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一族的救星?】機械眼球的啟示

South Korean designer invents ‘third eye’ to keep smartphone addicts safe while walking

電影反斗奇兵(Toy Story) 的其中一位角色,三眼仔,來自外太空,外形設計趣怪可愛,深受小朋友歡迎。但現實中,如果人類頭上有第三隻眼,您又認為可以發揮有甚麼功能呢?


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和大家介紹一下,一位年輕設計師為人類設計了「第三隻眼」的裝置,竟然為現代人類帶來重要的啟示!
來自韓國首爾的年輕設計師彭敏旭(Paeng Min-wook)目前是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和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創新設計工程學修讀博士課程。他設計了一組名為「第三隻眼」的機械眼球裝置,本月他在首爾公開發布,引起社會廣泛報導及關注這個裝置的功能。

設計這裝置的概念,原於現代人手機不離身,甚至連行街過馬路甚至駕駛…都忍不住要望手機。低頭一族往往因未有留意路面狀況而發生意外。這位韓國準博士生就針對這種普遍狀況,發明了一種可戴在額頭上的「第3隻眼」,提醒使用者前方有障礙物。不過設計師也坦言這項發明「治標不治本」,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發明的更主要意圖則是希望提醒大家反思生活習慣,警告人類手機成癮所帶來的安全問題。
彭敏旭所設計和研發的這款「第3隻眼」,是一種電子影像感應裝置。外部由半透明的塑料包裹,內裏是超聲波感應器等電子零件,可戴著額頭上。當裝置中的陀螺儀偵測到穿戴者正低頭使用手機時,電子眼就會自動「睜眼」,並運用超聲波感應器來偵測前方是否有障礙物。若穿戴者前方一至兩米處出現障礙物,「第3隻眼」就會發出嗶嗶的警告聲,提醒穿戴者!當彭敏旭在首爾示範如何使用此裝置時,引起不少路人的注目。他看起來像是額頭上有一隻眼睛的外星人。最近有許多年輕人因為邊走路邊使用手機而發生意外,這個發明對他們或許是好事!

「第3隻眼」的設計仍有改進的空間,例如整套裝置內有兩個感應器,一個是固定於後腦的白色陀螺儀感應器,只可以感應頸部活動。而電池需收藏在襯衫領子裡。還有一個超聲波感應器,以凝膠片貼於額頭,是一款眼球狀物體,用以監測前方障礙。重量和舒適度被受考慮。當使用者前方1到2公尺內出現障礙時,雖然「第三隻眼」就會發出嗶嗶嗶的警告聲響,但未有考慮障礙物靠近時的速度,例如單車和車輛。

其實現代人過份依賴手機,已到了一個病態的境界。如果有一天,手機再沒有信號,wi-fi再不行了…那麼人類還懂得用說話和其他人溝通?和解決問題,尋找答案嗎?不過,一切只在乎人類能否在生活中,找到新的平衡。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