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為何澳洲許多移民心臟病發數小時才求助?怎樣改善?

大學研究表明,許多移民在出現心臟病徵兆時,沒有立即尋求幫助。為甚麼這麼多移民在胸口痛後等待很長時間才尋求幫助或去醫院?能做些甚麼來改變這種狀況呢?

A man in a blue shirt holding his hand to his chest.

抵達澳洲的移民可能在胸口痛初次出現後,會等待一段時間才求醫尋求幫助。 Source: Getty / PhotoAlto/Frederic Cirou

以下為研究學者發表的學術文章

你的胸口發悶,就像有一頭大象坐在上面,疼痛沿著手臂傳來,你開始冒冷汗。你感到頭暈目眩,非常肯定自己心臟病發作了。那麼甚麼時候叫救護車呢? 

你可能認為答案很簡單:馬上,對嗎?眾所周知,心臟病發作時及早獲得正確的醫療救助是生死攸關的決定。 

然而,對於許多來自多元文化和語言背景(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CALD)社區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會在出現最初症狀的數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之後,才採取行動。

我們的研究表明,許多移民沒有立即尋求幫助。為甚麼這麼多移民在胸口痛後等待很長時間,才尋求幫助或去醫院?我們又能做些甚麼來改變這種狀況呢?

目前我們所了解的情況

我們之前的研究,基於一項涉及 600 多名因胸口痛到醫院的求診者的研究,該研究探討他們延遲尋求醫療幫助的時間和延遲去醫院的時間。 

我們發現,撒哈拉以南非洲移民,到醫院前延遲時間的中位數為6小時。相比之下,整個受調查群體的院前延遲時間中位數為3.7小時。 

值得注意的是,尋求幫助的決定時間佔移民患者院前延遲時間的83%,而對於在澳洲出生的患者,這一比例僅為48%。 

換句話說,延遲的原因是患者決定等待,後來才尋求幫助(而不是交通問題或救護車到達時間過長)。 

各地移民「決定時間」中位數:
  • 撒哈拉以南非洲移民為4.5小時
  • 中東移民為4.1小時
  • 東南亞移民為3.9小時
  • 南亞和中亞移民為3.5小時
而澳洲本地出生人士,決定時間中位數為1.5小時。 

為何會延遲尋求幫助?

我們隨後的研究表明,移民在首次出現胸口痛後,會等待多長時間才尋求幫助,是受一些因素影響,包括:
  • 說英語的能力。
  • 持有的簽證類型。
  • 是否擁有澳洲永久居留權。
非英語國家的移民更有可能等待數小時後,才尋求幫助,而英語國家的移民尋求醫療服務的速度更快。 

持有技術簽證的人更有可能在超過一小時後才決定去醫院,持有家庭簽證、已與澳洲親屬團聚的人也是如此。 

一旦移民因胸口痛而決定尋求醫療幫助,他們往往不會立即召喚救護車。相反,他們通常選擇首先去看家庭醫生或嘗試自己開車去醫院。我們的研究發現,在英語能力有限的移民中,這種情況更為常見。 

人道主義簽證持有者(難民)傾向於更早地尋求幫助。該群體更有可能通過一些特殊計劃,如身份解決支援服務(Status Resolution Support Services)或所在州的難民健康服務,獲得社會支援和福利服務。 

相比之下,持技術簽證在澳洲工作的移民可能會延遲尋求幫助,因為他們沒有醫療保險,擔心會影響工作,或者擔心高昂的救護車或醫療費用。 

為保護他們的身份,受訪者的面部沒有被顯示。我們的研究被稱為時間、族裔和延遲(Time, Ethnicity and Delay)研究,簡稱 TED,因此我們使用了泰迪熊的形象。 

我們採訪的一位廚師移民曾經歷胸口痛和頭暈,但仍繼續工作,因為他擔心會失去工作,並且擔心支付不起叫救護車的費用。 

許多持家庭團聚簽證的人,特別是英語能力有限的年長移民,擔心如何用不熟悉的語言表達胸口痛,以及是否能理解醫生的話。 

他們通常在經濟上依賴年輕的家庭成員,希望避免因胸口痛尋求幫助而對家庭成員造成「負擔」。 

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我們的長期研究,包括與澳洲的利益相關者和移民社區進行磋商和合作,揭示了一些驚人的不平等現象。 

然而,一些關鍵的干預措施將可產生重大影響。 

這些措施包括:
  • 將文化和社會因素納入公共宣傳和健康推廣活動,這可能包括針對特定文化群體的健康促進計劃,確保有非英語語言的材料和外展工作。
  • 創建不同語言的醫療保健應用程式,方便那些更習慣使用應用程式獲取信息,而不是打電話的人。
  • 提高醫療保健領域的文化敏感度,並將這些研究成果納入醫療保健培訓,特別是為多元文化和語言背景社區提供更好的教育,讓他們了解澳洲的衛生系統是如何運作的,尤其是在他們抵達澳洲後的早期階段。
  • 增強衛生保健專業人員,了解移民延遲尋求幫助這個模式。
  • 針對解決弱勢社群面臨的醫療不平等問題,提供研究資金。
  • 評估關鍵社會保障服務的獲得方式,是否將移民的生命置於危險中。
最後一點至關重要。新抵達的移民可能需要等待兩到四年(取決於他們抵達的時間),才能完全獲得例如聯邦長者健康卡(Commonwealth Seniors Health Card)、低收入健康卡(Low Income Health Care Card)和失業津貼等福利。這些長時間的等待加大了差距,加劇社會中的醫療不平等問題。 

Hannah Wechkunanukul 是澳洲托倫斯大學(Torrens University Australia)的公共衛生學副教授,她也是澳洲公共衛生協會(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南澳分會和澳洲健康促進協會(Australian Health Promotion Association)南澳分會的成員。 

Philip Dalinjong是澳洲托倫斯大學的公共衛生學講師及研究員。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By Hannah Wechkunanukul, Philip Dalinjong
Source: The Conversation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