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參議員:將正式提出削減中國外交領事人員

早前提出澳洲應大幅驅逐中國外交及領事人員的南澳參議員帕特里克(Rex Patrick)接受訪問時表示,有意在國會會議中正式就這個問題向聯邦政府提出質詢。

The flag pole of the Australian Parliament is seen behind the roofs of the Chinese Embassy in Canberra, Monday, June 29, 2020. (AAP Image/Lukas Coch) NO ARCHIVING

The flag pole of the Australian Parliament is seen behind the roofs of the Chinese Embassy in Canberra, Monday, June 29, 2020. Source: AAP

要點:

  • 帕特里克要求澳洲大幅削減三份二中國駐澳外交領事人員
  • 中國官方《環球時報》批評欠缺外交及中澳關係基本知識
  • 他於 1997 年親身經歷香港主權移交,認為中方明顯違反當日承諾
  • 原則上支持訂立《人權法案》,制裁損害人權的人士
  • 認為中國政府在過去半年出現「策略失誤」,令國際社會越趨關注中國影響力問題
  • 聯邦外交及貿易部以及中國駐澳聯邦大使館未回應查詢
前中間聯盟參議員帕特里克(Rex Patrick)上月表示,基於澳洲的國家安全,身在澳洲的中國人員數量應該被大幅削減。

他當時表示:「中國的外交人員數量顯然超出合理外交及駐外領事的需要。」又指,中國在澳代表人數應大幅削減至少三份之二,亦即接近一百人。

帕特里克當時在發表的新聞稿說:「中國在澳洲有 148 名領事及外交人員,大幅高於其他國家的領事外交人員數量。這將構成極大的安全問題。」

遭《環球時報》三度抨擊缺乏外交基礎知識

他在接受 SBS 廣東話節目專訪時表示,目前尚未正式在國會上正式提出法案,但指聯邦外交事務及貿易部經已知悉其立場,而自己亦將在國會復會時提出有關質詢。

他說:「我將會在國會上提出這個問題,可能是在答問時間提出、可能是在參議院審計委員會提出,亦可能向國會提出質詢預告。」

近期,中國官方《環球時報》分別至少三次發文抨擊帕特里克,其中一篇形容帕特里克的行徑充份展現澳洲所存在的「毒性政治氛圍」及「歇斯底里的麥卡錫主義」攻擊。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man Zhao Lijian speaks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Beijing on March 5, 2020. (Kyodo via AP Images) ==Kyodo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man Zhao Lijian speaks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Beijing. Source: Kydpl Kyodo
文章批評帕特里克似乎缺乏適當的「外交、國際關係以及中澳關係等基礎知識」,聲稱「驅逐外交官意味兩國之間誠信破產」,又批評帕特里克欠缺關於中國的基本資訊,認為對中國的認識僅基於偏頗的新聞報道及煽情的電視新聞報道。

評論文章指:「帕特里克作出這樣的言詞,可能是為爭取其選區更多右翼支持者的支持,但卻犧牲中澳關係。」
新聞集團《The Advertiser》報道,另一篇文章更批評帕特里克不斷抹黑中國,並對中澳雙邊關係造成極大破壞。

報道引述評論文章指:「損害中澳關係的一方,一直是澳洲。這(帕特里克的言論)是改善中澳關係的最大障礙。」

強調不能接受北京不合理行為

此前,帕特里克亦呼籲聯邦政府進行獨立調查,審視是否有中資公司涉及本地電網基建建設或運作。《環球時報》批評,帕特里克作出有關的言論是由於他從來未到過中國,因此對中國存有偏見。

他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確實曾經到過中國,包括北京、上海及香港。他說:「我對(中華)文化相當理解。人民亦相當友善。」
我愛中國人民。我不滿及不能接受的,只是中國政府的不合理行為。
他指出,自己的意圖確實是要改善雙邊關係,又強調良好雙邊關係的前提是雙方應向對方帶來益處或利益。
Senator Rex Patrick
South Australian senator Rex Patrick Source: Supplied
他又對《The Advertiser》記者說:「當中國政府干預澳洲政治、脅逼華裔澳洲人,甚至對澳洲大學、醫療機構、商界組織、政府、國會等電腦系統進行網絡攻擊,我絕對不會接受中國政府教導我如何處理外交議題。」

但他在接受廣東話節目訪問時表示,聯邦兩黨聯盟政府以及反對黨工黨在這些備受爭議的議題上,過往都一直不太願意提出。

親身經歷香港主權移交 批「國安法」違反當年承諾

帕特里克又指,自己在 1997 年香港主權移交時亦身在香港,形容自己親身經歷香港「回歸中國」的過程。

他表示,中國政府近期對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明顯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及一國兩制原則。他說:「(中國當局)嚴重違反當年所作出承諾。」

香港去年由於政府修訂「逃犯條例」觸發大規模示威活動,甚至演變成暴力衝突。加上「港區國安法」,加深外界憂慮中央政府正不斷收緊香港的人權自由。
Protesters in Hong Kong's Legislative Council building
Protesters have broken into Hong Kong's Legislative Council building and scrawled graffiti. (AAP) Source: AAP
去年 12 月,聯邦外長派恩(Marise Payne)委託國會外交國防及貿易事務常設委員會展開調查,以決定是否訂立類似於美國 2012 年《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案》的「人權法案」。

帕特里克表示,原則上支持訂立「人權法案」。他說:「但目前仍未知法案內容及細節,不會作進一步評論。」

他在接受 SBS 廣東話節目訪問時又指出,他認為習近平近期的行動是一次「策略失誤」。
他說:「澳洲政界一般只著眼於現屆國會時期,即未來 3-4 年的時間。但北京過往一般都會著眼於較長遠的情況,以較為緩慢的速度朝著最終目標而處事。」
他們一般以細小的步伐、逐步擴大軟實力,令一般人難以察覺或有所警覺,除非是一些一直緊貼追蹤最新動態的人士。
他舉例:「在南中國海,他們起初在部份島嶼興建小型設施,其後就逐漸變成金今時今日的大型基建。當大家發現的時候,就已發展成熟。」

形容中國政府近六個月出現「策略失誤」

但帕特里克認為,習近平近來數個月的處事方式,已「違反了」這個緩慢進程的「常規」,所作出的行動已變得更為令人注目,亦觸發國際間關注及多邊回應,包括澳洲朝野兩黨。

他說:「我認為,習近平最近作出了一次策略失誤。」
若中國當局回顧並檢討過去六個月的策略,他們可能會後悔採取這個策略。
帕特里克認為,情況已「喚醒」不少澳洲人,又指澳洲人已越趨關注中國共產黨對本地的影響力。「這一點無可置疑。」

他說:「若非這個失誤,澳洲人可能未必這麼快醒覺。」
Australia-Hong Kong Link's members and supporters at Parliament House in Canberra.
Australia-Hong Kong Link's members and supporters at Parliament House in Canberra. Source: Australia-Hong Kong Link
SBS 廣東話節目就帕特里克促請澳洲削減中國駐本地外交及領事人員的呼籲,向聯邦外交事務及貿易部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澳洲聯邦大使館查詢。截稿前未獲回覆。

帕特里克為代表南澳的聯邦參議員。他在星期一(8 月 10 日)宣佈退出中間聯盟政黨,繼續以獨立議員身份代表南澳選民。

他說,目前有很多挑戰需要解決,但他將利用脫離政黨後的自由度所能帶來的優勢,推動南澳由新冠病毒疫情復甦過來。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