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病知多少 (一):病因及症狀

Ernest Hayeck has his eye's retina examined

A pioneering operation in the UK could save the sight of people with macular degeneration. (AAP) Source: AAP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除了為這雙眼睛配上名貴的眼鏡,超帥的太陽眼鏡,和不同顏色的隱形服眼鏡外,我們還對她提供了甚麼照顧呢?


雖然現時尚沒有足夠的數據顯示使用電子產品會直接引致黃斑病,但智能手機發出的高能量光線(俗稱藍光)可能會損害黃斑區。如在黑暗的環境中玩手機、看電視,瞳孔會放大,眼睛便有機會吸收更多高能量光線。而且,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容易令眼睛疲勞,形成乾眼症,增加患上不同眼疾的風險。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一連三集,和大家介紹黃班病的病因,治療方法及食療。

黃斑病變的成因及種類

黃斑點位於視網膜的中央部份,是感光細胞最密集的地方。黃斑病變之中,以老年黃斑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最常見。其他還包括:

  1. 黃斑裂孔 (Macular Hole)
  2. 黃斑前膜 (Epiretinal Membrane)
  3. 由眼部外傷、眼內手術、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阻塞等引起的黃斑囊樣水腫 (Cystoid Macular Edema, CME)
  4. 中央漿液脈絡膜視網膜病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5. 深近視引致黃斑病變 (Myopic Macular Degeneration)
老年黃斑病變有分「乾性」和「濕性」。約90%屬於乾性,而濕性的老年黃斑病變只約佔10%。目前,老年黃斑點病變的發病原因包括:

  • 年齡:黃斑病變常見於50歲以上的人士,不分男女。隨著年齡增長,患黃斑點病變的機率會逐漸增加。
  • 吸煙:煙草里的尼古丁、焦油等化學物質可影響視網膜血管增生。有研究顯示,吸煙人士患黃斑病變的機率是常人的2倍。
  • 長期接觸猛烈陽光:有研究顯示,長時間吸收高能量可見的光線,會對黃斑點構成傷害。
  • 基因遺傳:若直系親屬有黃斑病變患者,其病發的風險亦會較高。
  • 細胞生長因子作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及血管生成素(ANG)等可導致不正常退化血管,在眼内黃斑區內形成,令血管出血及滲漏。而抑制血管生成的色素上,皮細胞衍生因子(PEDF)與上述血管生成因子的平衡受到破壞,亦有可能導致眼內血管不正常情況出現。
  • 高膽固醇和高飽和脂肪的飲食習慣

黃斑病變症狀

老年黃斑病變患者在早期可能沒有自覺症狀。如果病變只影響其中一隻眼,早期的老年黃斑點病變就更難被察覺。這是因為沒有受影響的眼會彌補另一隻眼的視力損失,所以患者未必會注意到視力的變化。當中央視力受損時,老年黃斑病變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病徵:

  • 中央視力模糊,如閲讀時感到字體模糊,只能看到旁邊的東西,而看不到中央的文字;
  • 影像變形、扭曲,變成波浪型、出現斷裂或影像變得模糊兼部分地方有空缺現象,例如窗框、門框、建築物的周邊等,看起來變得彎曲;
  • 影像中央或附近變黑或出現盲點 / 黑點;
  • 對光線變得敏感,又或看見不存在的光線、形狀或顏色。
乾性老年黃斑病變的病人,其視力下降的速度通常較慢。而濕性老年黃斑病變可在3個月內造成嚴重視力衰退,在極端的個案中甚至會在數天內令視力嚴重受損。另外,老年性黃斑點病變是不會致痛的。

黃斑病變檢查

一旦出現以上黃斑病變的病徵或懷疑患上黃斑病變,應當就醫作詳細檢查。黃斑點病變的檢查方法包括:

  • 視力測試
  • 眼底檢查 / 散瞳檢查:需要滴入放瞳眼藥水以放大瞳孔,醫生再透過儀器來為應診者作全面的眼睛檢查。
  • 眼底螢光血管造影 (FA):用擴瞳眼藥水將瞳孔放大後,將螢光劑注射入手臂的血管,醫生再利用眼底血管鏡進行檢查,確定眼底血管出現問題的位置和大小。
  •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 黃斑點掃描 (OCT):只需用儀器在眼睛上掃過,就可知道黃斑點受影響的程度和範圍,檢查是否有黃斑點裂孔、黃斑水腫或病變。
  • 「阿姆斯勒方格表」檢查 (Amsler Grid) :黃斑點病變患者會看見方格表内的直線和橫線變得彎曲,或者有些地方看得不清楚。如有老花或近視,需配戴原有的眼鏡進行測試。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黃斑病知多少 (一):病因及症狀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