將高峰期拖延至10月初才開始,而深切醫療病房,則會在11月中旬會最受壓。

但即使目前實施足夠隔離措施,令新冠病毒的傳播率限制於1.6–即確保每個確診患者會受不超過其他1.6人造成感染,文章作者亦認為該比率足以令新州的深切醫療部門(ICU)嚴重超出負荷。

模型亦預計,到病發高峰期,新州約有5%的人口,可能會出現症狀﹑有超過14,000人要到醫院就診及約5100人需要接深切治療。

文章作者又認為:「以新州所有醫院的受深切治療病房目前可容納874個病人計算,到疫症的高峰期,ICU病床的使用量,將會達至上限的5.8倍(585%)。」

專家指:「即使將現有的服務,增加一倍,估計到時可用的ICU病床仍大大低於需求。屆時,醫院和ICU設施很可能嚴重不勝重負,除非當局可以更大幅度地減少傳播比率。」

「相反,一旦社交距離措施實施不足或失效,則高峰期將可能早於6月下旬出現,重症高峰期將則在7月初到臨,而情況可能比有距離措施的預測更嚴重。」

據該模型預測,屆時新州可能會有16%的人口出現症狀,約有35,000多人要住院治療,需要的ICU病床數量更接近11,800張,屆時,情況將超出ICU病床的負荷13多倍(1349%。)

但作者承認,預測模型仍有幾個局限性:「因為模型主要取決於,包括當前病發率在內的各種假設,但實際的病發率計算方式,仍存在不確定性。另外,預測模型亦高度依賴於緩解社區疫情策略的實效。」

「而報告並未計算,相反,若政府再推出更強而有力的遏制疫情政策,則有望再降低ICU病床未來的峰值需求值。。」

目前,新州正在執行新的規定,公眾聚會最多僅限兩人參與,但直系家庭成員的聚集則獲豁免。當局亦鼓勵學生放學後應立即回家,員工亦盡可能應留在家中工作。

建議那些70歲以上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除非有緊急需要醫療,否則應留在家中。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Telegram頻道


分享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