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事(2月17日)

新州的緊急救護人員展開工業行動,要求改善工作條件及增加資源。在新冠疫情的兩年間,急救員的工作量大幅增加。

A file image shows paramedics by an ambulance outside St. Vincent hospital in Melbourne, Tuesday, 11 January, 2022.

A file image shows paramedics by an ambulance outside St. Vincent hospital in Melbourne, Tuesday, 11 January, 2022. Source: AAP

新州緊急救護人員今起展開工業行動

新州的緊急救護人員展開工業行動,要求改善工作條件及增加資源。在新冠疫情的兩年間,急救員的工作量大幅增加。 

由今日(17/2) 起,急救員將會拒絕由所屬的救護站調派去填補其他空缺。 

在此之前,新州護士今個星期亦舉行24小時罷工,爭取提高護士與病人的比例,並改善薪酬。 

澳洲緊急醫護人員協會要求增加1,500名人手、發放疫情津貼及加薪超過百份之2.5,並要求大量投資在專科緊急醫護人員、和轉介網絡,以改善服務。

專家:不排除更新完成接種定義至五劑

澳洲免疫技術諮詢小組(ATAGI)  表示,不排除可能要接種4、5劑新冠疫苗才算為完成最新的防疫注射。 

小組主席克勞福德 (Nigel Crawford) 在一個參議院審計委員會聆訊上表示,專家小組會繼續觀察其他國家注射4劑疫苗得來的數據。 

上星期衛生部長亨特 (Greg Hunt) 宣佈目前要接種三劑疫苗才算完成最新防疫注射。

而克勞福德教授在聆訊上指出,已經建議一些免疫力受損的人士接種第4劑疫苗。而被問及的時候,他表示不能夠保證不再需要接種第4、甚至第5劑疫苗。

「連花清瘟」被瘋傳治新冠 本台調查:非本地合法藥物

SBS中文偵查發現,有本地華人正進口一款中成藥,被視為可以有效治療新冠病毒,但有關成藥在本地並非合法藥物。 

「連花清瘟」,被視為中藥版「撲熱息痛」(Paracetamol),一直在中國大陸用作治療普通感冒及流感徵狀。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衞生當局及科學家均表示,「連花清瘟」能有效舒緩新冠感染徵狀,令到澳洲華人群體中部份人士購買並囤積這款中成藥。 

由於「連花清瘟」含有可用作製造冰毒的麻黃素而在本地禁止使用。澳洲邊防局去年截獲了接近 15 萬粒含有麻黃素的膠囊藥丸。 

澳洲醫藥用品管理局(TGA)提醒消費者,未受當局監管的產品可能含有未被透露的有害成份或有毒污染物,而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SBS中文在網頁上有更詳盡的報道。

雪梨東區驚現60年來首宗鯊魚襲擊事件

雪梨東面海灘發生差不多60年來首宗鯊魚襲擊致命事件後,多個海灘臨時封鎖。 

昨日下午Little Bay一名泳客被鯊魚襲擊喪生。目擊者形容為一條4.5米長的大白鯊,而死者傷勢可怕。 

新州救護車隊發言人表示,到達現場的救護人員已經無能為力,後來發現人體的遺骸。 

今次是自從1963年以來,雪梨首次出現鯊魚襲擊致命事件。 

Randwick 市政府將鄰近海灘封鎖24小時,並會繼續巡邏海灘。

擴大取消簽證權力草案通過眾議院

聯邦政府引入擴大取消簽證權力的草案在眾議院通過,但兩黨聯盟拒絕談判任何修訂,可能會在參議院遇到阻力。 

聯邦政府希望修例,令到當局可以基於所定的罪,而不是基於刑期,來決定對有刑事記錄的外國公民取消簽證和驅逐出境。 

工黨在眾議院支持通過草案,但可能會在參議院提出修訂。 

但移民部長霍克相信,會得到足夠少數黨及獨立議員支持通過。 

霍克表示,莫理遜政府認為社會的安全是無商量餘地,他們不會就婦女和兒童的安全進行談判,不會就嚴重和暴力罪行進行談判。

最新民調:財長費登堡民望較莫理遜高

最新民意調查顯示,財長費登堡 (Josh Frydenberg) 民望高於總理莫理遜 (Scott Morrison),較多選民支持費登堡擔任自由黨黨魁。 

今個星期初,Roy Morgan 民意調查訪問nn11,080名選民,發現百份之38.5支持費登堡,高於莫理遜的百份之31、和國防部長達頓的百份之12.5。 

選民認為莫理遜的最大問題是缺乏領導能力、篤信宗教、無誠意應付氣候變化問題,並且不了解婦女問題。 

費登堡和達頓都曾經公開透露有意在將來領導自由黨,但均表示在來緊可能五月舉行的大選支持莫理遜。

新州鐵路工人計劃下周一發起罷工

新州鐵路工人計劃下星期一罷工,雪梨和新州火車服務將再受影響,但工會聲稱是針對政府,而非公眾。 

鐵路、電車及巴士工會與政府之間就工作安全等條件有長期爭拗。

工會總幹事克拉森斯 (Alex Classens) 表示,工會去年開始採取工業行動,對於在新一年要再罷工感到失望。他指這些行動已給予運輸當局有充分時間的通知,當局有足夠機會去接納他們很基本的要求。

世衛:全球新冠病例下降 Omicron病毒繼續減弱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過去一星期全球新冠新增病例下降了 19%。  

世衛在每星期的疫情報告中指出,全球宣布的新冠新增病例,總共超過 1,600萬宗,同時多 75,000人不治死亡。  

東南亞的新病例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大約 37%,美洲的新感染病例下降了 31%。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表示,雖然 Omicron病毒繼續減弱,但現在改變新冠防疫限制,還言之尚早。 

瓦倫斯基表示,知道每個人都渴望擺脫這流行病以及過去兩年被逼改變的部份生活方式。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標,以達到新冠病毒不再擾亂日常生活的目標,他認為這不會是一場持續的危機,而是可以預防、保護免受影響,以及治療。

德國最快3月底取消大部份防疫措施

德國領導人同意分三階段的「解封」,最快在下個月 3 月下旬,取消大部份防疫措施。 

之前,德國衛生部長宣布 Omicron 疫情已經達到頂峰,每日新增病例數開始下降。  

在最新的報告期內,檢測到219,972宗新增感染,與上星期同一日相比下降了 6%。  

但總理舒爾茨(Olaf Scholz)警告,對新冠疫情形勢持樂觀態度並不意味著疫情已經結束,口罩以及疫苗仍然是限制病毒影響的重要工具。

香港15人偷渡往中國 其中4人確診

香港有15人,涉嫌在星期一凌晨,偷渡返大陸,到珠海斗門,有關當局在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湖南和福建,追蹤到其中12人,當中4人自行到醫院檢測後確診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 

廣州市衛健委通報,其中兩名分別21歲和23歲的確診女子,星期一清晨入境,乘搭網約車到廣州,曾經到當地的商店,當晚到南沙區醫院進行檢測,之後入住酒店,翌日早上發現檢測結果呈陽性後確診。兩人確診前,亦曾經到過番禺「長隆歡樂世界」等。 

另外據報其中兩人在湖南確診,也有兩名偷渡男子轉到惠州。

北約:未見俄羅斯撤軍烏克蘭邊境

北約表示,未見俄羅斯減少在烏克蘭邊境的軍事集結,雖然莫斯科聲稱軍隊開始離開。 

俄羅斯國防部早前表示,在烏克蘭附近南部及西部的軍區部隊完成演習後,啟程返回原駐地。這項宣布令烏克蘭邊境緊張局勢持續幾個星期後,歐洲希望能夠避免戰爭。 

北約成員國正在布魯塞爾開會以應對危機,會談的重點是加強聯盟的防禦,包括在東歐建立新的北約戰鬥組的可能性。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大家仍然擔心俄羅斯可能入侵烏克蘭。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到目前為止,在地面上沒有看到任何軍事降溫的跡象。沒有撤出部隊或裝備。這當然可能會改變,但是今天看到的是,俄羅斯維持著一支準備進攻的龐大部隊。 

與此同時,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Maria Zakharova)指責西方媒體散佈有關可能入侵烏克蘭的虛假信息,引發全世界「歇斯底里」恐懼,但它與現實無關。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