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12月10日)

聯邦政府宣佈,本地5 至11歲兒童下個月起就可以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TGA approved covid-19 vaccine for kids ages 5 to 11

TGA approved covid-19 vaccine for kids ages 5 to 11 Source: Getty Images/Yuganov Konstantin

本地5 至11歲兒童下月起接種新冠疫苗

本地5 至11歲兒童下個月起就可以開始接種新冠疫苗。

醫藥用品管理局今個星期批准為這個年齡組別注射疫苗之後,澳洲免疫技術諮詢小組建議為227萬名兒童注射輝瑞新冠疫苗。

聯邦政府接納這個建議,並會由1月10日起展開這個兒童疫苗計劃。

澳洲免疫技術諮詢小組建議這個年齡組別的兒童接種兩劑疫苗,相隔8個星期,但如果爆發疫情,相隔時間可以縮短至3個星期。公眾今個月底就可以開始預約接種。

專家小組維持建議6個月後接種加強劑

除了西澳之外,全國所有州份及領地的16歲以上兩劑疫苗接種率都已超過八成。 

昆州和北領地剛剛達到這個里程碑。但昆州副州長邁爾斯表示,這個是好消息,但一些地區仍需要努力,如黃金海岸只有百分之76.5的接種率。 

而在全國,已經有九成三的人起碼接種一劑疫苗,兩劑接種率達到八成九。 

另外,總理莫理遜表示,衛生部門已準備好隨時為全國民眾注射新冠疫苗加強劑。  

目前免疫技術諮詢小組的建議維持,18歲以上人士打完第二劑疫苗至少6個月之後才接種加強劑。而在外國,Omicron新變種病毒的出現令一些國家縮短了相隔時間。莫理遜表示,當局會留意外國的情況,只要諮詢小組話可以提前注射,衛生部門馬上就可以付諸實行。 

新州截至昨日上午總共錄得42宗證實的 Omicron 病毒感染。

中國警告澳英美抵制冬奧須「付出代價」

中國指澳英美決定外交抵制北京冬奧運會,將要「付出代價」。聯邦政府宣佈唔會派官員出席北京冬奧運之後,堅持這個決定是因為無法與中國重開外交渠道,討論在新疆的人權問題。 

但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澳英美三個國家利用奧運來玩弄政治,必要付出代價。 

汪文斌表示,中方原本就沒有向相關國家發出邀請。他們的官員來或不來,都一樣將看到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他指體育與政治無關。奧運會是廣大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的盛會,不是政客們作秀表演的舞台。

聯邦議員廖嬋娥:澳中關係或影響下屆大選

聯邦自由黨議員廖嬋娥承認,政府處理澳中關係的手法令她的選區出現意見分歧,可能會影響到下屆聯邦大選。

聯邦政府昨日宣佈加入美國發起的外交抵制北京冬奧運行動,一些自由黨議員私下擔心會失去華人社群的支持。有自由黨消息來源警告指,華裔國民對澳洲關係惡化有不滿的聲音。廖嬋娥是首位華裔女性當選國會議員,她認為政府的做法是考慮到國民的最佳利益。 

廖嬋娥稱,她聽到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政府做得不足」,又或「做得過分」,她指通常都是這樣。所以她指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會成員,她會聆聽,然後傳達予領導團隊,他們會考慮所有的評論同問題。

聯邦撥款20億元職業培訓 四分一來自非英語背景

據聯邦政府表示,投資20億元的職業培訓計劃(JobTrainer)經已為數以萬計多元文化及多語言(CALD)社群,在高需求的行業中提升技能。而政府會重新在全國推動這項計劃,預計會有更多人修讀課程。 

據當局指出,職業培訓計劃已資助全國超過 27 萬人次,修讀高需求行業的進修或再培訓課程,其中有接近4分之一人次的修讀者是來自非英語背景。 

聯邦政府目前與維州、昆州、新州、西澳、南澳和首都領地達成協議,及聯邦政府撥出同等五億元經費,合共十億元,擴充這個職業培訓計劃,保證非英語背景國民可以繼續獲得低學費甚至免費的培訓,預料會提供46萬3,000個高需求職業的培訓學位,包括護理和數碼行業。

托兒津貼上限今起取消料一萬八家庭受惠

聯邦政府取消托兒津貼的上限,減輕一些家庭的負擔。

由今日起,當局取消托兒津貼每年的10,655元上限,並會追溯到2021至22財政年度的開始。

在新措施生效之前,今個財政年度的托兒開支已經達到上限的家庭可以獲得補償。

婦女經濟安全部長休姆 (Jane Hume) 表示,新措施可以令到18,000多個家庭的父母重新投入工作或者增加工時。

西澳Margaret River林火燒毀逾五千公頃

西澳 Margaret River 著名的風景區正受到失控的林火威脅,當局希望嚴峻的天氣今日會放緩,減低危險。

昨晚迅速蔓延的大火已經在 Leeuwin-Naturaliste 國家公園裡面燒毀超過5,000公頃林木。

超過150名消防人員在酷熱和強風情況之下試圖鞏固防火線,在 Caves Road 東面的居民須臨時疏散。

西澳消防及緊急服務部稱,晚上情況已經有改善,但對社區仍然構成嚴重威脅。

昆州再有遇難者洪水喪命 本周內第二人

昆州再有一名女子在洪水中喪生,是今個星期第二名水災的遇難者。

該名44歲女子相信在布里斯本北面,被困在一部洪水淹沒的汽車中,汽車的52歲男司機逃出生還,警方正在調查事件發生的情況。

昨日西布里斯本一名75歲婦人亦在在汽車被洪水淹沒的時候遇難。

昆州東南部受到嚴峻風暴侵襲造成水浸。

【六四集會案】黎智英、鄒幸彤、何桂藍三人被判罪成

香港三名著名民運人士,被判控在去年記念六四的集會中,「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及「明知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成。  

區域法院昨日判處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及何桂藍三人罪名成立。法院亦已安排被告在下星期一求情。 

自1997 年香港回歸中國的統治後,中國承諾會給予香港廣泛的自由,包括集會自由,而香港市民多年來,一直會在六月四日,舉行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年度記念活動,但警方在過去兩年,都拒絕舉行六四集會的申請。其他 16 名民運活躍人士,亦被控同舊年六四集會有關的罪名成立,而正在監獄服刑。

英國收緊防疫措施 衛生大臣:慎防醫療不勝負荷

英國衛生部長賈偉德 (Sajid Javid) 為英國重新實施的限制措施護航。

他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當局的預測模型顯示,如果Omicron 新冠變種病毒、以目前的速度繼續蔓延,至 12 月底英國就可能有 100 萬人感染 Omicron。

他強調,政府快速採取行動實施新限制,是為了減慢Omicron的傳播,以防國民保健系統「不勝負荷」。 

賈偉德表示,當局希望盡早採取行動,實施在家工作、強制口罩、及新冠疫苗護照等規定,避免日後要採取更多補救的行動。因為這些做法,確實會令英國有更多時間去建立防禦措施,他又強調最好的防禦仍然是參與疫苗接種計劃—尤其是打加強劑。

約翰遜新聞助理非法聚會案交警方跟進

英國的內閣秘書處,已針對去年封鎖期間、英國政府人員涉嫌非法聚會的指控、進行初步調查,一旦發現有潛在的犯罪行為,將會交由警方跟進。  

英國首相約翰遜的高級助理斯特拉頓(Allegra Stratton)、似乎以開玩笑方式、談及在唐寧街的聖誕派對的視頻片段流出,並導致她引咎辭職後,約翰遜一度否認進行過違法的聚會。但他之後亦就問題向公眾道歉,並下令對有關指控進行調查。 

初級內閣部長埃利斯向國會表示,調查工作,將會涉及2020 年底,在唐寧街 10 號的首相府、同教育部舉行的三場集會。 

埃利斯表示,內閣秘書處進行初步調查的主要目標,是對集會的性質進行快速的基本了解,包括出席人數、地點和目的,以及集會的人是否有遵守當時的指導方針。

世衛籲高收入國家勿囤積新冠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名高級官員警告,隨著富裕國家囤積新冠疫苗的存貨來對抗 Omicron 變種病毒,可能會導致全球疫苗供應中斷。 

自 2 月以來,富裕國家通過世衛的全球新冠疫苗計劃 (COVAX) ,向144 個發展中國家,捐贈了 6億1千萬劑新冠疫苗,近幾個月來,各國對該計劃的捐贈正有所增加,部分原因是富裕國家內的疫苗接種率已攀升,而不再需要這樣多劑量。  

世衛的疫苗主任奧布萊恩 (Kate O'Brien) 表示,無論新變種帶來怎樣的挑戰,向較貧窮國家輸出大量疫苗的計劃仍然必須繼續進行。 

奧布萊恩稱,當各國面對 Omicron所引發的問題時,高收入國家有可能會再次採取所謂的「寧濫勿缺」的做法,在全球供應中、囤積大量他們無需要的疫苗,來保護自己的國民獲得接種疫苗的機會。

北約警告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或致嚴重後果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警告,俄羅斯在烏克蘭東部的侵略行為,將導致「嚴重的政治和經濟後果」。

他與新任德國外長貝爾博克於比利時會面後發表有關評論。

而貝爾博克亦同意,目前俄羅斯在烏克蘭附近集結部隊的情況令人擔憂。 

斯托爾滕貝格又指,他仍然希望,可以恢復北約及俄羅斯的理事會,等雙方得以直接對話。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