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快樂】一家人齊整開心就足夠!

Emily and family

Source: Supplied

今天是母親節,你是否有打電話給媽媽,答謝她多年的悉心照料?


作為一名單親媽媽,Emily 不但要一手養大三名子女,更要照顧患有嚴重自閉症的幼子。她坦言,有一個患上自閉症的兒子,已非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肆虐期間,孩子們都要留在家中,但又不明白為何要被困在家不能外出。「作為有特殊需要孩子的母親,我們需要很有耐性地解釋,以及鋪排他們日常生活的活動。」
「這段時間期間確實很大壓力。」
「有時候,他不明白,因而吵嚷。我們不懂與他溝通,我不明白他,他又不明白我。作為母親,我們看見這個情況會心痛,確實心力交瘁。」
Emily and her family
Source: Supplied

Emily:多謝女兒分擔獨自難捱的壓力

Emily 是墨爾本輔康會華人家長互助小組的成員。輔康會是一個非牟利組織,旨在幫助家中子女有特殊需要的華人家庭,包括自閉症、學習困難或智力障礙等。

她說:「在成立輔康會之前,我確實相當孤獨,實在不知道可以與什麼人分享。其他人難以明白我們的壓力有多大。」
「他們會問:為什麼你不懂得管教孩子?為什麼你不能參與社區活動?為什麼你不能接送孩子回校後就能輕鬆一下?」
她解釋:「我們隨時隨地收到學校的電話,說孩子在學校搗亂或出現其他問題,我就要立即放下手上所有工作,接回兒子。這種心力交瘁的境況,別人難以明白。」

Emily 說,因此輔康會就成為了很多「同路人」家長互相分享經歷、抒發感受、互相扶持傾訴的地方。

她表示,去輔康會參與義工服務,就好像「放假」一樣,暫時擺脫照顧自閉症孩子的工作,在其他方面找到成就感。「看見其他家長在活動中能放鬆心情、變得開心,是我們最大的得著。」
Emily at the CPSSN
Source: Supplied
一般家長都會希望子女「出人頭地」、「創一番事業」,但 Emily 唯一期望孩子能達到的,就是「活得開心」。她說:「其實,在我而言,我實在希望他能取得某個程度的成功。但對於他而言,他每天在家中開心生活、開心渡過每一天,就已足夠。」

「雖然作為單親媽媽,又有一個患有自閉症的兒子,但上天沒有虧待我。很感恩有我的另外兩個子女給了我很大的支持,他們很懂得分配時間,幫我分擔照顧幼子的工作。」
「一個人獨自走是很辛苦的。」
「很多謝女兒,在精神上給了我很大的幫忙。其實她在我心目中亦是相當重要的,否則我也無法支撐到今天。」

她說,今年母親節她們一家人會外出遊玩,善用維州政府派發的 $200 消費券,一起去 Mornington 遊玩。

Tracy:珍惜難得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剛誕下第二胎孩子的 Tracy 表示,與第一次誕下嬰兒的時刻相比,今次輕鬆得多,不會有太多忐忑不安的緊張心情。但她表示,同時亦讚歎成為母親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她說:「所有事又要重頭開始,晚上要換尿片、餵奶、晚上不能好好睡一覺!」

Tracy 的兩名孩子都是女兒。長女比較活躍,晚上經常不肯睡覺。相反,兩個月大的幼女則被形容為「天使 BB」,長期睡覺,將她放在搖搖床上她就會靜靜地休息,晚上一睡到天亮,由晚上 10 時許就能睡到早上 6 時才醒來。
「很感恩上天的眷顧。」
她說:「我誕下她的時候,奇蹟地連羊水都未穿。其他人都覺得很罕有,形容 BB 是一個『祝福』、『angel baby』。很可能就是這個情況,你會覺得這就是嬰兒特別容易照顧的原因。」

現年三歲的大女,過去數年都會由爸爸或學校主導為媽媽慶祝母親節,教導他們製作一些小手工送給媽媽。去年,爸爸與她一起一早醒來製作鬆餅、曲奇給媽媽吃,雖然女兒所參與的並不多,但也令 Tracy 相當感動。
Tracy, mother and daughter
Source: Supplied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Tracy 的母親去年持旅客簽證入境,但因疫情爆發及政府封關的緣故,母親一留就留在澳洲超過一年。Tracy 形容,這是一個相當難得的機會。

去年由於本地疫情依然嚴峻,一家人都沒有外出慶祝。「今年,計劃帶她到 Yarra Valley 酒莊及 Dandenong 遊覽,讓她感受澳洲的風光、品嚐美酒、享受人生。」

她說,疫情封關下,為母親延長旅客簽證亦遇到不少阻滯。「但同時又覺得,這些問題其實也不是大問題,最緊要媽媽能安全地留在這裡,毋須回到香港接受隔離。」
「希望大家亦能珍惜疫情下可以與家人聚首的難得機會,或疫情過後再次見面的機會,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
SBS 廣東話節目及 SBS 中文仝人藉此機會祝願各位母親節快樂,亦向所有母親表達衷心的謝意。
Tracy and mother
Source: Supplied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廣東話節目 MeWe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