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籍華人香港開黃店「香港加油都唔講得先考慮離開」

香港黃店

Source: Supplied

國家法實施後,引起了新一輪移民潮,有人走,亦有人留。在香港經營咖啡廳的Raymond,擁澳洲國籍,在不少香港人因憂慮前途而選擇遠走他國的同時,他卻選擇留下。 「到了我連一句香港加油都真的不能說」,他說到時才會考慮離開。


2019年後,很多從前在香港的人和事,都消失了,如每年的六四集會,每年的七一遊行,如已經結業的蘋果日報,基於對香港前景的憂慮,不少人選擇移民,遠走他國。

有人走,也有人留,就如Raymond。

Raymond自小移民澳洲,直至1997年回流香港做生意,現時在香港經營咖啡廳,擁兩間分店,他指97年當時自己只想回港賺錢,短暫停留,但後來卻再離不開香港。
店主Raymond
Source: Supplied
他喜愛香港的五光十色,也喜愛香港去哪都交通便利,香港人也很有禮貌跟素質,對比起澳洲,他認為澳洲生活簡單卻沉悶,而且在地理位置上像孤島,去旅行動輒都要坐很長飛機,而香港去旅行,短途機已有很多選擇。

但他喜歡的香港,在他眼中,也日漸失色,自2019年「反送中」運動,至現在國安法的實施,他直言「覺得現在香港呼吸比較困難」,有好多東西對比起以前都不可以再做,例如不可遊行,不可集會,很多東西都改變。

 過去一年,很多香港品牌有大變,如國泰裁員、如蘋果日報,他認為,不論是國泰,還是蘋果,都體現香港人精神,代表到「好多嘢」,而他覺得香港人精神就是永不放棄、堅持跟互相關懷。

 他看著新聞也感難過及無力,但他指無論如何,都是要生活下去,他希望可為香港做一點事,作為一間小公司,他也希望可「出返小小力」,在蘋果日報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Raymond在半夜3,4點就出門等報紙運送往報攤,當日他購買了逾百份蘋果日報,在店內每一個位都放上一份蘋果日報,身體力行支持。
他在蘋果日報最後一日買了100份放店內
Source: Supplied
他亦向國泰及蘋果日報的前員工招手,招聘廣告上寫著「請得一個得一個」。

香港網民發起黃色經濟圈,呼籲港人「懲罰」黃店,Raymond的咖啡店亦是「黃店」之一,但他對於自己是不是「黃店」並沒有太在意,自己並沒有刻意將店打造成「黃店」,他自己亦不會想去鬥黃,他只是想堅持自己想做的事,堅持自己的立場。

問Raymond他的立場是甚麼,他所謂對的事情是甚麼,他只表示,他支持年青人,年青人是我們的將來,人口總會老化,而年青人就是我們的希望。

身為一間「黃店」,他亦透露與一些商場談租務時,對方會附加一些條件,如要求餐廳立場中立,不可貼標語。

Raymond指,之前他在店內有賣一隻熊公仔,公仔穿有一件寫著「香港」二字,並有黃絲帶圖案,後來商場叫他收起,不可以再賣,他不懂為何「公仔都唔可以賣」,但他最後亦把熊公仔和店內的一些標語收起。
要求被收起的小熊
Source: Supplied
國安法實施之後,他坦言在咖啡廳的不同社交媒體上,包括facebook、instagram,他已把從前一些帖文刪除,為的不只他自己,也是顧及到店內員工的安全。

他直言未來香港的營商環境相信只會愈來愈困難,如政府可能對於餐廳的要求,如酒牌、衛生或防火設備方面會愈來愈挑剔,他又以維他奶有員工在七一身亡的事件為例,反映現在作為公司,在經營上及發言上都要十分小心。

即使如此,擁澳洲國籍的Raymond仍然沒有打算離開香港,未來仍然會有在香港開分店的計劃,他指自己十分愛香港,除非「到了我連一句香港加油都真的不能再說的時候」,他認為,到時真的留在香港都沒有意義,他才會有離開的計劃。
Emily是其中一位加入咖啡店的蘋果前員工,現時在咖啡廳擔任公關一職,她指,從前做記者者的2年、經歷過香港人還能抗爭的年代已足夠,離開蘋果後,她心理上承受不了將來有另一間媒體再倒閉,故選擇轉行,自己對咖啡亦有興趣,故選擇加入。

對於再做黃店會不會有憂慮,Emily指,「老闆應該驚過我」,她個人不擔心,只有少許擔心如被警方或相關人士會留難餐廳。

她覺得Raymond是一個特別的生意人,雖然黃色經濟圈有一定市場,但同時亦有風險,但她希望香港會有更多商家如Raymond一樣,關心時事與局勢,香港可能會較好。

至於另一員工Nicola,在咖啡廳已任職6年,現時是高級店經理,她指,自己最初加入咖啡廳只是覺得工作有挑戰性,後來咖啡廳成了一間「黃店」,她更認為自己是要做覺得「啱嘅嘢」,希望將來咖啡廳可愈來愈多分店。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澳籍華人香港開黃店「香港加油都唔講得先考慮離開」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