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學英語】第3集:如何問別人從哪裡來?

Learn English Podcast Ep3

Learn English Podcast Ep3 Source: SBS

為甚麼「where are you from?」會讓有些人感到不舒服?跟SBS《學英語》播客一起學習如何討論你和他人的文化背景,了解為甚麼澳洲原住民反對在1月26日慶祝澳洲國慶。


提高英語水平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每天聆聽和每天練習。 SBS《學英語(Learn English)》播客可以幫到你。它將提高你的英語會話能力、理解能力、並與澳洲接軌。

本集內容適合中等和高等程度英語學習者。收聽之後,請嘗試完成頁面下方的小測驗以評量你的學習成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習筆記

學習目標:

學會如何討論人們的文化背景

如何詢問他人的文化背景:

  • What is your family background? 
  • Where did you grow up?
  • I have never heard of that name before; where is it fr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討論文化身份的例子:

I have Chinese heritage. My mother migrated from Kuantan, which is a small village in Malaysia, and my father is also Chinese. 

I grew up in Budapest, that’s the capital of Hungary. It’s really a beautiful city with some amazing architecture.


口語表達:  

To find your feet: 在一個新的環境中開始感到適應或舒適;開始對某件事感到有信心或認為會成功。


有關詞彙:


Heritage:從你的過往傳承來的傳統、習俗或文化。

Cultural:一個國家或一個群體中的人共同擁有的習俗、傳統或特定行為。如果有人問你是甚麼「cultural」背景,他們通常是想知道你和你的父母在哪裡長大。

你可以用下面這些稱呼來表示澳洲原住民:Aboriginal and Torres Strait Islander peoples, Aboriginal people, Aboriginal communities, First Nation people, First Australians, Indigenous people。


文化資訊: 

盡量不要在剛剛認識別人的時候問「where are you from(你是哪裡來的)?」。有時這樣的問法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因為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在被批判,沒有被當做真正的澳洲人。

澳洲日是澳洲官方國慶日。自從1994年1月26日以來每年這天都有人慶祝。但也有一部分人呼籲改變國慶日的日期,因為這一天代表著英國殖民者對原住民所擁有的土地的入侵。
Aborigine dancing in ritualmedicine dance.
Alice Springs, Outback, Australia Source: Getty Images/The Image Bank RF

播客原文

(注意:本文非逐字稿)


你好!感謝你和我一起加入另一集的《學英語(Learn English)》播客。在本播客中,我們幫助澳洲人說英語、互相理解和聯繫。

在我們的網站上,可找到本集的文稿,你還可以找到一個小測驗,讓你在聆聽完後評量一下所學成果。

我的名字是Josipa,像你一樣,我也正在學習。不僅僅是英語,還有澳洲文化。

1月26日馬上就要來了。

對很多移民來說,包括我自己,這是很特別的一天。幾年前的1月26日,我成為了一名澳洲公民。在入籍儀式上我宣誓效忠澳洲及其人民,也就是說,我保證對澳洲忠誠。這對我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一天,所以每年我都和家人和朋友一起慶祝。

但1月26日並非對所有澳洲人都是快樂的一天。

我們今天的嘉賓是我的同事、來自全國原住民電視台NITV廣播的Kerri-Lee Harding。她將解釋為甚麼澳洲日仍然是原住民群體反對的一天。

嗨,Kerri-Lee,歡迎來到《學英語》播客。

Kerri-Lee:

你好,Josipa,謝謝你邀請我。很高興能和你的聽眾分享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的觀點。

Josipa:

謝謝。我們稍後會和你長談。

首先,讓我們學習一些能幫助你在這個國家find your feet的表達吧。

順便一提,「find somebody's feet」意思是在一個新的環境中開始感到適應或舒適,開始對某件事感到有信心或開始成功地做某件事。

當我初來澳洲,還在努力地finding my feet時,我有過一個尷尬的經歷。

在朋友家吃晚飯的時候,我遇到了一些新的朋友,我問了這個問題:「Where are you from (你從哪裡來?)」

當我意識到我的問題對有些人帶有冒犯時,我感到震驚。

我當時是真的對他們的背景感到好奇,因為他們的口音不是本地的,但我不知道問別人「where are you from」會讓有些人感到不舒服。

說實話,我一直不知道我做錯了甚麼,直到我SBS普甚圖語(Pashto)節目的同事Abdullah——他成為澳洲人比我還要久——解釋了這個問題。

Abdullah:

只要我張口說話,人們就會問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暗藏的意思是我不屬於這裡。

以下是更禮貌地問這個問題的方式。如果你對某人感到好奇,你可以問他們「what is your family background(你的家庭背景是甚麼)?」甚至像是「where did you grow up(你是在哪里長大的)?」這樣的簡單問題都要比「where are you from?」好得多。或者你可以用我們第一次見面時我問的問題,當時你告訴我說你的名字是Josipa。我說「I have never heard of that name before, where is it from(我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名字,它來自哪裡)?」

Josipa:

What is your family background(你的家庭背景是甚麼)? Where did you grow up(你是在哪里長大的)? I have never heard of that name before, where is it from(我從來沒有見過這個名字,它來自哪裡)?

在和Abdullah聊過並寫下他的建議後,我決定試試它們。所以我給我的經理Janine打了個電話。她的口音和本地澳洲人一樣,但她的亞裔特徵——也就是說她眼睛的形狀、皮膚的顏色、頭髮——告訴我,有一定的可能性她也是一名移民。

下面是我們的對話。
What is your family background?
Janine:

我在澳洲出生,但我有華裔背景。我的父母都是華人,我父親的家族在澳洲已經生活了很久。我媽媽從馬來西亞來澳洲學習,在大學裡遇到了我爸爸。我真的為我的華人背景感到自豪。

我小時候去華文學校學中文……當時我很討厭它。但現在……我一直試著自學這門語言,我希望我小時候多用功一些!

Josipa:

如果我問Janine她來自哪裡,她可能只會簡單地說她來自澳洲。

通過詢問她的家庭背景是甚麼,我們了解到她的heritage(可譯為「文化背景」,同時有「遺產」等含義)。 「Heritage」一詞代表家庭背景,以及我們珍視的、從父母到孩子代代相傳的東西:宗教信仰、教育、書籍、電影等等。

我們所有人都有「heritage」,它是你的家庭背景、你的文化和歷史。

我的同事Abdullah建議我們用的下一個問題是「where did you grow up?」。讓我們看看我能給誰打電話試試這個問題……嗯……我知道了,我的朋友Luca。

你好,Luca,我正在製作一期播客,是有關文化背景的。你有空回答我一個問題嗎?

Luca:

當然,問吧。
I’m curious to know, where did you grow up?
Luca:

我是在布達佩斯長大的,它是匈牙利的首都。那是個非常美麗的城市,有很多美妙的建築。它還被稱為「溫泉之城(City of Baths)」,因為它有118個礦物溫泉浴場。我覺得我有一個很棒的童年,完全自由,你知道的,爬樹、騎自行車去學校,或者在我父母的房子外玩到天黑。

Josipa:

看到嗎,又是這樣。 Luca不僅僅是分享了這個地方的名字,她還告訴我們有關它的一些事情。

我們還剩下一個問題,Abdullah問我這個問題,那天我記得很清楚。
I have never heard of that name before, where is it from?
Abdullah問我我的名字來自哪裡,而不是我來自哪裡。我也很高興能告訴他我的名字來自我已去世的祖母,她是克羅地亞人。我們很快就聯繫起來,因為我們分享了關於我們祖父母的故事。

下次你認識新朋友,試試問一下這些問題,也練習一下你的答案。

What makes you, you(是甚麼造就了現在的你)?

誰知道呢,也許你在現實生活中嘗試問這些問題的機會馬上就要來了,在澳洲日那天。

說到澳洲日,我們的嘉賓Kerri-Lee Harding將解釋為甚麼我們的原住民社區希望人們不在1月26日這天慶祝國慶日。

Kerri-Lee:

這是個複雜的議題,Josipa,但簡而言之,澳洲原住民要求改變這個日期,這一天標誌著在原住民自己的土地上對他們的漫長而殘暴的待遇的開端,而我們從1994年起就在慶祝它。

對於我們來說,1月26日是我們叫做Invasion Day(入侵日)、Day of Mourning(哀悼日)或Survival Day(倖存日、生存日)的一天。它不是我們想要慶祝的一個日子,我們想要改掉這個日期,這樣所有澳洲人都能團結在一起,慶祝作為一個澳洲人的意義。

Josipa:

我很喜歡慶祝澳洲日,但如果它傷害到了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社區——他們在這裡的時間比我們當中任何一個人都要長——的話,我就不想慶祝它了。所以,我們應當怎樣做,才能在慶祝這個節日的同時支持第一民族(First Nation)呢?

Kerri-Lee:

你可以花多一點時間思考、了解這片土地上的最初民族。

讓我教你一個你已經熟悉的原住民詞彙的含義吧。如你所知,澳洲的首都是堪培拉,但你知道「堪培拉Canberra」一詞在當地Ngunnawal語中有「會面之地」的意思嗎?

Josipa:

我不知道。謝謝。我非常願意學習更多有關這個話題的知識。你能推薦一些我能看或者聽的內容嗎?

Kerri-Lee:

你可以在34頻道收看NITV,也就是全國原住民電視台。在那裡你可以找到一系列優秀內容來觀看。

我還推薦你收聽NITV的廣播——這個節目每週三次在SBS電台播出。我還建議收聽NITV的播客,它給聽眾帶來原住民事務的最新關鍵信息播報,你可以在你使用的博客平台上找到。


感謝我們的教育顧問Lynda Yates教授、嘉賓Kerri-Lee Harding以及參與錄音的Abdullah、Luca和Janine。

你可以在我們的網站登記,以便預覽和接收更新訊息,並可向我們提供意見。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SBS學英語】第3集:如何問別人從哪裡來?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