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11月17日)

中美元首昨日舉行視像會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中美應該相互尊重及和平共處。

President Joe Biden listens during a virtual summit with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in the Roosevelt Room of the White House in Washington DC on Monday, November 15, 2021.

Source: SIPA USA

中美元首視像峰會歷時三個多小時 談及台港問題

中美元首昨日舉行視像會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中美應該相互尊重及和平共處,但他指,美國有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華」,而「玩火者必自焚」。 

美國總統拜登則指,兩國領袖都有責任確保雙方的競爭、不會陷入公開衝突,他又強調美國是奉行「一個中國」的政策,強烈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或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做法。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海恩勒分析指,今次的領袖會議,對兩國未來建立關係至關重要,但佢強調,台灣問題,仍然是美中關係入面,最危險的導火線。 

海恩勒表示,兩國的領袖必須更深入了解對方在「對台問題」上的不同立場,與對當前局勢的看法,並且在可能的情況下,雙方亦應該向對方確保,兩國會維持自1970 年代以來,一貫對待台灣問題的立場,而不會作出重大改變。

北領地Katherine 及 Robinson River延長封城

北領地 Katherine 及 Robinson River 地區的封鎖令延長到下星期一。

昨日當地公佈錄得9宗本地的新冠感染,首席廳長根納(Michael Gunner)宣佈,封鎖期間會維持強制口罩令。 

根納表示,病毒可能已經潛伏在區內蔓延。他要求所有出現病癥的領地居民接受病毒檢測。 而在愛麗絲泉、Tennant Creek、Katherine 和達爾文每日也會進行污水測試。

他警告,這些地區其中一個發現污水中有陽性測試結果,都足以引發封鎖令。

維州議會辯論疫情大流行草案 數百示威者圍堵

維州議會繼續辯論政府提出的疫情大流行草案。反對這項公共衛生及福利修正案的議員敦促當局推遲在上議院的辯論,以免反封鎖的示威持續。

數以百計的示威者一直在議會大樓外,表示會抗議直至草案被否決。

這項草案授權州長和衛生廳長宣佈進入疫症大流行和發佈公共衛生指令。草案經過多項修改後,獲得三名少數黨及獨立議員的支持,將有可能通過。

維州反對黨領袖馬仲佳(Matthew Guy)認為必須要有問責保證。 

馬仲佳質疑政府為何要通過封鎖法例,令到他們更容易實施封鎖,但是不會行使這些權力。

他又稱,如果正如政府所說,疫症大流行和封鎖都已成過去,為何又要議會通過法例令實施封鎖更容易。他指這個問題好直接,但政府完全沒有回應。

新州新冠疫情緊急權力草案被煞停 延至2023年

新州州長佩洛德暫停引入一項衛生廳長夏薩德建議的草案,草案目的是擴大政府的新冠疫情緊急權力。

這些權力包括在疫症大流行期間強制戴口罩、實施封鎖令和戒嚴令等。佩洛德在舉行黨團會議後,表示會修改草案,並推遲到2023年引入。 

有100萬名持有臨時簽證和1萬名難民仍然受到國際邊界限制的影響。人權法律中心在剛公佈的一份報告中,敦促聯邦政府放寬邊界限制,讓這批受影響人士進出國境。資深律師考斯格里夫 (Scott Cosgriff) 認為,這些持有簽證人士「被迫乞求」難得的豁免才可以探望家人,是不公平的做法。

今個月國際旅遊重開之後,只有澳洲公民、永久居民與他們的家人可以無需申請豁免入境。

工黨擬擴充高速寬頻「光纖入戶」 料150萬戶受惠

聯邦工黨準備公佈一項24億元網絡政綱,擴充高速寬頻服務,將「光纖入戶」擴展到150萬名住戶及商戶。

聯邦反對黨將會承諾直至2025年,1,000萬名用戶將會獲得這些提升的服務。工黨發表的聲明指,可靠、優質和高速互聯網不是奢侈品,而是21世紀的必須基建,工黨又估計會有額外66萬個鄉鎮家庭和商戶獲得光纖接駁,並承諾不會將全國寬頻網絡私有化。

洪水淹沒新州鄉鎮 Forbes近兩千居民疏散

新州中西部鄉鎮 Forbes 的居民因為河水氾濫被迫疏散,昨晚仍然未能返回家園。

經過多日的大雨之後,Lachlan River 河水水位昨晚漲至嚴重氾濫水平,Forbes 鎮內低窪地區被水淹。

當局昨日上午勒令大概1,800名居民疏散。

緊急服務部估計會有800間房屋被水浸,並敦促幾名拒絕疏散的居民要立刻撤離。

新報告:疫情期間澳洲人無薪工時增加

澳洲未來工作研究所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在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工人的無薪工作時間增加。

在2021年內,平均每一名僱員每星期會有6.13小時無薪的工作,而在2020 和2019年,分別是5.25 和4.62小時。

另一方面,儲備銀行行長洛菲利 (Phillip Lowe) 指出,薪酬必須要每年增長超過三個百分點,才可以維持通脹率在央行目標範圍的中間點,這個亦是加息的關鍵。

儲備銀行希望通脹率維持在2至3個百分點之間,才會考慮將官方利率由目前的十份一厘低點提高。

莫理遜警告避免新興科技作鎮壓用途

總理莫理遜今日會在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的論壇上,列出聯邦政府所稱的「關鍵科技」藍圖。

他在致辭的時候會警告,澳洲等國家必須要避免一些新興科技,例如人工智能被用作鎮壓工具。

澳洲與美國達成協議,將會成立一個7,000萬元商業化研發中心,而量化科技將會是核心項目。

莫理遜會在致辭時指出,澳英美聯盟是應付顛覆性創新科技的方法。

波蘭及白俄羅斯難民問題持續 至少釀11死

波蘭和白俄羅斯接釀邊境難民問題持續,據報,當地惡劣天氣至今已導至少11人死亡。 

歐洲人權專員米亞托維姬、訪問兩國邊境的一個移民援助中心後表示,有許多難民,目前正在極端天氣下受苦,他們無合適的衣物、食物,亦沒有適合休息的地方。 

米亞托維姬表示,他們矚目所及的、都是一些極嚴重的問題、他們見到難民所面對的苦難,無論對世界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是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她亦承認,目前當地面對的是高度政治性和敏感的問題,但同時大家亦需要從人類尊嚴、人權和國際法等方向去看。

英國利物浦醫院「自殺性襲擊」疑犯被炸斃

英國利物浦一間醫院外、星期一發生的「自製炸彈爆炸案件」,當局經已公佈疑犯身份。  

爆炸是在一輛的士後座發生,在案發時死亡的男疑犯斯維爾敏(Emad Al Swealmeen),是一名 32 歲的尋求庇護者,他在 2017 年改信基督教。 

而涉事的士的司機佩里則在車輛著火前成功逃脫但要送院,目前他亦已出院。四名早前在 Kensington被捕的男子則獲無罪釋放。

被囚六個月美國記者獲緬甸軍政府釋放

被緬甸軍政府關押近六個月的美國記者芬斯特 (Danny Fenster) ,已經返抵美國。 

芬斯特在上個星期被緬甸判處監禁 11 年,但在美國前外交官理查森的斡旋下獲釋。 

芬斯特表示,他在緬甸的工作還未完成,但不打算再返回當地,但他仍會與身處緬甸邊境附近的朋友聯絡,希望可以繼續報導真相。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今日大事(11月17日)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