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 英國的一項研究顯示,一種流行用來對抗新冠病毒的藥物,可能是導致新冠病毒(COVID-19)出現突變。
- 莫努匹韋的生產商、製藥巨頭默克公司駁斥有關的研究結果。
- 多位專家指該項研究「極為重要」。
英國的研究人員昨天(25/9)表示,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使用的抗新冠藥物可能是導致病毒出現突變的原因,但並沒有證據顯示有關改變是導致了更危險的變種病毒。
由製藥巨頭默克公司生產的抗病毒藥物莫努匹韋是新冠疫情期間最早推出用來治療該疾病的其中一個方法,主要是希望能夠防止一些脆弱的群體中的病情惡化。
該藥物是一個口服、為期五天的療程,主要透過在病毒中製造突變來削弱和殺死病毒。
但根據英國領導的一項最新研究的報告作者桑德森(Theo Sanderson)對法新社表示,莫努匹韋「可以在仍然存活的病毒中,產生顯著突變的病毒」。
不過,本身亦是倫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遺傳學家桑德森強調,沒有證據顯示「莫努匹韋已創造出更具傳染性或更具毒性的病毒」。
他補充說,席捲全球的變種新冠病毒都不是由這種藥物引起的。
但他亦表示:『很難預測莫努匹韋的治療,是否可能導致一種大家並沒有免疫力的新和會廣泛傳播的變種病毒(出現)。』
在這項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篩選了超過 1500 萬個 引起新冠疫情的病毒基因組序列的資料庫。

莫努匹韋(Molnupiravir)是新冠疫情期間最早推出用來治療該疾病的其中一個方法 Source: AP / Daisuke Urakami
研究亦發現,在 2022 年,隨著這種藥物的大量使用,具有這種突變特徵的患者亦顯著增加。
這種特徵在一些廣泛使用該藥物的國家中極之常見,例如在美國、英國、澳洲和日本。 但在加拿大和法國等未獲批准使用的國家中,這種情況則較為罕見。
不過,負責生產的藥商默克公司則駁斥有關研究,並表示研究人員只是依賴序列採集的地點和時間之間的「環境關聯」。
默克公司在發給法新社的聲明中說:『作者假設這些突變是與接受莫努匹韋治療患者的病毒傳播有關,但卻沒有證據證實這種傳播。』
桑德森亦作出反駁,指研究人員是使用了「多條獨立的證據來確實辨別出莫努匹韋是驅動這種突變特徵」。
其中包括對英格蘭治療數據的單獨分析,該分析發現超過百分之 30涉及該突變特徵的事件是發生在曾經服用莫努匹韋的人身上。
不過,研究亦指出,在 2022 年,英格蘭只有百分之 0.04 的人服用了這種藥物。
桑德森說,其他抗新冠藥物的運作方式並不相同,因此不會引起此類突變。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專家似乎同意英國研究人員的發現。 英國利茲大學病毒學家格里芬(Stephen Griffin)表示,這是一項「極為重要、進行得當的研究」。
This article contains AFP content that has been re-expressed in-language by SBS. AFP is not responsible for errors originating from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 SBS 廣東話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節目重溫及其他語音內容。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