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woman in a white costume standing with a colourful orange and red costume on a mannequin
A woman in a white costume standing with a colourful orange and red costume on a mannequin
This article is more than 2 years old

Profile

當澳洲女子愛上朝鮮服

米蘭達戴(Miranda Day )在西澳長大,與韓國沒有任何聯繫。 她的作品卻深受韓國傳統服飾啟發,並獲得韓國社區歡迎。

Published

Updated

By Leah Hyein Na
Source: SBS
Image: Miranda Day with some of her hanbok designs. (SBS / Scott Cardwell)
米蘭達戴(Miranda Day )天生就是會成為一個製作者。

在西澳卡爾古利(Kalgoorlie)出生和長大的她,父親是一名帆匠,母親是一名棉被縫紉工,米蘭達從小就在縫紉機的包圍中長大。

17歲時,她搬到墨爾本,在斯威本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學習服裝設計。她說,住在這座城市讓她對其他文化大開眼界。

瀏覽 SBS 農曆新年專頁,閱讀、收聽或收看更多繁體中文英文內容。



一次米蘭達在看一部韓國電影時,她愛上了被稱為韓服的傳統朝鮮和韓國服裝。韓國的男性和女性在特殊場合,包括婚禮和農曆新年,都會穿著這種服裝。

A woman sewing
米蘭達戴在韓服上衣上縫製珠飾。 Source: SBS / Scott Cardwell
這位 29 歲的年輕女士說:「韓服就是有一種魅力讓我著迷。它那鮮豔的色彩,而尤其吸引我的是其輪廓和線條。」

「它是如此簡約,卻擁有如此多樣的美......而這種簡約讓它變得幾乎更美。」

米蘭達決定她的畢業作品中專注於韓服設計上,但由於缺乏有關如何製作韓服的英文資源,她只能通過看照片來嘗試學習。
A range of clothes laid out
米蘭達戴設計的韓服。 Source: SBS / Scott Cardwell
然後她決定到蒙納殊大學(Monash University)學習韓語。

她說:「我很快就意識到,如果不了解韓國的語言和文化,就很難學習製作韓服。」

在學習期間,她還向澳洲的韓國大使館、韓國文化中心和韓國研究學者尋求指導。

「他們非常樂意幫我。或許這是個連鎖反應,他們把我介紹給其他人,最後我遇到了 Sunok Yang(音譯:楊順樂)。」
Two women in traditional dress
米蘭達戴和她的導師楊順樂在 2014 年的墨爾本韓國音樂節上結識。 Source: Supplied / Miranda Day
那時候,楊是墨爾本唯一的韓服設計師。她擁有 40 年韓服製作設計經驗,她曾經在首爾經營一間大型韓服工作室,後來移居到新西蘭,再到澳洲,並開設了一間小型工作室。

兩人在聯邦廣場(Federation Square)首屆墨爾本韓國節楊的韓服時裝秀上相識。

69 歲的楊說:「有人告訴我,找到個能幫我做韓服試穿的人,然後米蘭達就來了。」

「我很驚訝一個非韓國人來了,看到她能綁出如此完美的韓服絲帶(goreum)後,我更加驚訝。」

「綁韓服絲帶是很困難的,甚至沒多少韓國人能做得那麼完美。」
我很驚訝一個非韓國人來了,看到她能綁出如此完美的韓服絲帶後,我更驚訝。
- Sunok Yang, 韓服設計師
米蘭達問楊是否願意當她的老師。

楊說:「我都不年輕了,而且我一直在尋找一個韓國人作接班人,但我沒找到。」

「起初我以為她做不到,但她卻做得很好。所以我想,這可能會更好,因為我的願望是在澳洲推廣韓服,如果我教好她,米蘭達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澳洲人可能會把這個工作做得更好。」
Two women at a sewing table
兩位設計師一起製作韓服。 Source: Supplied / Miranda Day
通過楊『半桶水』的英語和米蘭達『半桶水』的韓語,兩位女性建立了聯繫。 楊的製作技術,從韓服上衣(jeogori)到裙子(chima),都得以傳授。

米蘭達說:「縫紉不需要語言。視覺方面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米蘭達參加了韓國首爾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的語言交流計劃。楊帶她去探索了傳統韓服市場廣藏市場(Gwangjang Market)。

楊說:「我知道將我所學的傳統知識傳授給一個非韓國人是不常見的事,但她思想開放,並很願意學習。」
2019 年,米蘭達開始獨立創作她設計的韓服,並被邀請參加韓國慶州的一場時裝活動,與韓國其他年輕的韓服設計師一起參加文化博覽會。

她說,她以短袖、短裙和女裝褲展示了她非傳統的現代設計,讓觀眾感到驚訝。
A model walks down a catwalk in a red outfit
米蘭達的現代韓服在2019 年慶州世界文化博覽會上展出。 Source: Supplied / Miranda Day
她的韓服更現代、更舒適、更涼爽,更合適澳洲溫暖的氣候穿著,但亦保留了韓服傳統特徵,包括鮮豔色彩、獨特的領子和簡單的線條。

米蘭達的設計作品還展示了澳洲本土的動植物元素,如荊條和橡樹葉,這些是來自一位澳洲紡織品設計師里斯斯坎內爾(Reece Scannell)的作品。

她說:「傳統上,韓國人在韓服設計上會融入很多韓國本土的動植物,所以我想用澳洲本土元素加入設計上。」

她的導師楊在網上看這場時裝秀。

她說:「我感動得哭了。我一直在告訴韓國人,我為這位澳洲設計師在韓服上付出的努力感到自豪。」

2015 年,米蘭達在網上開設了 MiranDay Designs,她目前在墨爾本 Thomastown 經營著一個同名的工作室。
她為韓國和非韓國顧客製作傳統和現代韓服,價格從 60 澳元到300澳元不等。 她估計,自己在過去十年間製作了 500 件韓服。

儘管自己沒有韓國血統,但米蘭達在工作、商務和出席晚宴等特殊活動時都會穿著韓服。

她說,這種穿著方式和她的作品不是文化挪用。文化挪用在廣義上是指一個多數群體的成員以剝削、不尊重或刻板印象的方式使用一個少數群體的文化元素。而她一直在與澳洲的韓國社區接觸,了解他們的文化、歷史和語言。
米蘭達說:「我創業的目的是分享和傳遞我所學到的知識給其他人——包括韓國人和非韓國人——並讓其他人有機會體驗和了解韓服和韓國文化。」

「我很感謝多年來得到這麼多積極的支持,我希望通過我所做的工作,我可以繼續回饋社會,回饋那些一路上幫助過我的人。」
A woman surounded by people in colourful outfits
米蘭達參加了墨爾本大學2022韓國文化活動。 Source: Supplied / Dominic Mulligan
Jihee Kim(音譯:金正賢)是雪梨澳大利亞韓國文化中心的主任,她說米蘭達的韓服受到澳洲的韓國社區歡迎。 她說,社區成員對她的作品印象深刻。

「即使在韓國,也有很多設計師嘗試使韓服現代化,以適應韓國人的現代生活方式。」

「我認為讓韓服更適合澳洲的生活方式和氣候,是一個非常聰明和明智的想法。」

根據 2021 年人口普查,澳洲有超過 102,000 人在韓國出生。

下面的圖表顯示了在澳洲說韓語的人群居住點。
金正賢說,韓服已演變成不再只是在特殊場合穿,或者只是韓國人穿的衣服。

「隨著韓國文化在世界各地越來越受歡迎,許多非韓國人也很熟悉經常在韓劇以及韓國潮流組合BTS 和 Blackpink 等 K-Pop 明星的音樂視頻中出現的傳統韓服。」
A woman standing in front of some artworks
金正賢Jihee Kim 說米蘭達的韓服受到在澳韓國社區歡迎。 Source: Supplied / Korean Culture Centre Australia
米蘭達說:「一旦某樣東西成為一種時尚趨勢,其他人都想跟隨。」

「但同時,我認為很多韓國人都為自己的傳統文化感到自豪。」
韓裔澳籍的 Dean Kim(音譯:金迪恩)最近為即將到來的農曆新年向米蘭達訂購了他人生第一套韓服。

今年35歲的他在澳洲出生,父母都是韓國人,他從未擁有過韓服。唯一一次是他在作為兒時慶祝的第一個生日派對(doljanchi),父母按韓國傳統為他穿上五顏六色的韓服慶生。
A woman measuring a man
金迪恩Dean Kim 向米蘭達訂購了一套定制的韓服。 Source: SBS / Scott Cardwell
他說:「在我小時候,我的很多表兄弟、朋友們和家人們都有自己的韓服,可是,我只有西裝和領帶。」

「韓服非常昂貴,而且顯然以質量非常好的材料製造,況且從韓國運過來也是非常昂貴。」
今年,他將穿著米蘭達製作的充滿活力的韓服給他 94 歲的祖母一個驚喜,這套韓服包括紅色褲子和帶有黃色小花圖案的白色襯衫以及一件海軍藍背心。

他會穿著韓服進行「歲拜」(sebae),是一個韓國獨特的農曆新年傳統,包括向家庭長輩深深鞠躬以表示敬意。他覺得自己的祖母看到他時可能會哭。
Dean's 1st birthday party with hanbok (3).jpeg
金迪恩Dean Kim和他的父母在他的第一個生日派對(doljanchi)上。 Source: Supplied / Dean Kim
他說:「她等我成家立室已經很久了,穿韓服會讓她覺得我終於要結婚了。」

金說,他在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身份危機」。

「對我的澳洲的朋友來說,我不夠澳洲人,對我的韓國朋友來說,我不夠韓國人,這有時會令我感到痛苦糾結。」

但隨著年紀漸長,他說他意識到他其實不需要只選擇一種文化。

「我同時擁有兩種文化,這是一個特別、與眾不同和美麗的事。我能得到兩者最好的。」
A man and woman in traditional dress
金迪恩Dean Kim和米蘭達。 Source: SBS / Scott Cardwell
他說:「擁有這件韓服,帶點傳統和歷史,同時,它出自一個澳洲設計師,韓服在澳洲製造,這對我來說別具意義。」

米蘭達希望在2023年擴展業務,並專注於出租韓服,使其價格更加實惠,價格從100澳元起。

“歸根結底,這是為了推廣和分享韓服,這是我想做的事。”她說。

農曆新年於 1 月 22 日開始。

Leah Hyein Na 是 SBS 韓語組高級製作人。

您想與 SBS 分享您的故事嗎? 歡迎電郵至 yourstory@sbs.com.au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廣東話節目 MeWe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