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為何有「貢斯基改革」?

貢斯基 (Gonskie) 教育改革,源自聯邦政府於 2011 年委託商人貢斯基作獨立調查,指澳洲太多學童因資源不足未有接受充份教育,建議澳洲在學校教育撥款上作出徹底改革。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 expert Ken Boston has come out in support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school funding plan. (AAP) Source: AAP

貢斯基 (Gonski) 教育改革,源自聯邦政府於 2011 年委託商人貢斯基作獨立調查,指澳洲太多學童因資源不足未有接受充份教育,建議澳洲在學校教育撥款上作出徹底改革。

改革旨在建立一個全國統一、並以需求為基礎的學校撥款制度。

有教育界人士指,澳洲的學校撥款制度過度複雜、不公平和不具效益,未能充份發揮學校和學生的優勢,使澳洲成為發達國家中學生成績好壞差距最大的國家。

撥款制度混亂交錯

首先,澳洲的學校制度有公立、私立,又有州和聯邦撥款,在改革時各自為政,向富校和貧校 (指所獲資源) 撥款時原則不清,缺乏足夠問責。

基本上,學校屬於州政,大部分公立學校撥款來自州政府,聯邦撥款則有三成給予非公立學校。

聯邦政府撥款直接交給州政府,再撥給教育廳,分發至不同的學校團體,如天主教學校則撥給天主教教育委員會。

政策制訂者不知錢用在何方

在維州,公立學校有權決定自己的預算,包括聘請職員和教師;新州的公立學校則無主權,一切統一由教育廳管理。

在前總理陸克文創辦 MySchool 網站前,澳洲的政策制訂者原來並不知道撥款後,最終個別學校會獲得多少撥款,以及這些撥款是否落到最有需要的學校手上。

2011 年貢斯基作出 41 項建議,包括重新界定各級政府之間的撥款和職權,務求每一元的撥款都知道用在哪裡。

貢斯基改革在教育界依然備受爭議。

這次貢斯基改革如何影響你的子女,可按下面鏈結詳見另文報導。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教育改革】為何有「貢斯基改革」?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