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之聲】公投小冊子現已翻譯成 30 多種語言

現有 30 多種語言的小冊子,概述支持和反對原住民之聲入憲的論點。

A woman with a bag and umbrella walks past posters on a wall.

公投需獲雙重多數贊成票才能成功通過。 Source: AFP / William West/AFP

要點
  • 原住民之聲小冊子已被翻譯成 30 多種語言。
  • 這份 26 頁的文件概述了贊成和反對陣營的關鍵論點。
  • 澳洲將於 10 月 14 日舉行近代以來的首次公投。
移民和偏遠原住民社區現在可以用自己的語言獲取有關原住民之聲入憲的關鍵資訊,距離澳洲近代以來的首次公投僅餘幾週時間。

10 月 14 日,選民將決定是否將「原住民之聲(一個就特別影響原住民問題向國會提供建議的機構)」寫入憲法。

澳洲選舉委員會(AEC)於 7 月份在網上發佈了一本小冊子,概述贊成陣營和反對陣營的論點,自此以來,該小冊子的實體版已向數以百萬的澳洲信箱發送。
在此期間,當局一直在努力確保英語水平有限的選民能夠獲得相同資訊,因為擔心移民社區和偏遠的原住民選民可能不了解投票的關鍵細節。

這份 26 頁文件的其他版本(34 種外語和 3 種原住民語言)於週五在澳洲選舉委員會網站上發佈,預計在接下來的五週內將翻譯成其他原住民語言。

澳洲選舉委員會發言人艾金史密斯(Evan Ekin-Smyth)表示,已經審查了哪些語言與英語水平有限的人最相關。

他表示:「在翻譯範疇中,我們仔細研究了我們翻譯成的語言……我們最終用上我認為在傳播公共服務領域最大的翻譯機構之一。」

有關如何註冊選民的指南還提供 3 種非洲語言版本:斯瓦希里語、索馬里語和提格里尼亞語。

這些小冊子包括由部分議員撰寫正式的「贊成」和「反對」論點,以及有關投票的實用資訊,例如公投問題、如何登記以及郵寄選票的詳細信息。

    移民社區是正反陣營的主要目標

    2021 年,近四分之一的澳洲人(22.3%)表示,英語以外的語言是他們在家的主要語言。

    7 月一項針對 130 人的調查發現,移民社區對公投所知甚少。

    這項民意調查由幫助新移民在澳洲定居的組織 AMES Australia 進行,發現超過 40% 的受訪者完全不知道原住民之聲,另外 25% 的人只部分了解。
    Anthony Albanese in suit and glasses.
    澳洲人將於 10 月對原住民之聲進行投票。 Source: AAP / AAP
    贊成陣營和反對陣營都將移民選民視為主要目標。

    一月份,著名的「反對」蒙迪恩(Warren Mundine)提出了在憲法中承認移民與原住民並列的想法,但澳洲少數民族社區聯合會(Federation of Ethnic Communities’ Councils of Australia)駁回,稱其具「冒犯性」和「分裂性」。

    聯盟黨將製作這本小冊子作為支持工黨公投機制法案的條件。
    政府最初抵制這一措施,認為自 1999 年澳洲上次舉行公投以來,社交媒體的出現意味著實體小冊子已經過時。

    雖然澳洲選舉委員會將尋求以其他語言提供幫助,但仍提供以下外語的正式翻譯:
    • 阿拉伯語
    • 亞述語
    • 孟加拉語
    • 波斯尼亞語
    • 緬甸語
    • 簡體中文
    • 繁體中文
    • 克羅地亞語
    • 達里語
    • 波斯語
    • 菲律賓語
    • 希臘語
    • 哈扎拉吉語
    • 印地語
    • 意大利語
    • 克倫語
    • 高棉語
    • 韓語
    • 寮語
    • 馬其頓語
    • 馬爾他語
    • 尼泊爾語
    • 波蘭語
    • 葡萄牙語
    • 旁遮普語
    • 俄語
    • 塞爾維亞語
    • 僧伽羅語
    • 西班牙語
    • 泰米爾語
    • 泰語
    • 土耳其語
    • 烏爾都語
    • 越南語
    以及以下原住民語言:
      • Pitjantjatjara
      • Tiwi
      • Yolngu Matha
      隨時緊貼 SBS 來獲取關於 2023 年「原住民之聲」入憲公投的最新資訊,包括透過全國原住民電視台 (NITV) 來了解澳洲原住民族的觀點。

      請瀏覽 SBS「原住民之聲」入憲公投專頁,以超過 60 種語言閱讀文章、收聽播客或收看視頻,亦可透過 SBS On Demand 的「原住民之聲」入憲公投頁面,免費串流收看最新的新聞報道及分析、紀錄片及娛樂節目。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歡迎在每天早上 9 至 11 時透過 SBS Radio 1 收聽廣東話節目及在每天早上 7 至 9 時收聽普通話節目,或透過 SBS Audio App 手機應用程式收聽直播及節目重溫。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By Finn McHugh, Emma Brancatisano, Pui Yan Rachel Hui
      Source: SB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