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侵烏:觸發世紀網絡資訊戰!

Ukrainians hold Ukrainian flags at Independence Square in Kyiv, on March 9, 2022 to call NATO to close the skies over Ukrain

Musicians of the Kyiv-Classic Symphony Orchestra conducted by UNESCO Peace Artist Herman Makarenko perform at Independence Square in Kyiv, on March 9, 2022 Source: Lafargue Raphael/ABACA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震撼全世界,這是一場徹底在社交媒體曝光的現代戰爭。不管是否出於自願,各大社交媒體平台成為俄羅斯和烏克蘭網路資訊戰的戰場。甚至連烏克蘭總統都透過上傳影片到他的帳號,向世界宣示他堅守烏克蘭主權的決心和勇氣。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和大家分析一下烏克蘭的資訊科技軟實力。


資訊科技及人工智能急速發展,同時也間接地提高戰爭對社會生活的破壞力。人類來不及消化在歷史課本上得到的教訓,新科技已經正式被武器化。預警著人類未來,科技成為新型態戰爭的起點。

現在烏克蘭還沒有5G網絡覆蓋。烏克蘭的大城市裏面都是用4G,而且網絡覆蓋率還不錯。在比較小的城市,手機一般會用3G網絡。烏克蘭的通信業發展應該說還是不錯的,並不是外界想象的那麼落後。烏克蘭的通信業發展,雖然尚未進入5G時代,但這個國家的流動電話普及率一直相當高。

大概廿年前,烏克蘭的流動通信普及率達到100%,當時烏克蘭的人口不到五千萬,但整個國家的移動電話已超過五千萬部。現在,烏克蘭人使用較多的是全球化的外賣軟件,實際上是疫情開始時,軟件發展得比較快,亦直接影響這一代烏克蘭人的支付方式;他們普遍傾向用Google支付、Apple Pay比較多,甚至直接用信用卡,多於使用現金。今時今日智能電話,互聯網,社交媒體已經成為烏克蘭人生活的一部份。

直至2021年,高端科網技術輸出更成為烏克蘭全國的第三大産業,僅次於農業和礦産業。過去廿年,許多國際企業招攬大量烏克蘭當地的科網工程師,例如:Amazon、波音、三星等科技巨頭。Google更於2020年在烏克蘭建立研究和發展中心;令蓬勃的科網外包產業引來大量外資投入烏克蘭科網業,包括著名的獨角獸公司如Grammerly和GitLab。戰事爆發前,烏克蘭的科網產業僱用了高達廿萬名員工,當中包括世界級頂尖IT人才,佔全國GDP的4%。
先談烏克蘭的科網專家的特點:第一,軟件及程式的技術水平比較高;第二,平均英語能力良好,尤其是深層技術服務中表現卓越;第三,對社交媒體的運用十分熟練;第四,烏克蘭天性純良,容易相處、有助他們輸出優質服務;第五,相比北美的科網專家,烏克蘭專才的薪酬久只是他們的30%至40%。國內擁有大量這類人才,使烏克蘭在今次抗衡俄羅斯入侵上,在科技網絡戰中取得的重要的優勢。

今次為了對抗俄羅斯,烏克蘭政府做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決定,就是招集全世界的黑客組建「烏克蘭IT大軍」(IT Army of Ukraine)。難以置信目前已經有超過三萬位網絡專家參與,為烏克蘭網軍作戰!
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MIT Technology Review) 指出,「烏克蘭IT大軍」的策略是阻斷服務攻擊(Denial-of-service attack, DoS) 。只算是簡單的技術,但可逆性甚高。比起俄軍的飛彈和燃燒彈,DoS 的破壞力非常小,但針對莫斯科證券交易所和俄羅斯銀行的攻擊,確實衝擊俄國的經濟。今次,烏克蘭前線居民和烏克蘭軍方不時把窗口和街上拍到的影片,上傳至能隨時更新戰況的網頁如 Live Universal Awareness Map,令幾千公里外的戰況也能呈現在每個人的手機上。在整合地理、媒體、社交媒體、政府等多方資訊後,一個能全面掌握戰況的平台誕生。

現在被俄軍包圍的烏克蘭首府基輔 (Kviv)和哈爾科夫(Kharkiv) ,近年來也成為烏克蘭的科研重鎮。如今,許多僱用大量烏克蘭科網人才的公司,正積極協助員工轉移到其他國家。然而,隨著戰爭持續下去,烏克蘭似乎再度面臨人才出走的危機。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俄羅斯侵烏:觸發世紀網絡資訊戰!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