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指回暖 市場氣氛審慎向好 港股領漲全球......

US Stock

納指做好,帶動市場氣氛轉好。 Source: Daily Targum QuoteInspector.com CC BY ND 4.0

5月25日周二,寰球證券市場出現分化,亞太區做好, 但歐美則窄幅上落,原因與市場對於通脹的憂慮反應前後不一有關,但基本緊張情緒有所舒緩,那麽具體的情況如何? 另外,港股近日經過一輪的調整後,市場樂觀期待後市會走好, 情況又是怎樣? 宋慶勤邀請時富金融資產投資顧問黎永良分析箇中的情形。


Market Figures
納指回暖,市場表現審慎,恆指則領漲全球。 Source: 宋慶勤 SBS Cantonese
要點:

  • 德國第一季國民生產總值收縮報跌1.8%,按年收縮達到3.1%;
  • 德國第一季出口增長報1.8%,入口升幅報3.8%;
  • 澳洲統計局數據顯示,到5月8日為止的兩週,當保就業計劃正式結束時,就業機會明顯比3月底的少了1.5%;
  • 澳洲5月份就業數字比疫情前的水平高1.5%;
  • 澳洲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的兩周中,規模較小的雇主受到的影響最大,僱用少於20人的公司的總就業人數減少了3.3%;
  • 美國經濟咨商局面發表五份消費者評估目前營商環境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數字從4月份的131.9升至本月的144.3點,為14個月來的新高;
  • 美國消費者對未來收入,商業和勞動力市場狀況的短期預測指數則從4月份的107.9降至99.1;
  • 美國消費者對未來12個月的通脹預期從上個月的6.2%躍升至6.5%;
  • 美國商務部門公佈四月份新屋銷售下降5了.9%;
  • CoreLogic Case-Shiller樓房物價指數從3月份按年升13.2%,為2005年12月以來的最大漲幅,此前2月份上漲了12.0%;
  • 美國設備租賃和金融協會(ELFA)表示,美國公司從4月份借款額達98億美元作爲資本投資之用,較上年同期增長19%;
市場對通脹預期反應前後并不一致,但基調相同

上日,亞太區證券市場承接美國納指相當强勢的表現做好, ASX200爲此升0.81%,至兩周高位;日經指數取得0.6%的升幅;上證升2.03%,達到3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恆指則有1.43%的進賬。 然而歐美證券市場開始後,走勢并不一樣, 但基調相同。

首先,亞洲市場做好,原因是中國經濟持續復甦步伐無可置疑以及大商品價格回穩,有助舒緩市場對通脹的憂慮,再加上10年期國債回落,科技股因而獲得支持,被市場追落後,紛紛補倉。

然而歐美證券市場開市之後,情況并不一樣。前日納指氣勢如虹,到周二美股則像泄了氣的皮球,輾轉下滑。但市場氣氛并無改變,市場普遍認爲美國通脹儘管如狼似虎,但種種跡象顯示只屬暫時現狀居多,歸根究底是美國勞工市場復蘇多少受到疫情困擾,譬如學校並未全面復課、疫情救濟金繼續提供支援、疫情期間導致工人提早退休以及疫情期間企業倒閉等,導致勞工短缺,生產放緩,供應鏈受損,儘管最新的經濟數據處處顯示美國的經濟復蘇動力凌厲,經濟活動恢復生產動力,但面對以上的問題,成本便被扯高,除非勞工市場得到改善, 否則目前出現的扭曲現象難以改變。 就以建築木料價格爲例,按年升幅達到89%,導致建築商卻步不前,寧願暫時休假,也不願承擔,或未能承擔昂貴的成本開支, 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昨日美國亦公佈了多個經濟數據,包括美國經濟咨商局面發表五份消費者評估目前營商環境及勞動力市場狀況指數、美國消費者對未來收入,商業和勞動力市場狀況的短期預測指數;美國消費者對未來通脹預期指數、美國商務部門公佈四月份新屋銷售數字;CoreLogic Case-Shiller樓房物價指數等,可謂好壞參半,顯示美國經濟前景上升動力無可置疑,但步伐各異,一方面消費者對前景的信心并不一致,另一方面也顯示通脹帶來的憂慮反映在價格上面。

美國周四將會公佈兩個重要的數據, 即個人消費及通脹數字,這兩個數字將會成爲聯儲局重要的參考數據,從而確定量寬政策的規模及加息的時間表等。

故此有理由相信市場在有關數字公佈前, 都會窄幅上落,審慎行事。

ASX200在資源礦務股及銀行股帶動下做好

ASX 200週二上漲1%,收7,115.2,創下兩個星期以來的新高, 原因與資源礦務股票及銀行股分別做好有關。

市場分析隨著投資者對通貨膨脹擔憂漸散,股市是因而受惠, 不過話雖如此,投資者依然未敢放膽投資原因是大家對通貨膨脹只屬短暫的講法, 未敢確定, 因爲他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過通脹了,所以很難判斷目前出現的請款故事一個短暫的現象, 抑或一個結構性的變化。

聯邦政府正式結束900億元的工資補貼計劃後,就業情況及工資增長明顯放緩,尤其較小規模的企業受到的打擊最大。

澳洲統計局週二發表的數據顯示,到5月8日為止的兩週,當保就業計劃正式結束時,就業機會明顯比3月底的少了1.5%。 話雖如此,5月份的就業數字仍然比疫情前的水平高1.5%。

數字顯示,截至5月8日的兩周中,規模較小的雇主受到的影響最大,僱用少於20人的公司的總就業人數減少了3.3%,相比在3月14日至5月8日之間,這一數字只下降了1.4%。

至於全體數字則顯示最近兩週就業數字下降了0.5%,相比子3月中旬以來,就業數字則上升了1.5%。

上證強力反彈而港股則創下兩個月來最大升幅

上證周二記錄得近11個月來表現最好的一個交易日,原因是投資者對國內外的通脹憂慮逐漸消退,而人民幣在外圍升值亦吸引外資流入A股市場。上證全日記錄得2.4%的升幅,至3,581.34點。

另一方面, 大宗商品價格的漲勢基本上得到遏制,減輕了市場對通脹及成本轉嫁的憂慮。較早前,五大部委約見工業金屬公司要求大家保持“正常的市場秩序”。

另外人民幣升值,提升外資吸納中國股票的誘因。

數字顯示投資者通過滬港通購買入248億元人民幣的A股,使每日北向的資金流入創下了新紀錄。

至於港股方面亦創下兩個月的新高,恆指升1.75%,至28,910.86,創下4月1日以來最大的單日升幅。期間能源股指數升1.2%,資訊科技股升1.97%,金融股升1.42%,地產股則升0.6%。同日南向透過港股通吸納港股的則僅則多達87億人民幣。 

德國經濟停滯不前,疫情推高儲蓄率

德國週二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疫情打擊,德國國民儲蓄大增,而第一季的國民生產總值收縮幅度超出預期, 報跌1.8%,按年收縮達到3.1%,比市場預期的按月收縮1.7%, 及按年收縮3.0%爲多。

然而疫情期間, 政府推出數十億歐元的保就業護計劃及現金補助,讓市民的儲蓄劇增至23.2%的歷史新高,而本季度家庭開支則下滑了5.4%, 原因是封城關係,市民有錢無地方用。

出口方面第一季增長報1.8%,入口升幅報3.8%,這意味著德國經濟增長放緩。

至於歐元區的國民生產總值按季數字比較為-0.6%,法國則錄得0.4%的經濟增長,相對同期美國的經濟增長則報1.6%。

歐元區經濟按年下滑1.8%。

財經分析員表示基於德國的感染率正在下降,以及接種率取得進展,這意味著德國經濟有望很快恢復健康。

日經緊隨納指回升,但疫情嚴峻,市場對後市并不樂觀

日經週二收高,原因受到納指的帶動所致,與此同時,市場擔心疫情會轉惡,拖累日經的表現。 周二,日經升0.67%,報收28,553.98點。

市場認爲日經跟隨美股的走勢只屬短暫性質, 因爲美日兩國的經濟不可同日而語,兩國在抗疫的成效方面亦不同,而日本不斷惡化的疫情讓當地媒體開始報導日本政府正考慮會進一步擴大封關的範圍,以及延長封關的時間至5月31日以後的日子,而美國國務院週一已經發出警告敦促國民如無必要,不要前往日本。

後市

考慮到美國將於周四公佈個人消費及通脹數字,市場將會維持窄幅上落的格局,情況是否如此,大家拭目以待。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廣東話節目 MeWe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在澳洲,所有人必須保持至少 1.5 米的社交距離。請查閱所屬州份或領地的聚會限制規定。

目前可在澳洲多個地方接受新冠病毒測試。如出現傷風或感冒症狀,應致電家庭醫生或撥打 1800 020 080 致電「全國新冠病毒健康資訊熱線」,以安排進行測試

聯邦政府推出的追蹤新冠病毒的應用程式 COVIDSafe 可在手機中的應用程式商店下載

SBS 致力為澳洲多元社區提供最新的新冠疫情資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最新報導,請前往 sbs.com.au/language/cantonese/coronavirus-updates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廣東話節目 MeWe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