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10月28日)

特朗普在白宮宣佈「伊斯蘭國」的領袖巴格達迪已被撃斃。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is set to make a major announcement.

US President Donald Trump is set to make a major announcement. Source: AAP

特朗普證實伊斯蘭國首領遭撃斃身亡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召開記者會,宣佈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領袖巴格達迪,在美軍突擊行動中喪生。

美軍特種部隊周日凌晨在敘利亞西北部鄰近土耳其邊境一個村落展開行動,巴格達迪走投無路下引爆炸彈背心自殺,同行的3名年幼子女亦喪生。

美國曾經懸紅2500萬美元捉拿巴格達迪,特朗普表示,美軍多年來一直搜尋他的蹤跡。

特朗普稱,美國特種部隊於晚間執行了危險而大膽的行動,完成了任務。 美國人員的能力真是不可思議。

他又指巴格達迪的死亡,令全球更加安全,亦落實美國追捕恐怖組織頭目、徹底擊潰伊斯蘭國和其他恐怖組織的承諾。

新州北部山火終撲熄 乾旱援助策略有待公佈

歷時1個月及造成兩人死亡的新州北部山火終於撲熄,但州內目前仍然有超過70處山火。

在過去的週末,面對酷熱以及大風的天氣,鄉郊消防人員奮力撲救下,只有一處山火屬於觀察及行動級別,其餘的山火已經受控。

而莫理遜政府繼續研究乾旱舒緩方案,並將會公布備受注目的國家乾旱援助策略。

國家黨自行提出救援建議,撥款13億元,其中向受乾旱影響的市議會提供1000萬元現金援助。

資源部長加納文淡化執政兩黨聯盟內部不和的講法,指他預期政府很快向陷入困境的農民,提供更多協助。雖然國家黨提出撥款13億元的建議,但加納文指目前的討論並不集中在撥款數字方面。

莫理遜缺席烏魯魯攀登閉幕捱批

總理莫理遜沒有出席中部大岩石烏魯魯攀登關閉的儀式,受到聯邦在野工黨批評。

有關的儀式也標誌著烏魯魯的地權,交還給原住民Anangu族34週年。

環境部長利蘇珊、北領地首席廳長根納,及工黨議員伯尼、多德森以及麥卡錫都有出席儀式。

參議員多德森向SBS全國原住民電視台表示,莫理遜缺席是不尊重。「原本以為總理莫理遜會參加今次的儀式,後來看到莫理遜在其他地區出席關於籃球的活動。而這個儀式他覺得比籃球的意義大,如果莫理遜真正認同原住民的宗教以及文化,就應該出席儀式。」

原住民部長懷亞特就未能出席儀式道歉,他解釋週末在他的選區內有其他事務。

逾240科學家聯署敦促莫理遜加強環境法

超過240位科學家向總理莫理遜發公開信,促請加強澳洲的環境法。

科學家在公開信指出,現行法律太薄弱,未能保護環境。

他們提出本土動物滅絕速度的問題,警告說在未來的二十年內還有17種物種可能滅絕。

《環境保護及生物多樣化保護法》的獨立檢討將於今個月底開始,將是10年來澳洲環境法第一次檢討。

墨爾本博物館將展出巨型負鼠皮斗篷

墨爾本博物館將會展出,參與制定條約的維州原住民用負鼠皮縫製成,並刻上訊息的斗篷,斗篷大約兩米乘一米,今日起在博物館的邦吉拉卡原住民文化中心展出。

去年條約促進委員會舉辦的30多次社區聚會,出席近300人參與縫製這件斗篷,並在刻上訊息。

負鼠皮對澳洲東南部原住民社區,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香港網民發起九龍多區集會追究警暴

昨日香港有網民發起於尖沙咀集會,要求追究警察暴力、守護穆斯林、守護民眾及與記者同行。

有市民戴上面具出席集會,認為香港現時猶如「警權社會」,警察有過大權力,由6月至今眼見太多不公平和不公義,香港一直引以為傲的法治精神已蕩然無存,亦有中學生戴上口罩參與集會,批評警方在近日清場行動中,用藍色水劑射向清真寺,即使警方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事後道歉,也不足以彌補。

警方則指責,大批示威者在九龍多區包括油尖旺及深水埗區非法集結,以雜物設置路障、鋸斷路邊燈柱及焚燒雜物,對交通造成嚴重影響,又向警署投擲汽油彈、闖入商店大肆搗亂及縱火,部分示威者更向警員投擲汽油彈。防暴警察沿彌敦道及亞皆老街快速推進驅散並制伏多人,又在無預警的情況下施放多枚催淚彈。

醫管局表示,截至當地凌晨兩點半,共有22人受傷送院,其中1名男子情況嚴重。

【英國貨櫃藏屍案】疑越南人偽造中國護照

英國警方繼續調查39人在冷凍貨櫃倒斃的懷疑偷渡案件,有報道指,死者中包括多名越南人,他們可能持有偽造中國護照偷渡;越南公安部門至今接到24個家庭報案,指家人在歐洲失蹤,當地一名神父擔心,39名死者絕大部份都是越南人。

英國警方至今拘捕5人,其中3名38至45歲的男女經問話後,獲准保釋候查,另外,在都柏林港口拘捕一名懷疑與案件有關的20多歲男子,而25歲的北愛貨櫃車司機就被控39項誤殺及串謀販運人口、協助非法入境和洗黑錢罪,將於當地時間星期一在法院提堂。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