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定居指南】如何獲得精神健康支援?

新移民社群或非言語為主要語言的人士在澳洲較其他人不情願尋求心理健康支援服務。事實上,假若大家需要任何精神健康支援,社會上有不同的專業服務為大家提供支援。

Women hugging at group therapy session

Source: Getty

社會上普遍都避談精神健康問題,但精神健康病患事實上並不罕見。去年,五名澳洲人中便有一個患上精神健康病患。

尋求家庭醫生協助

假若你感覺自己患上精神病患,首先你應接觸你的家庭醫生,尋求診斷。

有需要的話,家庭醫生便會將你的個案轉介心理學家或其他精神健康專家。

醫生或即時傳譯人員有責任將你的資料及所有講話內容全部保密。

非英語為主要語言的人士需要即時傳譯服務,可聯絡全國翻譯及傳譯服務(TIS National);電話:13 14 50

是否有資助?

國民醫療保健計劃有提供一個名為「Better Access」的計劃,為有需要人士提供一年十次與心理學家或輔導專家見面的療程。

假若你爭取低收入,亦有資格參與「ARAPS 計劃」,當中可接受每年最多 12 次(甚至 18 次)的診症會面。
Therapist
Source: CC0 Creative Commons
接受上述的服務或資助計劃,你需要得到家庭醫生的轉介。

社區中心或其他社區機構亦會為有需要人士提供輔導服務,但部份服務則未被包括在國民保健計劃內。

透過電話或網上尋求協助

假若你不願意與輔導員面對面傾談,你可透過電話或網上尋求協助。

精神病支援組織 beyondblue 提供一個 24 小時運作的電話熱線 1300 22 4636 以及一個網上聊天服務

網上聊天服務的運作時間為每天下午 3 時至午夜 12 時正;你亦可透過電郵聯絡輔導員。

遇上緊急情況,可致電 24 小時熱線 Lifeline 13 11 14 或其網上聊天服務聊天服務每天晚上 7 時至凌晨 4 時運作。

你亦可聯絡防止自殺服務 Suicide Call Back Service

此外,MindSpot Clinic 亦在網上設有免費的療程課程及有關精神病患的資訊。

Kids Helpline 亦為 5 至 25 歲的兒童、青少年或青年提供相關支援服務。

與其他人傾談

患上精神健康病患並非一件令人羞愧的事。假若你感覺自己不妥,務必尋求專業人士協助,或向一名你信賴的親朋戚友傾訴。
Two teenagers talking on a beach
Source: CC0 Creative Commons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By Audrey Bourget, Winmas Yu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澳洲定居指南】如何獲得精神健康支援?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