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搵工指南?】放寬後最吃香行業逐個數

聯邦總理莫理遜將在今天公佈政府的「創職位」(JobMaker)計劃,為澳洲在新冠病毒疫情下復甦的經濟策略作定位。但未來有哪些經濟領域,最有潛力最快復甦,並有望幫助澳洲擺脫經濟危機?

Unemployment

Source: Getty


重點:

  • 莫理遜將公佈「創職位」(JobMaker)計劃,並為疫情下復甦經濟策略作定位。
  • 專家分析旅遊、教育、清潔能源等領域,將可作帶領澳洲擺脫經濟危機的先頭步隊。
  • 採礦業有望復甦,但鑑於澳中貿易關係的發展仍存疑,採礦業末必能重返「光輝歳月」。

旅遊業有望成復甦關鍵

雖然,澳洲關閉國際邊境,大部份旅遊業仍然需要暫停運作,但有專家表示,旅遊業可為經濟帶來快迅的刺激作用,有望成為澳洲經濟的未來強心針。

雪梨大學商學院李薇博士在接受本台廣東話節目訪問時,表示她相信旅遊業迅速復甦的可能性較大,將有望帶領澳洲的經濟未來有快速的增長。

李博士認為,在旅遊行業方面,澳洲有好幾方面的優勢,她指:「一方面,澳洲疫情控制的工作,相比其他國家均做得好。」

另一方面,疫情過後,預計不少人會更重視自然及健康這兩個方面,澳洲旅遊業在國際間的主要競爭力,亦一直以自然、綠色、運動及健康為主,再若加上澳元匯率方面,亦是一個優勢。」

因此,李博士相信,一旦政府放寬國際旅遊的限制,旅遊業將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復甦。
本地遊「潛力無限」

李博士亦認為,就算出入國境的限制未能在短期內放寬,但因應以往國內遊客的消費力一直大於海外遊客,大眾亦不應忽視澳洲國內遊客的潛力。

「按以往的統計計算,澳洲每年出國旅遊人數達一千萬人次,若海外國家的疫情持續未明朗,好多原本打算出國旅遊的遊客,將需要留在國內進行旅遊式消費。」

而Grattan Institute的行政總監戴利(John Daley)亦有相同的結論,他亦相信以往會到海外度假的澳洲人,都會在短期內選擇留在澳洲度假,從而有望為旅遊業創造巨大的就業機會。

戴利相信機會將留給有準備的人,而各地的旅遊業界,需要而家就開始對新市場作出適應,並開始思考如何向澳洲人推介本地的旅遊項目。

戴利指:「以往推廣『澳洲人都好友善』等的口號經已不再適用...必須考慮如何將新的旅遊經驗,推銷給將經已有好多旅遊經驗,並正在尋找與眾不同的經歷的人士。」
教育出口業增長仍不容忽視

根據聯邦政府的數據,國際學生每年在澳洲合共花費350億元,亦創造約20萬份相關工作。

雖然從目前從海外到澳洲就學的學生,仍未能正式回歸澳洲,莫里遜經已表示,留學生將有望先於其他遊客入境。

戴利認為,由於澳洲在疫情的表現,較其他英語國家為佳,因此,國際留學生未來仍然將會,於幫助刺激澳洲經濟的關鍵。

戴利指:「一方面,需要本地整個國際學生市場仍現萎縮,但另一方面,由於疫情嘅影響程度,相比其他同等競爭對手—包括英國及美國,想獲得英語教育的很多國際留學生,相信仍會更熱衷於到澳洲學習。

「情況亦會令澳洲的國際學生佔市場比重有所增加,相信教育業肯定有機會。」
採礦業有望復甦但末必能重返「光輝歳月」

戴利分析,礦產及資源,也將在新冠疫情的初期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但他相信澳洲未必會重回礦業繁榮時期的光輝歳月。

戴利指:「中國對鐵礦石、煤炭及各種能源的需求,似乎或多或少地回升到疫情打擊前的水平,因此上述行業將有不錯的表現。」

「但令人擔憂的是,澳洲最近在爭取調查新冠病毒起源一事,與中國產生分歧。中國已經宣布,對澳洲的大麥和牛肉等出口作出限制。」

VFS集團投資經理韋林(James Whelan)亦認為,澳中貿易緊張關係,將甚至可能會影響到採礦業,將令本地業界處於困境。

韋林預計,雖然中國有62%的鐵礦石均從澳洲入口,但並不意味著情況不會改變,因為巴西亦是鐵礦石的主要出口國。
清潔能源將成未來能源業發展方向?

澳洲國立大學經濟學教授格拉夫頓(Quentin Grafton)向本台新聞部表示,現在正是最合適時機,讓澳洲重新設定針對氣候變化設立相應策略,而情況亦有望為本地經濟帶來增長。

格拉夫頓教授說,由於澳洲已無法改變過渡使用化石燃料的現實,及其所引發的行業經濟衰退,因此,他認為,能源業轉型為更清潔的能源,將在未來為能源供應業界帶來利潤。

格拉夫頓教授指:「我認為,至少從投資角度來看,進入一個有望增長的行業,總比繼續維持於一個衰退中的行業為佳。」

「聯邦政府,亦有責任在疫情後,迅速啟動清潔能源的發展。就投資去向而言,關鍵在於未來向業界發出一個怎樣的訊息。」

他認為,「業界若對可再生能源進行正確的投資,亦將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創意將成新「致勝策略」

另一方面,戴利認為,復甦階段的最大得業者,將會是在新經濟形勢下,作出適應及肯冒險的個人及企業。

「要成贏家,個人及企業就必須對大眾的口味及習慣上的變化作出快速反應,以及不斷尋找經營新方法。 」

戴利列舉出幾個例子:「例如,一群歌劇歌手,現在會以『到會』的方式,到客人家中提供私人表演,還有一家咖啡館的老闆,將咖啡館改造成蔬果店,向當地居民出售新奇的水果及蔬菜。」

「這種創新有其必然性,但亦必須經過足夠的想像力,先能夠去創造新的機會。」

「雖然無人能清楚知道新冠疫情下,經濟創新的下一輪遠景,但創新的人,能夠獲的回報,將會變成史無前例地巨大。」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分享

Published

Updated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