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趨勢:GP Bulk Billing 漸消失 華人責政府做得唔夠

在過往,澳洲不少的家庭醫生大多接受 Bulk Billed,即他們只從國民醫療保健計劃(Medicare)中得到回扣,不會向病人再徵收額外費用。

Medicare Bulk Billing

Medicare Bulk Billing Source: Medicare

隨著通脹,全科醫生短缺等問題日益嚴重,不少私人醫療機構轉改為採用混合付款制度,甚至取消 Bulk Billed,使原本生活已經艱困的市民百上加斤。

最近,澳洲廣播公司報道在西澳Kalgoorlie-Boulder ,只剩一間允許Bulk Billed的醫療機構。

該區 30000 民眾將面對醫療費用大增的問題。

Boulder 其中一名全科醫生霍茲登(Mal Hodsdon)表示,如果大多數診所僅僅依靠 Medicare 的回扣,並不足以支付營運費用。

他表示大家都知道,成本壓力無處不在……全科醫生也不例外,但講到底,這些都是小企業,有自己的管理費用。

他指所有的醫療機構都會告訴病人,醫療保險回扣的增長並無跟上通貨膨脹、CPI 以及任何事情的步伐。他認為這明顯是聯邦政府控制衛生預算的一種方式。

不單是霍茲登醫生、西雪梨大學醫學教授林奇恩(Danford Lim)在本台《專家話你知》及《健康快樂人》節目中,亦表示國民保健系統回扣並不足夠。

他提出:國民保健系統回扣的增幅在過去十年增幅太過不如理想。在7月1日,國民回扣的升幅只有 1.6 %,遠低於消費物價指數及通脹百分之五。

他表示,即意味著若市民前往家庭醫生,而全科醫生選擇Bulk Billed 患者。所得的回扣只由$39.1 上升至$39.75,只上升了 65 仙。有關的升幅實在不足以抵銷給予診所內輔助人員,如前台人員接近百分之五的加薪。

所以目前國民保健的回扣率或市民可申請回扣金額,只是市價的三成七至三成八,因此愈來愈多的醫生選擇不接受 bulk billed,要病人支付差額(gap fee)。

林教授亦表示因此愈來愈多診所不接受全額 bulk billed,因為這樣他們將無法控制成本開銷。這導致一批醫生更加不想加入成為家庭醫生。

他指出有大學就此作出研究,如雪梨科技大學有博士研究生指出每次當醫生 Bulk billed 病人,其實亦在津貼病人的醫療開銷。因為醫生收到的診金其實包括不同開支。

他指扣除開支,每位醫生每一次看診,可能只是實際進帳 5- 10 元。他指醫生要長期承擔法律責任,但收入成本不成正比,只會令行業日漸萎縮。

在過去十年中,病患診症需要自付的費用增加了 50%。

但前聯邦衛生部長格雷格·亨特(Greg Hunt)曾為有關情況辯護,表示整個衛生系統的醫療保險回扣率激增,而在家庭醫生的回扣,更創下「歷史新高」。

衛生部 (DoH) 在本年三月的 Medicare統計數據顯示,2021 年 12 月季度中有88.4% 中的醫療服務是獲得回扣,比 2020 年 12 月高 0.3%,其中澳洲首都地區最低 (70.7%),新州最高 (90.9%) )。

聲明中並無提及,回扣金額實際上比上一季度(89.6%)下降了 1.2%。此外,每項全科醫生服務的平均患者貢獻在 2020-21 年第三季度達到最高,為 42.79 元。

皇家澳家全科醫師學院(RACGP)主席普萊斯(Karen Price)博士在接受 newsGP 採訪時表示,數據表明,成員們開始採取行動,通過在合適的情況下將費用轉嫁給患者來確保全科醫療的可持續性。

普萊斯表示:這是一場具有挑戰性的對話,是關於通過做政府不會做的事情來努力為弱勢群體提供和讓他們繼續獲得治療機會的方法——那就是採取混合付款制度。

自從開始擔任初級醫生以來,普萊斯表示,家庭醫生的成本已顯著增加。

她說,忽視以真實成本資助全科醫學進一步加劇了吸引新畢業生進入該行業的挑戰。

普萊斯博士說:目前已經遇到了鄉郊地區醫療人力資源危機,而且會漸擴大,將面臨城市醫療人力資源危機。

雖然對不少人而言,不少診所中,國民醫療保健計劃(Medicare)直接回扣被改為新的混合付款方式,使本來已經足襟見肘的生活更添壓力。

有華人受訪者向本台表示,因為需要支付差額,而且並不便宜,會使他們避免在晚上或是假日等 Gap Fee 較高的時間看病,同時,由於請全科醫生作出病假證明要支付差額,會使他們在請病假時有所猶豫,「除非太唔舒服,否則會頂硬上」。

但仍有不少病人樂意支付差額,認為這是對全科醫生努力的支持,認為服務物有所值就樂意支付。

另外,SBS 中文訪問數位居澳華人,他們對有關Bulk bill 亦有所見解。

作為護士的港人 Lynne 向本台表示認為澳洲人根本不應為全科醫生付費,她認為現在醫療急診已經十分短缺,如果看全科醫生的費用再提高,會使民眾在出現輕症時延遲求醫,之後若變為重症,會進一步增加醫療系統負擔。

她更直言在她看來醫療投資比目前增加難民接收更為重要,認為政府有必要增加對醫療開支撥款。

另一名受訪者吳先生向本台表示,非常不認同有關「混合付款」的做法。

他認為澳洲是一個高稅收國家,政府有必要確保基本的全科醫療保健服務,可以供任何澳洲人使用。

他認為造成此情況是因為政府不夠承擔,讓私人機構壟斷市場,更建議政府可以將目前公立及私立的概念引入全科醫療服務,讓民眾就個人需要作出選擇,但強調必須要讓普羅大眾可以付出低廉,可負擔的價錢以取得「最基本的服務」。

他同時亦指出全科醫生的存在除了在第一階段進行初步診治,但後來佔的一部分是流程工作,例如發出診斷書、病患證明、轉介信等。因此,某些病人可能已需要昂貴的專科醫生費用、醫療開支,再需支付額實在令他們難以負擔。

雖然不少民眾與醫生都希望政府能夠提高國民醫療保健計劃在全科醫療方面的回扣,但阿姆斯特朗醫生就指出情況極不可能發生,因為這會破壞衛生預算。

她表示混合付款是可行的辦法,否則醫生數會進一步減少,病人獲得醫療保健的機會就會減少,民眾更可能會直接前往急症室求診,最終導致醫療制度崩潰的結果。

SBS中文已去信 Services Australia 要求評論,但截稿前仍未獲得回覆。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Presented by Tracy Lo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