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10月13日)

下個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的大會被視為防止全球暖化災難的最後機會。有報道指澳洲總理莫理遜可能會改變初衷,將會出席大會。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speaks to the media during a press conference at the Lodge in Canberra, Friday, October 1, 2021. (AAP Image/Lukas Coch) NO ARCHIVING

Source: AAP

莫理遜或改變心意出席聯合國氣候大會

第26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主席敦促下個月出席峰會的國家,必須要落實承諾,維持全球暖化目標在1.5度之內。

下個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的大會被視為防止全球暖化災難的最後機會。有報道指澳洲總理莫理遜可能會改變初衷,將會出席大會。

大會主席夏爾馬(Alok Sharma)指,各國必須履行6年前的巴黎所作的承諾。 

夏爾馬稱,要達到這個成果,他敦促各國落實4個主要目標,分別是減排、適應、財政和合作,包括保證在格拉斯哥的談判成功。他指,在所有這些疇裡面,在全球夥伴合作之下已經有進展,但關鍵是每一個國家都仍然要努力,而國家領袖必須要落實承諾。

新州推出一系列刺激商業復甦措施

新州州長佩洛德暗示,由於新冠疫苗的接種率迅速上升,可能會再提早放寬防疫限制。

預料今個週末當地的雙劑接種率便會超過8成。昨日新州公佈錄得360宗新感染,再有5人不治。佩洛德公佈一系列刺激商業復甦措施,包括如果再實施封城,合資格的企業可以為易腐爛的商品申請2萬元資助。 

佩洛德表示,大家會見到政府致力重新為市內帶來活動和生氣,令當地成為吸引訪客的地方。他保證依賴生意和訪客到 Parramatta 及雪梨市的小生意受惠。

維州擬招募海外醫護人員回澳抗疫

維州希望招募幾百名海外的醫護人員,來應付當地的新冠疫情。

維州昨日公佈錄得1,466宗新感染,再有8人不治,新感染數字的趨勢係自從8月以來開始有回落跡象。 

衛生廳長弗利(Martin Foley)表示會額外撥款250萬元,協助海外人員到本地,並會針對返國的澳洲公民。 

弗利表示,這個只是其中一個小部分,來保證在應付最艱難的運作環境的時候,繼續提供世界一流的病人護理。 

另外,維州首席衛生官薩頓指當地的疫苗接種率可能比較預期早幾日便可以達標。

據當局估計,在10月26日可以達到7成接種率,11月5日就可以達到8成。而一名旅澳的英國醫生卡特(Laura Carter)呼籲維州公眾盡快接種疫苗,避免在解除封城之後住院人數暴增。

殘障人士疫苗進度緩慢 雙劑接種率僅五成六

另一方面,在新州放寬限制的同時,為殘障人士爭取權益者關注到這個社群裡面未接種疫苗者的安全。

一個皇家委員會上個月公佈的一份報告指出,為殘障人士注射疫苗的進度緩慢,令人關注。參與全國殘障保險計劃的人士只有百份之74.4已接種起碼一劑疫苗,雙劑接種率只有百份之56.3。

澳洲殘障人士協會主席康納(Samantha Connor)接受SBS新聞部訪問時表示,這個社群中有許多人實在擔心自己的性命安危,而不能夠參與州內其他人口在解封後的活動。

首都領地本周五解封 雙劑接種率料下月達99%

首都領地今個星期五將會解除封鎖令,當局估計在11月底當地便會達到百份之99的雙劑疫苗接種率。

預料首席廳長巴爾今日會公佈在解封之後的新疫情措施,包括病毒測試、追蹤感染、自我隔離和檢疫隔離等。

首席衛生官科爾曼(Kerryn Coleman)表示,隨著疫苗接種率的上升和公眾的流動增加,感染數字將會不再如此重要。

塔州擬修例改革破除電子賭博機壟斷

塔州可能會引入歷史性的法例改革,針對管制老虎機,包括考慮採用人臉辨識科技來辨認一些實行自我禁制的問題賭徒,以及引入智能卡娛樂系統。

昨日州議會引入草案,終止 Federal Group 集團,自從1973年以來,一直對州內的電子賭博機的獨家擁有權。如果法例通過,個別的酒吧和俱樂部就可以擁有這些賭博機,當局亦會修改賭博機和基諾彩票的稅率。

州政府估計新措施會令 Federal Group 集團每年損失2,500萬元,而有輿論指這個是難得的機會引入更有力的措施盡量減低賭博的害處。

布市Zillmere槍傷案兩男一女先後拘捕

布里斯本北區週末發生的槍傷案,再有兩人被控企圖謀殺。

星期日晚一名23歲女子在Zillmere 的家中被發現手臂和腹部受重傷,昆州警方先拘捕名22歲男子,檢控他企圖謀殺、非法使用一部汽車、擁有爆炸物等,並被控違反一項家暴禁令。

警方事後再檢控一名19歲男子和一名18歲女子。

疫情處理延誤 英國內閣大臣追究道歉被拒

英國一份報告發現,新冠疫情是當地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失效事故之一。 

英國下議院的一個「科學與衛生委員會」發布的聯合報告發現,由於延遲實施封鎖限制,造成數千人死亡,而情況原本可以避免。當地的新冠死亡人數僅次於俄羅斯,亦在歐洲陸,因新冠而死亡人數第二最高的國家。報告的結論是英國的大臣未對科學顧問的建議作出質疑,而造成致命的延誤。 

英國一個電視台,在節目中詢問內閣大臣柏建熙是否要就有關延誤向市民道歉時,遭到柏建熙拒絶。 

柏建熙表示,當局是遵循了科學建議,亦為了保護全國保健計劃。當局亦是根據擺在面前的證據而作出有關決定。當然,面對新冠大流行這一個史無前例的疫情,當局亦一直強調,他們會從中學習。渴望可以學懂如何處理,因此,當局亦一直致力調查引起問題的原因,而亦會視今次為機會,去了解日後可以採取其他的做法,並吸取教訓以制定未來的政策。

圓規吹襲香港及澳門懸掛八號風球

熱帶風暴「圓規」正吹襲中國廣東及海南一帶,香港及澳門昨日相繼懸掛八號風球。 

香港天文台亦在當地昨日下午三點懸掛八號風球,今次亦在熱帶風暴「獅子山」在星期日改掛三號風之後,在不足三日內,香港出現第二次八號強風訊號,亦刷新咗當地懸掛兩個8號風的最近時間紀錄。 

而澳門氣象局昨晚10時30分,亦改掛八號風球。預料圓規將繼續增強並橫過南海北部,今日凌晨至早上最接近澳門,之後大致會移往海南島的方向。 

而中央氣象台及海南當局亦已發布的颱風預警,預計風暴可能在當地今日(周三)下午到夜間,會登陸海南一帶的沿海地區,強度將為「強烈熱帶風暴」或「颱風」級別。

國際貨幣基金預測全球經濟達5.9%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中,下調全球從新冠大流行復甦的前景,據他們最新的預測,由於工業國家的供應鏈中斷,以及富裕及貧窮國家之間,疫苗接種率的仍然存在巨大的差異,他們重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在百份之 5.9,比7 月時的預測下跌百份之0.1。  

國基組織的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 (Gita Gopinath )表示,全球經濟仍會持續復甦,但隨著疫情持續,估計速度已經減慢。 

戈皮納特表示,最近的事態發展清楚表明,疫情不會這樣快在全球任何地方完結,而在解決問題之前,全球各國無人可以獨善其身。

如果新冠疫情對中期經濟的影響持續延長,他們預計未來五年,全球的國民生產總值(GDP) 可能會比之前的預測累計減少 5萬3千億美元。 不過,他又強調,這個情況仍是可以改變。

法國耗資300億元開發創新技術

法國宣布會投資 300 億歐元創建開發創新技術及改善工業活動計劃,其中一個重要部份,就是法國要在 2030 年之前,成為全球發展氫能的領導國家。 

法國總統馬克龍 (Emmanuel Macron) 亦公布,計劃將包括建造小型核反應堆、以及加強制造電動汽車和更環保飛機等提案。

馬克龍強調,新計劃將可以確保法國的經濟模式,進一步實現大規模減低碳排的目標。 

馬克龍表示,如果歐洲—尤其是法國的國民,希望仍然能掌握自己的未來,就必須贏得這場環保的戰爭,而關鍵就是進行正確的投資,因為在某種意義上這樣做,就為了確保大家可以減低對碳排經濟的依賴、及獲得最好的生活質素。

而目前距離法國下屆總統大選,尚有六個月。

歐盟承諾撥款10 億美元支援阿富汗經濟

歐盟已經承諾會提供 10 億美元建立支援阿富汗的一攬子計劃,以防止當地經濟崩潰,亦希望計劃可以幫助人道援助組織,重新進入當地工作。 

正值聯合國警告,阿富汗經濟正處於崩潰邊緣之際,歐盟就在一個專門商討阿富汗局勢的 20 國集團網上峰會入面,代表27個成員國作出有關的承諾。支援的計劃,亦包括歐洲在較早時候,已承諾捐出的 3 億歐元。 

即將離任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有關援助金,將令人道援助組織,得以重返阿富汗。 

 默克爾稱,一旦阿富汗的整個貨幣系統或金融體系崩潰,而屆時人道組織亦無法為當地提供援助,情況對歐洲亦不會有好處。當然,有時(一個政權的)對與錯,不是這樣容易區分,但她稱如果要4000 萬人,會因電力供應中斷及金融體係崩潰,而陷入混亂,國際社會係絶對不可以、亦不應該坐視不理。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