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8月12日)

Hong Kong Police shoot tear gas inside MTR station.

Hong Kong Police shoot tear gas inside MTR station.

香港示威踏入第十週 防暴警地鐵施放催淚彈

香港反逃犯修例示威行動進入第十週,昨日大批示威者在維園及深水埗舉行集會期間,衝出馬路,同時亦游走多個地區,以快閃形式堵塞路面,又包圍多間警署。警方先後在銅鑼灣、灣仔、尖沙咀、深水埗、長沙灣、葵涌及沙田警署,向示威者施放催淚彈或發射防暴槍。

昨晚有示威者向尖沙咀警署投擲汽油彈,導致一名警員下肢燒傷,警務處長盧偉聰譴責「暴徒」,聲言會全力追究。

另外,港鐵表示,昨晚警方在葵芳站大堂同示威者發生衝突,警方在站內發射橡膠子彈,港鐵公司表示非常遺憾,並已向警方提出關注。

醫管局表示,涉及示威活動受傷送院的人數有13人,目前仍有4人留醫,其中1男1女情況嚴重,2人穩定。

按此閱讀全文。

聯邦撥五億加強空中特遣隊裝備

聯邦政府今日將公佈,向澳洲空中特遣隊撥出五億元,作為20年內計劃向該隊伍提供30億元款項的其中一部份。

有關五億元資金將分四年撥出,供空中特遣隊用作配置防彈衣、武器、潛水及跳傘裝備、繩索及攀爬工具、醫療及搜救工具、通訊設備等,又為隊伍提供提升表現的培訓及支援。

目前邊防局有三支特種部隊,兩隊常駐新州,另外一隊駐軍西澳;部隊中亦有工程師、物流、培訓、降落傘培訓等部門。

政府表示,為特種部隊撥款添置新設備,將令邊防部隊得以更有效地應對全球威脅。

莫理遜將出席太平洋島國論壇

總理莫理遜本週將前往圖瓦盧首都富納富提,出席太平洋島國論壇;討論的焦點將是太平洋區域的未來,包括環境保育及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而澳洲過去一向被施壓,要求澳洲加大削減排放的目標,同時逐步停止使用煤炭。

慈善組織樂施會表示,太平洋島國本身碳排放量並不高,但依然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組織促請莫理遜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上擔當重要的領導角色。

艾巴尼斯:兩黨對華態度存分歧

反對黨工黨領袖艾巴尼斯表示,兩黨聯盟對中國的態度,明顯存在分歧。

早前,自由黨後排議員黑斯廷在一篇評論文章內,將中國影響力與日俱增的情況,比喻為納粹德國的行為。有關文章受到中方批評,但黑斯廷的其他同僚就對內容意見不一。

艾巴尼斯說,政府必須對此團結一致,並將注意力集中在其他影響澳洲人日常生活的事項上。

尋工及青年津貼受益人數下跌

聯邦政府公佈統計數字,顯示過去一年接受政府Newstart尋工津貼及Youth Allowance青年津貼的人數,下跌超過42,000人,跌幅為5%。

有超過8,000名曾經領取青年津貼的人士,已經開始全職工作或繼續進修。

早前,政府已拒絕跨黨派的政界人士提出、提高尋工津貼金額的建議。社會服務部長拉斯頓表示,政府致力創造就業職位及提供更多全新就業渠道,令領取津貼的人數得以錄得下降。

颱風利奇馬吹襲逾600萬人受災

熱帶風暴利奇馬昨晚再度在中國山東青島市黃島區沿海登陸,風暴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中央氣象台預測,利奇馬穿過山東半島後,將於渤海南部徘徊,並會逐步減弱。預計今日山東、河北、天津、遼寧及吉林多個省市仍會出現暴雨。

早前利奇馬曾經在浙江登陸,導致浙江及安徽至少32人喪生,16人失踪。

浙江、上海、江蘇、安徽、山東及福建等6個省市,有651萬人受災,超過145萬人緊急疏散;另有3.8萬間房屋倒塌或損毀;26萬公頃農作物受災。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