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向父母借錢買樓」風險可能大到你估唔到

研究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澳洲人要向父母借錢付首期,但有專家擔心有關群組斷供將會風險大增。

分析:「向父母借錢買樓」風險可能大到你估唔到

分析:「向父母借錢買樓」風險可能大到你估唔到 Source: "Mortgage Key" by Got Credi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2.0

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澳洲人要向父母借錢付首期,但有專家擔心有關群組斷供將會風險大增。

比較網站Finder最近進行了一個針對向父母貸款額度的調查,訪問了1028個首次置業者,發現所謂的「Bank of Mum and Dad」(即向父母或家人借錢買樓)的個案,每月平均就有4000次。

雖然在有需要的情況下,父母或祖父母補幫下一代上車亦無可厚非,但分析公司Digital Finance Analytics負責管理長期追踪國內向家庭借貸買樓情況的專家諾褔(Martin North)則指出,有關的數據顯示,從父母借錢付首的成年人在五年內違約的可能性,比其他人高出三至五倍,因為他們當中有不少人,可能在仍未學會有紀律地管理財務,但卻要承擔過於自己所能承受的貸款風險。

「我並不是說這做法錯誤,亦不認為年青人完全不應該這樣做,但我認為大家必須要小心而行,因為問題在於,那些沒有長期儲蓄習慣的人,當他們從父母獲得首期,可能就會決定買一間價值遠高於他們所需的房產。」

而對借錢給他們的家人—包括父母、甚至祖父母—而言,他們間接失去因樓宇日後升值而能獲得的回報,或影響其退休生活。
與此同時,由於政府現時的政策法規沒有限制銀行一直要查清借貸人資金的來源,銀行亦已經停止詢問貸款人的首期是從何而來,而諾褔認為這個做法亦會對整個樓宇市場構成風險。

「目前的政策難以發現上述問題,但這此出現短期主義的政策,長遠最終會傷害樓宇市場。」
首次抵押貸款的平均金額,已比一年前增加了15%,但澳洲國民卻在樓價高昂時,更多地利用房地產貸款入市,諾褔認為,目前情況已形成巨大的結構性風險。

「抵押貸款率可能很低,但國民的實際收入卻在倒退,從市場的結構角度來看,這並不是一個好政策,更不用對家庭本身的影響了。不過更大的問題,是目前沒有人願意站出來改善問題。」

但無論如何,本地樓宇市場的狂熱不減。據分析公司CoreLogic的數據顯示,本周就將有2934座首都房屋將要拍賣,數字與上週進行3016次拍賣的總數,略為下降,但卻是今年內,第二個拍賣活動最繁忙的星期。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分析:「向父母借錢買樓」風險可能大到你估唔到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