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地聲援「白紙運動」】澳港聯:與反抗暴政的人站在同一陣線

Protesters holding signs.

墨爾本華人於 2022 年 11 月 28 日舉行集會,聲援中國多個城市的「反清零封城示威」抗議者。 Source: Getty, AFP / William West

全球多地有數以百計群眾聚集,以聲援中國各地抗議嚴厲抗疫措施的示威者,其中亦包括澳洲的雪梨及墨爾本。


中國多個城市在周末期間爆發「反清零封城示威」的「白紙運動」,被形容為自 1989 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群眾抗爭活動。

據報,示威活動目前已經擴展至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鄭州、重慶、南京、武漢、成都、合肥、西安、烏魯木齊、大理、昆明、長沙、廈門、株州、徐州等至少 18 個省市,超過 79 間高等學府院校亦有學生發起示威。

此外,香港及台北亦有民眾及大學生悼念烏魯木齊市火災死難者及高舉白紙聲援。
Protesters holding pieces of paper that are covering their faces.
香港民眾於 2022 年 11 月 28 日手持白紙聲援中國內地的「反清零封城示威」的抗議人士。 Source: AAP, EPA / Jerome Favre
一名 50 歲姓林香港人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說:「我認為群眾發表意見是(行使)他們的正常權利。我認為他們(當局)不應遏制這種權利。」
Supporters in Hong Kong hold blank paper in support of the Chinese anti-lockdown protests.
香港民眾於 2022 年 11 月 28 日在街頭擺放鮮花及蠟燭,悼念 11 月 24 日在新疆烏魯木齊市火災中遇難的死者。 Source: Supplied
在香港中文大學,亦有數十名學生在校園聚集,悼念烏魯木齊火災的死難者。

與此同時,同類型聲援活動亦遍及世界各地,包括倫敦、巴黎、柏林、多倫多、紐約、洛杉磯、三藩市、東京,以及澳洲的雪梨及墨爾本。

路透社記者粗略點算,大部份地區的聲援活動都有至少數十人參與,部份集會更有超過 100 人出席。
在雪梨,接近一百人於星期一(11 月 28 日)晚上在雪梨市政廳門外集會,部份人舉起白紙及印有「烏魯木齊中路」的紙牌,以示對中國各地「白紙運動」的支持。

民眾點起蠟燭,並展示寫上「你的勇敢,必有回聲」及「權威是脆弱的壓逼的背後是恐懼」等字句的標語。
Protestors gather at Sydney's Town Hall in solidarity with Chinese protestors on Mondaym,
雪梨華人在 2022 年 11 月 28 日於市政廳聚集,聲援中國「白紙運動」示威者。 Source: Supplied
Sydney mourners lit candles in showing solidaity with China's "White paper movement", Monday, November 29, 2022.
雪梨華人在 2022 年 11 月 29 日於雪梨市政廳聚集,點燃燭光並展示標語,以聲援中國各地城市的「白紙運動」。 Source: Supplied
在澳港人組織澳港聯發表聲明,指中國各城市近日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之際,正值該組織聯同其他港人組織及社運人士前往坎培拉會見澳洲國會議員,向議員及政府官員講述香港的政治及社會環境狀況。

聲明指,中國各地周末期間出現反對當地嚴格防疫限制措施的示威活動,繼而「迅速地升級」成要求民主、法治及人權的抗爭行動。

聲明說:「中國人民目前開始經歷的旅程,令我們香港人回想起 2019 年的經歷。」

「中國各地出現的勇敢示威者,目前已加入 - 不僅是香港人 - 亦包括泰國人、緬甸人、伊朗人等全球各地勇士的行列,向世界展示對自由的嚮往的無分國界的。」

「作為香港人,我們一直針對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專制暴政,而非中國的普羅大眾。故此,我們歡迎中國人民與我們一起對專制暴政作反抗,同時我們亦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
聲明續指:「我們真誠地希望澳洲政府及來自不同政治光譜的國會議員,能呼籲中國政府維護中國示威者的權利。願他們要求的言論、集會、結社及選擇政治領袖的自由,能得到尊重及支持。」

「一旦中國政府侵犯其人民不可被剝奪的人群,他們的行為必須受到澳洲的譴責,同時(政府)亦應考慮對侵犯基本人權的官員施以針對性的措施。」

澳港聯指:「只有當中國得到自由,所有被中國共產黨壓逼或威脅的人民 - 包括中國(內地)、維吾爾族人、西藏人、香港人、內蒙古人、台灣人 - 才能開始希望會得到一個更光明、安全、繁榮的未來。」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譴責中國警方在上海的抗議活動期間,有警員帶走大量示威者以及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的做法。

一段廣為流傳的短片顯示,BBC 記者勞倫斯(Ed Lawrence)在上海拍攝示威活動期間被捕及遭帶走。據 BBC 聲稱,勞倫斯被扣留期間曾遭拳打腳踢,警方亦未給予合理的解釋或作出道歉。

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的發言人形容事件令人震驚及難以接受,英方將向中方表達關注, 並強調,必須尊重媒體自由和抗議自由,讓記者在不受威嚇下工作。

外相祁湛明(James Cleverly)表示,反對中國政府的示威活動在中國國內很少見,一旦發生政府就應該特別關注。

他說:「中國人民顯然已對中國政府所施加的限制深感不滿。中國政府應該傾聽人民向政府表達意見的聲音。」

而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駁斥英國廣播公司的說法不實。

他說:「根據上海當局的講法,涉案記者當時沒有表明記者身份或展示外國記者證,當地執法人員在現場要求民眾離開時,有人不合作,因此被帶離現場。 」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