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塔斯曼交通圈】減少倚賴中國最佳良機?

Beyond travel, a trans-Tasman bubble is an opportunity for Australia and NZ to reduce dependence on China

Source: The Conversation

新西蘭總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上星期獲邀參加澳洲國家內閣會議,交流兩國面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抗疫措施,同時討論兩國設立「跨塔斯曼交通旅遊圈」的概念。


這個「交通旅遊圈」的主要目標是要盡快恢復兩國之間的交通旅遊往來,希望能重建兩國的經濟。

但與此同時,有學者亦指出,建立這個「交通旅遊圈」的同時亦是一個良好的機會,讓兩國減少對中國商品及服務的依賴。


要點:

  • 新冠病毒疫情突顯澳新以至全球經濟對中國的倚賴
  • 澳新兩國藥品及醫療設備更可謂嚴重倚賴中國供應鏈
  • 應設立「跨塔斯曼貿易及生產圈」加強澳新之間的貿易往來
2017年,新西蘭大型連鎖零售店The Warehouse出售的自家品牌貨品中,有約六成來自中國;同時在2019年,亦有價值6,200萬新西蘭元的貨品由集團位於中國、印度及孟加拉的辦公室運往當地。

在澳洲方面,不少大型連鎖店及大型網上購物平台(如Kogan)的情況亦不相伯仲;這些企業的貨源大部份均來自中國,其中包括自家品牌的商品。這些零售商舖一直被認為是全球最依賴中國的營商模式之一。

但2019年新冠病毒疫情卻令澳新兩國對中國的依賴情況變得更為明顯。
正當兩國正討論在短期內設立「跨塔斯曼交通旅遊圈」,希望能盡快重啟區內的經濟活動,特別是重新振興兩國旅遊業;有學者認為,澳新兩國亦應藉此機會加強雙方的長遠經濟活動,包括促進更多製造業活動並加強彼此間之貿易往來。
Bunnings Warehouse
Source: Bunnings Warehouse
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市場營銷及國際商業學院的Hongzhi Gao(高博士)以及雪梨麥覺理大學國際商業策略及市場營銷副教授Monica Ren(任講師)表示,數據顯示,在2018年,全球貿易中的「中間商品」(即需要進一步加工才能在市場上出售的貨品)有兩成是來自中國

同時,中國製造業(包括產品部件或零件)亦佔

  • 家用產品35%
  • 高科技產品46%
  • 紡織及服裝54%
  • 機械、橡膠及塑料38%
  • 藥物及醫療用品20%
  • 化學產品42%
在2019年,澳洲32.6%的出口收益均來自中國,主要來自鐵礦石、煤炭、天然氣等天然資源商品,另外亦包括教育及旅遊事業。

至於新西蘭,則有23%的出口收益來自中國,約值200億新西蘭元;尤其是該國的大部份製造業都已在過去20年遷移至中國。同時,新西蘭的出口產業供應鏈亦相當依賴中國,出口的商品中有兩成均包含中國製造的零件或部件。
Warehouse local, Mosgiel, NZ
Source: Wikimedia/ SkylineObsession
學者指出,世界各經濟體正為過度依賴中國而付出代價。

新冠病毒疫情令世界各地不同產品供應造成波動,由汽車以至智能手機,甚至食品材料以及酒精搓手液包裝等,都出現供應短缺的情況。

更嚴重的是,中國工廠停產亦令澳洲及新西蘭的非處方止痛藥撲熱息痛供應短缺,但原來這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兩國極之容易由於醫療產品供應鏈中斷而遭受嚴重影響;澳洲在2019年由海外進口超過九成藥品,而新西蘭則進口接近15.9億新西蘭元的藥品。

學者認為,基於這些原因,兩國急需討論一個「跨塔斯曼製造業合作策略」。
目前,由新西蘭出口往澳洲的商品主要涉及天然資源以及食品,而澳洲則向新西蘭出口汽車及機械設備等,製造業則基本上偏向澳洲一方。

但學者認為,兩國應互相討論如何集中資源,增加產能價值並增強整個地區戰略性產業的競爭優勢,增加兩地之間的資本、零件及製成品流動。

他們說,澳新兩國在第一產業及服務業開始做到這一點,但製造業方面則仍有待改善,尤其是從新西蘭出口到澳洲的方向。
A photo of workers at the Rode microphone factory.
Source: AAP
學者又補充,醫療科技及電訊設備生產將是兩國加強經濟整合的潛在新領域。

近期,兩地主要醫療技術公司(即澳洲的Res-Med Australia以及新西蘭的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均已迅速擴大生產能力,製造呼吸機等協助呼吸的器材以及其他個人防護裝備產品。

他們認為,這些品牌均在國際間享負盛名,擁有技術優勢及敢於創新的聲譽;「跨塔斯曼貿易及生產圈」正正需要這些公司以及彼此之間的相互合作。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