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都加】油價急升對你有甚麼影響?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全球燃料價格飆升。

澳洲於星期一的汽油價格在一些地郊區是超過每公升$ 2.20 元,在偏遠地更加超過$ 3 元。

澳洲競爭及消費者委員會 (ACCC) 最新的汽油監測報告顯示,澳洲五個最大城市於 2 月份的油價已升至八年來的最高水平。

價格在 3 月的頭兩周亦進一步上漲,柴油價格亦在上漲。

但是,除了油價上漲之外,還有哪些地方亦會受到影響呢?

運輸工人工會(TWU)表示,燃料價格上漲對澳洲各地利潤本已微薄的貨車及送貨司機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該工會的全國助理秘書麥金托什(Nick McIntosh)對SBS 新聞表示,一些擁有和經營自己生意的人士受到的打擊最大,有些人根本無法從他們的工作中獲得任何利潤。

他說:『我們看到一些長途司機每次加油都必須花費超過 $300 元,我們亦看到一些零工經濟工人, 也是我們現在依靠他們為我們提供食物、給我們買雜貨的工人,他們也再掙不到錢了,他們需要承擔所有這些成本。』

『當然這亦意味著他們必須放棄一些東西,無論是維修貨車,為家人提供食物抑或是償還抵押貸款, 因為他們根本無法跟上這些不斷上漲的燃料費用。』

麥金托什又說,在許多情況下,如果燃料價格上漲,他們亦不會從供應鏈上層的人士那裡獲得任何補償。

他說, 這個情況可能會導致一些人破產。

他說:『在零工經濟中,工人們的工資已經遠遠低於最低工資,也沒有真正的權利和保障,而很明顯,這些人也要承擔這些成本,而就算一些擁有大型設備的人也無法收回成本。』

供應鏈因為燃料價格和其他成本的上漲,亦意味著澳洲國民可以預期在雜貨和其他商品上的開支將會更多。

物流諮詢公司 TMX Global 的執行董事卡蒙(Marcus Carmont)對 SBS 新聞表示,一些公司以前是能夠承擔大部分上漲的成本。

他說:『現在已經到了在經濟效益上不能再吸納(這些成本)的地步,同時,這對業務的盈利能力亦產生重大影響。』

卡蒙表示,消費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在超市結賬時會發現要多花 百分之10至20的價錢。

他說:『如果燃料價格下降,那可能會減輕打擊。無論如何,我們已經看到在貨運、國際航運和工資的增加。』

『澳洲作為一個淨進口國,我們要面對供應鏈上波動的風險,同時,鑑於我們與許多供應中心相距甚遠,所以我們將確實面對這些壓力。』

現時,政府內外都呼籲削減燃油稅,以減輕澳洲人在汽油負擔的壓力。

目前的燃油稅為每公升略高於 44 仙,每年為政府帶來約 110 億元的稅收, 而有關收入,主要是用於再投資在交通的基礎設施。

獨立參議員帕特里克(Rex Patrick)上周提出在一年內將稅項減半,這意味著每公升燃料的稅項將會下降至約 22仙。

上一次澳洲削減燃油消費稅是在 2001 年,當時的總理何華德將該稅降低了 1.5 仙並暫停了半年按物價指數進行調整。

墨爾本迪肯大學(Deakin University)的策略研究高級講師維沃達(Vlado Vivoda )對SBS 新聞表示,雖然這在短期內將幫助消費者,但因為市場的波動性,意味這並不是一個可持續的解決方案。

他說:『如果國際油價升至每桶 150 美元會怎樣?油價是會立即提高了。』

『從長遠來看,這是不會鼓勵運輸界轉移使用其他燃料,而會使我們繼續依賴外國的石油供應,並受制於國際石油市場。』

同時,亦有人擔心削減燃油稅,可能會意味著道路的維修費用會更少。

維沃達說:『政府是有責任讓所有澳洲人都能安全使用道路。』

『我認為這才應該是主要的目標,而不是有更便宜的燃料。』

總理莫里遜於昨天(14/3)表示,政府在 3 月 29 日公佈聯邦預算之前,是不會宣布任何緩解燃油價格壓力的決定。

他說:『我不打算在公佈財案前就此事或任何其他事進行任何揣測。』

運輸工人工會表示,政府需要為司機和運輸業商人提供深思熟慮及具針對性的支持,以便他們能夠維持安全和可持續的業務。

麥金托什說:『我們願意與政府合作可以是甚麼樣的政策,但真正的答案不是短期的臨時解決方案。』

而其他國家例如法國則將推出每公升 15仙歐元的回扣,以幫助司機應對油價上漲的問題。

至於新西蘭政府昨天亦宣布,由今天凌晨零時起的三個月內,降低燃油消費稅和將公共交通的票價減半,以幫助抵消不斷上漲的燃油價格。

新西蘭政府表示, 每公升的燃油稅和道路收費都將會減少兩毫三仙澳元。

新西蘭財政部估計,降低燃油稅和公共交通票價,將會令庫房收入減少達 3億6千4百萬元。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Selina Kong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