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權益】「奶茶店襲擊案」觸發工資盜竊舉報率激增

阿德雷德一間珍珠奶茶店早前因涉及勞資糾紛而發生暴力襲擊事件,觸發有人呼籲為弱勢移民勞工提供更好的工資保障。

本年二月,南澳阿德雷德奶茶店 Fun Tea 發生暴力襲擊事件,一名 39 歲男子其後被拘捕及起訴襲擊罪名。此後,越來越多持學生及工作假期簽證的人士紛紛懷疑自己亦被僱主剝削工資,並尋求協助。

而且,他們並不僅僅向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Fair Work Ombudsman)尋求協助。

阿德雷德兩個勞工權益倡議組織向 SBS 中文表示,由於臨時工工人對欠薪或剝削工資行為的認識有所提高,向該組織進行查詢的移民工人數量亦有增加。

為勞工提供免費法律諮詢及援助服務的阿德雷德「在職婦女中心」(Working Women’s Centre),其倡導人 Meng 向 SBS 中文說:「(奶茶店事件)將工資盜竊的討論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面。」


要點:

  • 在南澳,有部份華裔企業聘請僱員的時薪為 $12,甚至低見每小時 $3 至 $5 都有。
  • 在 2019-20 年,全澳各地 46% 向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提出的匿名舉報,均是以繁體中文或簡體中文書寫。
  • 根據專家分析,18% 的南澳勞工獲取過低的工資。
  • 專家亦呼籲,針對刻意剝削僱員工資的僱主施以更高的罰則。
過去 12 個月,在職婦女中心經已為超過 50 名說中文的工資剝削受害者提供協助。

Meng 表示,華語社區勞工向該中心舉報工資盜竊的比率,較其他非英語背景社區都要多。
SBS Chinese
A man was charged over the altercation at the Fun Tea store in Adelaide's Chinatown and will face court in August. Source: SBS Chinese
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前,阿德雷德吸引數以萬計國際留學生在當地留學,為當地企業填補職位空缺,同時亦為這些大多數來自亞洲地區的學生提供額外的收入來源。

這些人當中,有一大部份目前經已離開澳洲。至於仍然身處當地的人,有超過 500 人經已加入於去年四月成立的非牟利組織「南澳勞工資訊中心」(SA Labour Info Hub),為阿德雷德的國際留學生提供支援。

組織創辦人 Jackie Chen 表示,工資過低的移民勞工經常遭到僱主的威脅,指會向移民局舉報他們,而此舉則將導致他們的簽證被取消。

勞工權益倡導者向 SBS 中文表示,「終於成功(向受害者)傳遞訊息」,特別是亞裔社區,讓他們了解自己可以獲得免費法律諮詢而「毋須默默忍受」。

有多名受害者向該計劃表示,自己在尋求法律意見後,經已成功找到一份向他們支付正確工資的工作。

一位匿名受害者說:「不要害怕捍衛自己的權益。」

Meng 在 2020 年完成學業,在阿德雷德中心商業區接連見了五份工,而這些僱主最初都承諾向她支付法定薪金。

但當到了第二輪面試時,所有僱主都大幅改變了聘用金額。

「他們告訴我,他們只能向我支付每小時 $10 至 $12 的工資,又指這個工資水平在這個行業內完全正常。」
「他們告訴我,我需要進行為期三個月的無薪實習,然後他們會考慮我的技能是否『完全成熟』,才決定是否正式提供聘用合約。」
SBS Chinese
The frontage of Chinatown in Adelaide. Source: SBS Chinese
Meng 又說,僱主曾經向她說:
「如果你想繼續留在這裡工作,這就是你必須付出的代價。如果你不想要這份工作,我們亦不一定要請你。外面還有數以百計其他國際留學生等待這個機會。」
經歷過這些事件,Meng 在自己第五次被告知時薪只有 $12 後,決定幫助其他工資盜竊的受害者。

根據《公平工作條例》(Fair Work Act),在澳洲,不受行業裁定待遇或已登記僱傭協議涵蓋的工人的全國最低工資為每小時 $20.33,即每星期約 $772.6。

而根據權益倡導者的講法,南澳部份華裔商家提供的則只約有每小時 $12。

推動更嚴厲的法律

與此同時,目前有越來越多呼聲要求南澳政府針對工資盜竊施以更嚴厲的處分。

全澳各州及領地對企業剝削僱員工資的行為處罰不一。

維州,僱主不誠實地剋扣工資、公積金或其他僱員待遇,個人可以被罰款高達 $198,264 或最高十年監禁,而公司亦可同時被罰款 $991,320。

新州於 2021 年引入更嚴厲的新法例,旨在打擊那些在工資盜竊事件中逃避工資稅的公司。

根據新法例,僱主若未有保留釐定納稅義務的記錄,或在被要求時無法向新州稅務局提供有關記錄,將會面臨 $27,500 罰款。

昆州,僱主向僱員作出刻意工資盜竊的行為,可面臨最高十年的監禁刑罰。

而南澳的勞工權益倡議者亦取當地實施類似的法例。
SBS 中文亦獲告知部份工人的親身經歷,他們的時薪低至 $3 至 $5。

5 月 19 日,南澳勞工資訊中心在州議會大樓門前舉行集會,敦促州議會就南澳的工資盜竊問題採取行動。

Meng 亦有到場參與集會。她認為,將工資盜竊列為刑事罪行是重要一步,但僅僅這樣就並不足夠。

她說:「亦需要各方協調,很多方面要負起責任,大學負起教育留學生工作權益的責任,工會需要被賦予更多權力,同時亦應教育企業守法。」

聯邦兩黨聯盟政府曾經在 2020 年 12 月提出一項草擬法案。一旦獲得通過,刻意剝削員工工資的僱主將面臨最高四年監禁及 110 萬澳元罰款。

然而,今年 3 月莫理遜政府宣佈放棄有關改革的大部份內容,其中就包括打擊工資盜竊行為。

澳洲智庫機構麥凱爾研究所(McKell Institute)政策總監卡瓦諾(Edward Cavanough)向 SBS 中文說:「我真的非常擔心,在我們這個國家,由海外引入勞工,但他們被少付工資、遭到剝削、虐待,然後將他們送回到他們的國家。」

他擔心,對工資剝削無所作為,最終的「受害者」並不僅僅是這些移民工人,而是澳洲的國際口碑和疫情後復甦經濟的能力。

「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問題,因為它給經濟活動按下了『煞車制』...... 我們應該去解決工資盜竊問題,我認為這對每個人都有益。」

「華人圈」,逃避還是改變?

一位來自阿德雷德唐人街華人社區的企業家回憶起自己作為一名新移民在工作場所的艱辛經歷。

國際美食廣場的東主張燕霞(Irena Zhang)說:「當我 1983 年來到這裡時,我所做的工作得到的報酬也很少。」
「如果工資太低,你不必接受。」
她說,雖然拖欠工資及剋扣工資不僅限於華人企業出現,但幾十年來一直是一種商業模式。

「掠奪性商業模式」(Predatory business models),即透過少付工人工資、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做法,據說在澳洲很普遍。 

阿德雷德大學 2018 年的一份報告描述了這種做法有多普遍,以及此舉如何被用來剝削澳洲的一百萬臨時移民,包括學生或打工假期旅客。

卡瓦諾說:「少付工資及經常故意少付的比率非常高。」

「我們根據現有數據對南澳進行的分析顯示,該州約 18% 的工人被經常性少付工資。」


「在我們的經濟活動中,它(工資剝削)已經如此普遍,甚至變成了一種商業模式。」

但隨著對制度問題和自己工資權益的意識不斷提高,被困在低工資中的工人目前正在慢慢地走出所謂的「華人圈」。 

工資盜竊受害者小安* 說,像她這樣的其他受害者對他們的故事越來越直言不諱。「這讓我明白,很多僱主都是『紙老虎』,當法律專業人士介入時,他們會屈服」。 

其他受害者,如小王*,則建議他們不要簡單地退出『中國圈』,而是改變『不健康、不正義』的文化,從而進一步解決問題。

儘管華人社區對工資盜竊的認識不斷提高,但據稱一些移民勞工仍然受到僱主的剝削。  

SBS 中文聯絡了一些低薪員工,但他們因為擔心開口發聲會令他們失去工作,甚至危及自己的簽證或未來的簽證,因此拒絕接受訪問。

Stephen* 說:「奶茶事件過後,風潮一過,據我認識的所有收現金的員工,他們的工資也沒有提高。」

他又指:「他們不會幫你報稅,只問你拿ABN,他們便不用支付公積金、沒有年假,受傷也沒有任何補償,也沒有工作保險,是毫無保障的。」
今年四月,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突擊搜查阿德雷德唐人街地區的餐廳、咖啡館及快餐店,對六十多間企業進行審計。在此之前,調查專員署接到了大量關於當地存在工資盜竊現象的匿名舉報。但據說,少付工資仍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

Meng 說:「你們要相信,你們值得更好的。」她希望喚醒更多人。

為何不走常規舉報程序?

在 2019-20 年,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收到的匿名報告中有 46% 是用簡體或繁體中文撰寫的。

但據一些華人受害者表示,與調查專員署打交道的經歷並非簡單直接或總是愉快的。

小王說,她感到「(調查專員署的接線)員工很被動、不會問你的狀況」,舉報過程中缺乏「情緒方面的支援」,這令她最終選擇放棄舉報。

而另一名受害者 Leo* 表示,在阿德雷德的一間連鎖壽司分店工作了接近兩年時間,期間時薪介乎 $12 至 $15 元之間,且在週末​​或公眾假期上班亦沒有獲發補薪(penalty)。

在此工作期間,她曾向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匿名舉報過當時的僱主四至五次。但據她觀察,這些僱主並沒有得到及時調查,在她看來,舉報幾乎「石沉大海」。

南澳在職婦女中心表示,沒有快速的維權途徑。

Meng 說:「有些人會半途而廢...... 很多人是全職學生、打工是副業,沒有多餘的時間及精力去維權。」

SBS 中文就針對匿名報告的調查詢問了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調查專員署的一名發言人說:「我們持續利用從匿名報告中收集到的情報...... 優先處理涉及移民工人的問題。」

據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提供的數據,在 2019-20 年,專員署提交予法庭的案件中,有 44% 涉及臨時簽證持有人,追回總金額為 170 萬澳元。

「我們亦透過為簽證持有人提出訴訟,獲得了接近 300 萬澳元的法庭判決罰款。」

而卡瓦諾則認為,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已利用其職權和所得到的資源盡其所能,問題的關鍵是專員署幾乎未被賦予向僱主發出嚴重違規法令的權力。

他說:「他們所擁有的像是一隻無牙老虎。」

「我們所需要的是將工資盜竊列為全國性刑事罪行。這樣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發現此類事件時就能轉介到刑事罪行處理流程。」

澳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自 2019 年以來,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的網站就已開始提供翻譯成中文的資訊,以便華人移民了解自己的工作權利,以及如果被少付工資應如何處理。

在 Fun Tea 事件後,調查專員署在收到有關當地一些企業可能違反工作場所法律的情報後,的確採取了行動。

但這是否足夠?

2017 年,《公平工作法案》包括了《2017 年公平工作修正案(保護弱勢工人)法案》,對那些被判觸犯工資盜竊的人採取更嚴厲的懲罰。

自 2018 年以來,南澳州議會的工資盜竊問題特別委員會一直在調查這個問題,包括 Fun Tea 事件。

調查探討了工資盜竊發生的原因,這可能導致對現行監管框架和做法的建議。

南澳綠黨議員弗蘭克斯(Tammy Franks)認為,雖然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在 2016-17 財年處理了 26,917 宗求助個案,並追討回逾 3,060 萬澳元,但這些個案中只有 55 宗(即 0.2%)進入了法庭程序。

他在該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儘管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可以執行合規及處罰,但要迫使僱主支付薪酬遠非易事,這顯示出專員署擁有的權力實際上是多麼少。」

而該委員會的主席普涅夫馬蒂克斯(Irene Pnevmatikos)對 SBS 中文表示:「需要增加對那些持續刻意剝削工人工資的僱主的懲罰力度,我們需要簡化法庭程序,使工人能夠對少付工資的行為提出索償。」

2018 年,聯邦國會通過了一項法案,被普遍視為澳洲政府採取措施解決現代奴隸制問題。

然而,根據該法案,只有年營業額達到一億澳元的企業,才需要說明他們為確保供應鏈不涉及現代奴隸製而所作出的努力。

商界觀點

儘管南澳的少付工資問題主要聚焦在華人企業,但工人權益倡導者和華人企業家都表示,這並非華人社區獨有的問題。

南澳阿德萊德中國城協會前會長兼目前唐人街一間彩票店東主陳文芳(George Chin)說:「不單只是在我們華人的商場上,其他澳洲人也是有這樣的事情的,並不是我們華人就特別這樣子。這是在每個種族的商場上都有這樣的事的。」
「這個(Fun Tea)打人事件不應該發生,可是發生了就傳到世界各個角落都知道這件事了,所以對南澳、對阿德雷德來說負面影響很大。」
SBS Chinese
George Chin Source: SBS Chinese
現年 71 歲的陳文芳曾參與 Study Adelaide 的工作,以吸引更多國際學生來到南澳。

他說,阿德雷德唐人街由華人經營的數百家企業深深依賴留學生勞動力。

「在 2019 年,差不多有三萬個外國留學生在這裡的大學和學校就讀,現在來說只有幾千個人。」

他說:「沒有這幫人支持,對我們經濟影響非常大。」
而張燕霞則說,經營小生意是很困難的,也正是這個原因,一些企業選擇支付低於最低時薪的工資。
「如果全部要按政府那樣,不管你有沒有經驗來做的話,我想對飲食業是比較難的。」
SBS Chinese
Irena Zhang runs her own business in Adelaide. Source: SBS Chinese
有專家希望,應該增加對那些不斷刻意剝削工人工資的僱主的懲罰。而陳文芳則認為,所有企業東主都應該遵守法律規定的金額支付。

他還強調,少付工資現像不僅存在於華人企業,也發生在其他社區。

他說:「我們大家是做商業的,我們大家要遵守政府規定的薪資支付員工,這是不可否認的。」

這同樣也是南澳在職婦女中心所想要表達的。

Meng 說:「我們不希望談到這個問題,說這是中國人的問題或劣根性。不僅華人社區存在,工資盜竊在全澳的各個大中小企業都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Meng 認為,包括留學生在內的臨時簽證持有人頻頻成為工資盜竊新聞的「主角」,除了英語能力有限外,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們往往沒有接受過充份的工作權益教育,也缺乏快速的維權渠道。

根據公平工作調查專員署的數據,2019-20 年提出的訴訟中,50% 的個案涉及快餐、餐廳和咖啡館行業。

調查專員署的發言人說:「我們知道這些行業僱傭了大量移民工人,我們針對這些僱主獲判了超過 180 萬澳元的法庭罰款。」

「小心你的簽證被取消」

小王先後為阿德雷德兩間店舖工作,所得到的時薪介乎 $12 至 $15 之間。

她說:「老闆會各種方式說不容易,還有東方文化中的以和為貴的思想,還貶低你,說你只值這個錢。(又威脅如果你)提出舉報,(公司)倒閉,你以後再也找不到工作。」

而這樣的事件讓卡瓦諾等政策專家感到擔憂,他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留學生將來會如何向其他人描述澳洲?

「不會是海灘或是其他美好、有趣的事物,那將是一個黑暗故事,我認為我們需要好好思考這一點。」

並非所有的案件都沒有得到好的處理結果,關於被少付工資的工人的故事無疑正慢慢地傳入移民工人群體中。

2019 年,在為一間紅酒公司工作過五個月之後,小安終於無法忍受長期低於法薪的工資和拖欠一個月工資而向僱主提出了請辭,隨後在 2020 年開始尋求法律支援。

但等待她的卻是來自前僱主的威脅。
「(前老闆)威脅我,說華人圈很小,要我小心。」
這名商家甚至更透過第三者聯繫小安,表示想「私了」。

幸好在法律援助下,這並未給小安帶來過多的困擾。在接受援助後,她最終得以拿回了身為全職僱員的合法工資。

* 名稱為化名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