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走勢分化 各自走位

US Dow Jones

通脹數字出爐後的美股走勢惹人關注。 Source: Investopedia

11月15日周一, 寰球證券市場走勢分化,各自走位,究竟具體的情況如何? 宋慶勤跟進分析市場的最新走勢。


Markets
市場走勢各自分化。 Source: 宋慶勤 SBS Cantonese
要點:

  • 美股走勢放緩,表現牛皮;
  • ASX 200 受惠多個利好因素做好;
  • 經濟數據好但房地產市場拖累上證及恆指;
  • 日經跟隨美股做好
  • 歐洲股市再下一城;
美股走勢放緩,表現牛皮

美股周一表現牛皮, 在起步點上上落落,道指及納指有點摸棱兩可的表現, 方向難尋。不過納指表現依然惹人注目,原因是曾經跌多接近60點,但臨收市前半小時,買盤湧現,將跌幅收窄,最後僅跌 12.51點,跌幅0.08%,收15,848.45, 道指則跌19.43點,跌幅0.05%,收36,080.88點。

究其原因與上周美國通脹數字升至30年來的新高,儘管美股在周五反彈,但通脹高導致債息同時被撤告, 短債息口與長債息率拉近, 導致市場對加息的陰霾揮之不去, 更加嚴重的是市場對聯儲局對通脹的看法愈來愈不滿,市場對聯儲局最終可能被迫要提早加息的憂慮,愈見明顯;加上美股連創新高,投資者會否因而借勢作出大幅回調,一時導致市場表現相當審慎。


ASX 200 受惠多個利好因素做好

ASX200 周一表現回暖,原因與美國期貨市場率先做好,對ASX200 起著示範作用,再加上早段傳來喜訊,中國10月份生產指數及零售業數據增幅勝預期,導致ASX200 全日高位徘徊,到收市前升幅收窄,最後取得27.1點的進賬,升幅0.36%, 高收7,470.10。

當然期間醫療股板塊在藥物研發科研機構 Mesoblast 提供第三期中風藥物數據,成績亮麗,股價大升14.7%,導致醫療及科技股板塊同時受惠。

房地產市場拖低上證及恆指

上證周一在跌盪中收低5.8點,跌幅0.16%,收3,533.20; 恆指走勢則反反覆覆,好淡爭持,最後在臨收市前半小時,力挽狂瀾,止跌回升,取得62.94點的進賬,升幅0.25%,收25,390.91點。

周一有兩個消息主導上證及恆指。第一個是中國10月份工業生產指數按年增長快3.5%,比9月份的3.1%爲佳,也比預期爲佳;另外10月份的零售業增幅按年升4.9%, 比9月4.4%升幅還要好,市場喜出望外,原因是10月份中國的經濟發展環境一般,先後受到新冠疫情及供應鏈短缺的影響,但仍然取得比預期爲高的升幅,相當不俗。

不過10 月份低迷的房地產市場對整體經濟構成不利影響,數據顯示樓價跌了0.2%, 新地盤開工率跌33.14%, 比9月的13.54跌幅多達144.75%。

另外,有跡象顯示由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等短期因素造成的滯賬情況已經浮現。此外,市場更傳出有”消息靈通“人士向傳媒吹風, 表示人民銀行對於放寬房地產市場借貸以提振經濟方面會謹慎行事,因為通脹飆升加劇了對中國出現滯脹的憂慮。

另外, 北京證券交易所週一打響頭炮,收盤時, 市場集中在10隻股票上買賣,而但從“精選層” 轉戰北交所的 71 隻股票中有 59隻下跌。首日成交額為人民幣 95.7 億元(折合 15 億美元),僅佔滬深兩市每日總成交額的 1%。

日經跟隨美股做好

日經周一表現不俗,取得166.83點的進賬,升幅0.56%,收29,776.80點;主要原因是日經科技股受到上周華爾街納指表現強勁的表現,無視國民生產總值按年大幅下滑3%的情況。

事緣,上周五美國投資者不再關注令人失望的美國通脹升幅,而將焦點放在蘋果及微軟上,兩股分別帶動增長型股份節節攀升,不過市場對於日經後市的走勢相對悲觀,無視日本政府即將推出龐大的刺激經濟方案,以及日經市盈率偏低這兩個因素。

究其原因可能與日同日本公佈了第三季國民生產總值 按年計算萎縮了 3%, 比市場預期的 0.8% 收縮還要多。

歐洲股市再下一城

歐洲股市方面則表現强勁, 跑贏大市, 升幅0.56%, 收1,889.69點, 實升6.15點, 原因與中國的經濟數字出人意表,更加中國要的是歐央行行長吉拉德繼續發表維持通脹只屬暫時性的現象, 並敲掉如果過早加息會破壞歐洲的經濟復蘇動力。市場聞訊繼續做好。


後市

今晨美股表現乏善足陳,但亦見到屢跌不下,頗爲堅挺。究竟市場會如何發展下去,大家難以猜測, 拭目以待。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廣東話節目 MeWe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