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遊牧民族」帶動經濟效益

digital nomad

digital nomad Source: AFP

越來越多企業為員工提供「在任何地方工作」的選擇,員工可以是Work from Home,或在另一個州,甚至是地球的另一端工作。疫情可能是其中因素,令昔日的全職及兼職等工種出現了新突破。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和大家繼續分享「數碼遊牧民族」怎樣可以帶動經濟。


疫情緩和令出世界大部份國家陸續解封,為振興經濟各國都各出奇謀,爭相吸引遊客及外訪工作者。上集為大家介紹被稱為「數碼遊牧民族」(Digital Nomad) 成為新世代時尚工作模式。跟據哈佛商學院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的 Lumry Family 其中一位副教授 Prithwiraj (Raj) Choudhury 最近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題為「我們隨時隨地的工作」,當中數據顯示上班一族的地理流動性,對生產力和到訪國家的經濟影響,越來越重要。
「數碼遊牧民族」這種有別於傳統全職或兼職的工作模式,正被全球各國視為剌激當地經濟和提昇城市形象的靈丹妙藥!大部份曾經或正在「享受」數碼遊牧模式工作的人,主要因為是極度渴求工作與生活平衡 (Work Life Balance);要遠離辦公室文化和傳統工作環境的干擾。彈性工時可以享受自由自在無國界無時差的限制,工作之餘亦可同時探索四周文化,享受旅行樂趣 。有些數碼遊牧民族考慮本身身處地方生活成本太高,加上就業市場萎靡等因素而選擇工作模式。不過,當你考慮成為「數碼遊牧民族」前,必須要考慮選址能否提供可靠的網絡和WIFI設備;另外時區能否配合客戶或僱主,亦會影響生活和作息。數碼遊牧一族必須謹慎考慮收入和過去在傳統職場的薪水的差距,當然有機會依照居住城市的不同,而降低生活開支。一般「數碼遊牧民族」的生活,多數是一個人或和另一半共處,絕不適宜育有孩子同行;即使在路上遇見很棒的人,有時候可能感到孤單或産生思鄉情緒。個人需要具備高度的自發性和自律性,因為持續在不同地方移動,可能感到筋疲力盡。有些人或許會漸漸失去旅行的誘因和新鮮感,在路上難以建立深刻長久的人際關係。

簽證方面,例如澳洲(Australia)現在提供為期12個月的可續簽居留簽證。申請者只需付澳幣504 (約美元347) 作為申請費,及證明他們在逗留期間有搖距工作受聘合約便符合申請資格。其他提供數碼遊牧簽證形式的國家包括、捷克(Czech Republic)、阿聯酋(UAE)、愛沙尼亞(Estonia)、葡萄牙(Portugal)、德國(Germany)、泰國(Thailand)、印尼(Indonesia)、意大利(Italy)、西班牙(Spain)和巴西(Brazil)等。這些簽證通常需要收入證明和遠距離就業,旅行保險和離境意向。總而言之,數碼遊牧民族將時間和金錢投入到當地經濟中,而不佔用當地工作,並與當地業界和社區建立橋樑,這是雙贏的局面。一些公司,如Zapier、GitLab和Doist,已經採用了全搖控工作模式,完全取消了辦公室。其他公司,如Twitter和Shopify,正在保留他們的實體辦公室,但採用「搖控優先」的心態。還有一些企業例如Google正在探索混合搖控模式,意味允許部份崗位可以搖控工作。

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許多國家的旅遊業遭受嚴重打擊;現在開始向這些數碼遊牧民族提供特定簽證。數碼遊牧民族可以從一系列熱帶地方例如哥斯達黎加(Costa Rica) 、墨西哥(Mexico)、厄瓜多爾(Ecuador)、島嶼渡假勝地聖盧西亞(St.Lucia)、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Barbados)、印度洋中西部的塞席爾(Seychelles)及北歐及東歐之旅包括愛沙尼亞(Estonia)、冰島(Iceland)、挪威(Norway)中進行選擇。其他國家擴大了現有的短期工作簽證,以考慮搖控工作的人,包括幾個歐盟成員國和許多東南亞國家。簽證計劃通常花費約一千美元左右,並免除簽證持有人六個月至兩年逗留的地方所得稅。他們還有收入和就業要求,確保這些簽證持有人可以在不佔用當地工作的情況下養活自己。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數碼遊牧民族」帶動經濟效益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