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醫療服務 在澳可如何獲得?

Happy female gynecologist looking at smiling man touching stomach of pregnant woman in clinic

患者到診所求診。 Credit: Maskot/Getty Images

國民保健(Medicare)的資助範圍廣泛包含基本醫療服務,如看醫生、血液和病理檢查、X光檢查以及部份手術,還有由驗光師進行的年度眼科檢查和兒童疫苗接種。


要點
  • 國民保健和藥物福利計劃(PBS)是澳洲全民醫療保健系統的一部份。
  • 國民保健卡持有人在許多醫療服務上幾乎不用付錢。
  • 病人去接受回扣的診所就診,無須支付費用。
  • 但有時需要支付補貼和費用之間的差額。
澳洲公民、永久居民和難民,可獲得國民保健的免費和價格低廉的醫療服務。國民保健和藥物福利計劃連結,資助處方藥物。

要獲得這些資源,第一步是透過民政部(Services Australia)的網頁登記自己的國民保健帳戶

民政部的社區資訊主任 Justin Bott 表示,登記之後當局便會發放國民保健卡。「你要在看醫生時帶上國民保健卡,你可以從藥劑師那裡獲得減少費用的處方藥,或從醫生那裡獲得減少費用的賬單,或者可能通過bulk billing無須支付任何費用。」

生病怎麼辦?

生病時,你應首先去診所或醫療中心看全科醫生(GP),除非是急診,才直接去醫院的急症室。

在雪梨北區行醫數十年的家庭醫生Douglas Hor表示:
澳洲的全科醫生可以處理大約八九成的病人......無論甚麼病症,都可以醫。
「全科醫生會詢問症狀,診斷問題,進行治療,並解釋給病人知道。他們總體而言是最好的醫療人員。」

如果需要,全科醫生會要求病人到其它機構作進一步的檢查和其它醫療程序,也可能轉介給專科醫生或醫院作進一步診治,包括心理健康治療。他們也會提供去藥房買藥的藥方,建議注射的疫苗。

如何報銷?

一些醫療服務可以用國民保健全額報銷,一些只能報銷部份。這意味著病人有時要為差額自掏腰包。

如果你前往一間接受bulk billing的診所,你看完病後無須付費。
Healthcare worker at home visit
弱勢社群、低收入的公民或永久居民,可以獲得國民保健和藥物福利計劃的額外折扣。 Credit: filadendron/Getty Images
Hor醫生表示,這視乎你去哪間診所、看哪個醫生、在哪些情況下。

「是否透過國民保健向政府申請回扣,或者私下向病人收費,是由醫生決定。如果你看一個願意做bulk billing、免除私下收費的醫生,那就不必自掏腰包。」

「如果你去看不做bulk bill的醫生,你可以需要支付全額費用。但你仍可以透過國民保健報銷這筆費用。」
最簡單的做法是在醫生的辦公室,由他們代為提交國民保健報銷。國民保健稍後會把錢打入你的銀行帳戶。如果你做不到,你要去政府部門或者網上處理。
國民保健是由納稅人透過國民保健稅資助。稅項數額根據納稅人的年齡和家庭狀況而有所不同。

弱勢社群、低收入的公民或永久居民,例如長者卡和褔利卡持有人,可以獲得國民保健和藥物福利計劃的額外折扣。

民政部的Justin Bott表示,這兩個系統都有開支門檻,超過的話可以享受更多優惠。「當你支付足夠的全年醫療開支,你會達到門檻,之後會獲得更便宜的(服務)。」

「如果你以家庭登記,有丈夫,有妻子,有子女,可以加起來更快達到門檻。」

國民保健與私人保險

在國民保健包含的範圍之外,病人可以用私人醫療保險來幫助支付,包括牙醫、救護車和一些疫苗。

保險通常允許病人去私家醫院,可以更快獲得非緊急手術和其他醫療檢查。

Hor醫生解釋,公營醫療制度下,病人需要在名單中輪候。「私人保險讓你自行在公營和私營的醫院中挑選醫生,如果在公營系統要等候的話,可以提早做手術。」

無論哪種醫院,英語說不好的病人都可以獲得翻譯服務。他說自己通常用手機的翻譯程式來和多元文化背景的病人作簡單交流,但複雜病情會用政府的免費翻譯服務。

「我們可以打去政府資助的翻譯服務,他們能為病人和醫生在電話進行翻譯。」
Virtual medical consultation using a laptop
遙距問診在新冠疫情期間變得越來越常見。 Credit: Phynart Studio/Getty Images

遠程診症

如果病人無法親身去看醫生,可以使用Telehealth和eScript的遙距看診服務。這些服務也是由國民保健和藥物福利系統資助。

要使用Telehealth電話或視像問診,病人必須已經接受該醫生診症12個月。

Hor醫生說:「Telehealth讓醫生可以透過語音或視像和病人交流。我們可以看病,因為我們現在有eScript來寫藥方,然後用二維碼(QR code)去藥房買藥,無須接觸家庭醫生。」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