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N 獲本年諾貝爾和平獎

今年出爐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國際廢除核武運動 (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 英文簡稱 ICAN)。

The anti-nuclear weapons group that won the Nobel Prize was launched in Victoria 10 years ago.

The anti-nuclear weapons group that won the Nobel Prize was launched in Victoria 10 years ago. Source: AAP

recovered_556159d0d95ff16aa4d0571713132705.jpg
該運動最初在澳洲維州州議會推出,2007 年正式在維也納成立。它由許多非政府草根組織組成,在 101 個國家共有 468 個分支組織,總部在瑞士日內瓦,並且從該地協調和管理各地的活動。

在 ICAN 的奔走呼求下,今年 7月,122 個個國家簽署了聯合國禁止核武條約》 (Treaty on the Prohibition of Nuclear Weapons),這條約有法律效令,但包括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和法國等 9 個擁核國家,均不是這條約的締約國。

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安德森女士 (Berit Reiss-Andersen) 讚揚該組織的貢獻,指 ICAN 不遺餘力,令外界關注任何關於核武使用所帶來的人道災難,以及促成這條禁止使用核武的突破性條約。

國際廢除核武運動主席 Beatrice Fihn 接到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的來電,一度以為是惡作劇,直到她看到電視轉播才相信該組織獲得和平獎殊榮。

Fihn 表示,他們讓大衆認識到核武器的危害。聯合國禁止核武條約》 表明了使用核武器是非法的,今次他們獲得和平獎也向外界傳遞一項訊息,就是發展核武是不可接受,大家必須停止生産及使用核武,世界大部分國家都認爲這個是不可接受及不合法的,所以大家需要加入這個大家庭。

諾貝爾和平獎的獎金金額為 900 萬瑞典克朗,折合約 143 萬澳元。今年已公佈了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下周一將會公佈經濟學獎。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