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核戰一旦爆發 全球或多達 50 億人死於饑荒

Atomic War

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一旦爆發核戰,將造成至少 1.64 億人直接死亡,而由於核戰失去糧食而間接死亡的人數亦高達 50 億人。 Credit: Gerd Altmann (CC0 Public Domain)

隨著台海陷入緊張局勢,俄烏戰爭未明朗、北韓可能再度核試爆,令人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否會真的爆發!一旦發生核戰,可有供人類避難的地方?今日鐳射全方位張艾利和大家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為何澳洲和其他4國將可能是核戰後最佳的生存地點。


最近,美國新澤西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表一項研究,就目前地緣政治衝突及國際形勢,假設任何一方擦槍走火或誤判而引發核戰,他們計算的數學模型將核戰設定為不同等級:小規模核戰例如印度與巴基斯坦,預計總共會有兩億人死亡。大規模的核戰,可牽涉美、俄、英、法、中等五大核強國,而最危險的美俄中核強權的核戰,將可能會有約五十億人從地球上消失。電影情節中一夜間人類消失了一半並非危言聳聽,只是消失了的人永不會再回來。

羅格斯大學的教授Professor Alan Robock表示,核戰爭的直接影響是可怕的,正如過去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看到的那樣。研究人員指出,只要五百萬噸核塵埃進入大氣層,就足以造成大規模飢荒!因此「核強權等級」的核戰,直接因核爆死亡的人數可能僅為1.64億人;但隔年將有25億人因缺乏糧食而遇難,若達到研究設定最高核塵埃噸數1.5億噸,則直接死亡人數為3.6億人,以及高達50億人於隔年死於飢荒。

研究人員模擬了核戰後陽光減少和溫度下降對農業的影響。發現大多數國家的卡路里農産品至少減少了90%;僅少數地區,如澳洲、阿根廷以及巴拿馬、巴拉圭和海地這類國家,能夠保持卡路里農産品的產量,原因是這些地方已經種植大量小麥,而且人口相對較少。研究人員解釋,核冬天(Nuclear winter)氣溫相對較低,農作物生長季節相對較短;而地球上中高緯度地區的國家受核戰影響的衝擊最為劇烈。而澳洲得益於遠離核戰場景的地理因素,小麥較能挺過相對不嚴重的核冬天,而成為全球極少數的「綠色」安全地帶。

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數學科學學院的研究員Ryan Heneghan表示澳洲有足夠的糧食,可以自給自足。但倘若發生核災難能否將本國食糧運送到主要城市中心是另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小麥佔澳洲人口卡路里攝入量的近50%。Ryan指出,澳洲人必須繼續種植足夠的小麥,養活自己。

雖然澳洲國內食物供給仍然足夠,但可以想像到,萬一發生核戰會有來自亞洲的難民船隊趕來澳洲;因此海外難民對澳洲將會構成壓力。研究人員也呼籲,數據結果明確告知人類要永遠避免核戰爭的發生。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
研究:核戰一旦爆發 全球或多達 50 億人死於饑荒 | SBS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