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動物園放養14隻「垃圾鳥」 50年後暴增500倍遍佈全市

雪梨街頭不難看見白身黑色長嘴的白䴉(Ibis)在垃圾桶上翻找食物,但原來牠們可能是由46年前雪梨一個動物園的十多隻繁衍出來。

Ibis

Ibis Source: WikiCommons

澳洲白䴉俗稱「垃圾鳥」(bin chicken),被視為澳洲最討厭的鳥類。

《每日郵報》報道,澳洲的白䴉起源於埃及,1970年代在澳洲城市很少見。當年雪梨的塔龍加動物園(Taronga Zoo)以「自由放養」的方式,飼養了14隻白䴉。

根據1973年的電視報道,當年白䴉被稱為「最優雅和具裝飾性的澳洲雀鳥」,動物園內14隻白䴉每日飛回園內進食肉類、碎穀物,並開始在動物園附近繁殖。然而,由1970年代末期開始,白䴉在澳洲東部城市的數目大增。

澳洲塔龍加保育學會的科學研究員John Martin向雪梨新聞網站Sydney Sentinel表示:「你可以想像到,這些雀鳥本身已學懂不怕人類,因為牠們來自一個會跟人類交流的地區,還有牠們會從垃圾堆中覓食,也學懂覓食不同種類食物。」

在1980年代,白䴉開始進佔雪梨皇家植物園、雪梨市、百年紀念公園(Centennial Park),最終「佔領」了整個雪梨。目前牠的數量多達7,000隻,近年足跡更遍佈西澳。

Martin說:「最有可能的情況是,1980年代乾旱引致棲息地改變,自然濕地的雀鳥遷徒到海岸。然後雪梨本地的雀鳥跟外來雀鳥交流,互相學習。」

他正展開一個名為「大城市雀鳥」(Big City Birds)的社區為本研究項目,旨在更深入了解白䴉的行為,以及牠們如何適應都市的環境。項目網站寫道:「收集到的數據將有助科學家了解這些物種在都市的行為、動態、繁殖、分佈和棲息。」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Yiu Wah Li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