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研發「意念機械臂」 獲麻省理工注資

Benjamin Choi.

Benjamin Choi. Source: LinkedIn/ Benjamin Choi

受疫情被迫待家防疫,一名美國高中生在家靠3D列印技術,打造出一台可用「意念控制」的機械手臂,受各大媒體報導;同時也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注資,提供更多專業的技術和材料。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和大家繼續分享這個天才科學家的故事。


在美國維珍尼亞州(Virginia)一名只有17歲的高中生Benjamin Choi,在2020年COVID-19疫情期間被迫待在家防疫。但他在疫情期間,他憑自己的努力在家靠3D列印機和他所學的機械工程知識,打造出一台可用「意念控制」的機械手臂,受到《史密森尼雜誌》(Smithsonian magazine)的採訪和多家海外媒體的報導,令他一夜成名。

Benjamin在8歲的時候,看到美國電視節目《60分鐘》(60 Minutes)介紹一種嶄新的科技。影片中的研究人員在病患者大腦的運動皮質區中,植入微型感測器,使患者能藉由「意念」控制及移動他的機械手臂義肢。他被片中的概念啟發,認為那樣的科技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就像是荷里活電影中曾出現過的場景和道具一樣,非常震撼。
一場COVID-19疫情,打亂全球大部份人生活的步伐。原先,Benjamin計劃在暑假到實驗室研究鋁空氣電池;但實驗室因為疫情而被迫關閉。於是Benjamin只能待在家利用現成的材料,研究他一直很感興趣的「意念控制機械臂」。首先,Benjamin借用姊姊的3D列印機,他親自設計出機械手臂的外型,準備將它列印出來。不過,他碰到第一個難題就是這台3D列印機每次只能印出12公分長的物體!他處變不驚,先將手臂先拆成好幾塊,分枇印出來後用螺絲和線將各個區塊固定成形。Benjamin花了將近30個小時,將3D列印的手臂完成。

製作出的機械手臂後,Benjamin想到用腦電波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取代在人腦中植入的微型感應器。他利用腦電波圖偵測到的數據和頭部的姿勢,來驅動機械手臂,人們使不需要動到複雜的腦部手術,只需透過配戴在耳朵和額頭上的腦波圖儀器,來控制機械手臂的動作。

在過去,Benjamin曾參加過不少製作機器人的競賽,累積了機械工程技術與程式編碼的經驗;他也在工程師論壇網站Stack Overflow上自學Python和C++的電腦程式語言。大約花了半年,Benjamin最終版本的設計終於誕生!透過腦電波圖(EEG)收集訊息,經由藍芽傳送到機械手臂裡的晶片;再由晶片中的AI程式,經過運算後形成有意義的指令,做出機械手臂反應的動作。Benjamin在打造AI模型的運算測試上,找到了6位志願者戴上腦波圖儀器,收集他們在手掌用力與放鬆時的腦波數據。

Benjamin將研究成果發布在YouTube上,得到在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的截肢者鄧恩(Joseph Dunn)的協助;同時獲得到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的指導與資金,為他提供更專業的材料與技術,繼續研發。另外,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生物醫學工程師布克. 韋仕特(Brock Wester)對於Benjamin的成果感到十分讚賞。Wester指出,《60分鐘》紀錄片中的意念控制技術是靠一組人研究和完成,但Benjamin竟然只靠他個人力量打造出這個機械手臂,而且建構出一套人工智能演算法,可以偵測神經訊號後轉化成指令,Wester認為他應該繼續在這領域上為人類做出更多貢獻。

經過75次的修正與更新程式,Benjamin將意念控制機械手臂改用工程級材料重製,並可承受最大4,000公斤的重量。不過,最令人意外的是,Benjamin的意念控制機械手臂只花費了300美元(約澳幣440元),而一般市面上的機械義肢通常造價都到上千美元不等。在未來Benjamin會正式學習工程學,提昇他的機械臂的設計並投入一些臨床的實驗。他希望這次研究出的AI演算法,也能幫助到坐輪椅或是失語的病人,改善他們的日常生活。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