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模仿狗隻嗅覺檢測癌症

An elderly man looks at his dog who's sitting on the table

Source: Bangalow Film Festival/Christian Pazzaglia

在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今天,人類最大的追求莫過於「健康」二字。而如何盡早、盡快、盡可能精準地檢測出嚴重疾病,可以說是醫學研究永不過時的話題。


要知道,大部分疾病如果能夠很早發現,其治愈率也將大大提高。醫學界透過人工智能模仿狗隻嗅覺,成功研發檢測癌症系統。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和大家簡介一下,這種醫學科研成果。
無論你是有信仰或是無神論者,生老病死雖是人生必經階段,但每當發生時,卻又總會令人措手不及。每年,有約三成死亡人口因為癌症離世,是所有死亡主因中的頭號殺手。要預防癌症找上門,最重要的還是增強免疫能力,注意飲食習慣和作息時間。 定期身體檢查,及早察覺,可以及早治療。

現時,一般診斷癌症的方法離不開抽血、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和化驗等。最近有研究發現,癌症患者身上會散發出特別的氣味,因此有科技公司正發明,嗅覺靈敏的人工智能,望能盡早篩出癌症病患。

實際上,已有大量研究顯示,不同癌症的患者會散發出一種特別的氣味,不過這些氣味不易被識別出來。但巧妙的是,狗的嗅覺比人類嗅覺靈敏得多,大概比人類的高一百萬倍!因此,受過訓練的狗,可以通過嗅聞方式,檢測出癌症及其他疾病。
原來,嗅癌犬的嗅覺能力超乎想像!

第一,狗的嗅覺覆蓋面積巨大。人類的只有10cm²,而狗則有170 cm²
第二,狗隻擁有大量嗅覺受體。人類擁有500 多萬,而狗多達20 多億
第三,嗅覺粘膜內的緻密神經支配下,使狗隻能分辨出人類不能嗅到的氣味。

因此,訓練有素的狗可以僅憑氣味,就能檢測出包括肺癌、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多種疾病。而在某些情況下,例如前列腺癌檢測,這些「嗅癌犬」只需要嗅探患者的尿液樣本,就能檢測出該疾病,成功率高達為99%! 

現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科學家Andreas Mershin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從「嗅癌犬」的概念上得到啟發,共同研究一種人工智能(AI)的氣味檢測系統。該AI系統可以自動檢測出空氣樣品中的化學成分,和微生物含量,靈敏度甚至比狗鼻子還要高。該系統還可以利用機器學習的能功和模擬過程,識別出帶有疾病的樣本的獨特特徵。過往,其實嗅癌犬已有近15年歷史,但卻一直未有廣泛應用,原因是訓練需時,而且適用的範圍有限,效率較低。

有關科技正值開發階段,但每次檢測樣本的成本高達1000美元。研究人員希望,AI疾病嗅探器日後能夠縮小體積,令它能安裝至電話內,隨時監察人類的身體是否有出現異常。甚至對其他氣味,例如煙霧和煤氣泄漏作出警報,不但能長遠減低患上惡疾的風險,亦能保障人類的安全。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廣東話節目 MeWe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