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病】怎樣處理小狗的焦慮症?

dog anxiety

小狗也會焦慮 Source: Getty Images/Max Bailen

小狗和人一樣都會有焦慮症,處理方法也有相同之處。有多年執業獸醫經驗的陳國華(Cassius Chan)在【寵物天地】與大家談談怎樣預防和處理小狗的焦慮。


要點:

  1. 狗隻焦慮症可分三類:受驚、分離、老年
  2. 先請獸醫確診,再定出治療方案
  3. 常見治療方法:反調節訓練、抗敏、藥物
  4. 預防焦慮惡化:早期舒緩方法、擴闊社交圈、服從訓練、飲食均衡、充足運動、避免焦慮情況

動物患上焦慮症非常普遍,狗隻焦慮症大致可分為三類:

  1. 受驚:令小狗驚怕的情況很多,如遇上很大的聲音、周圍很多陌生人(例如家中開 party)、到陌生地方、身處新環境,小狗未能及時適應就會引起焦慮。
  2. 分離 (separation anxiety):很多狗主都有這個煩惱,例如上班後回家發現小狗隨處大小便、咬破沙發、咬破玩具、或收到鄰居投訴小狗整天不停吠叫。這些其實都是主人離家後小狗感到焦慮的表現。
  3. 老年:高齡的狗和人類一樣,會出現認知障礙、記憶力衰退、視力退化 (狗隻8、9歲就可能出現白內障),這些都會減弱狗隻對環境的洞察能力,令牠失去安全感。

如何幫助焦慮小狗?

如懷疑小狗有焦慮症,先要讓獸醫確診,因為一些癥象可能是身體的毛病,例如大小便不禁、或年老機能衰退腿。如確定是焦慮症,就可以由獸醫定出治療方案,按部就班處理。

常見治療方法包括:

反調節訓練 (counter conditioning training)和 抗敏訓練 (desensitisation):兩種方法通常一起配合運用,讓小狗逐步適應引起焦慮的因素,從低程度開始。例如小狗有分離焦慮,主人先假裝準備離家,讓小狗習慣主人拿鎖匙、皮包的情況,然後再讓牠適應很短暫的離開,再逐步加長離開時間和次數,直至小狗不再有負面反應。

藥物:如果上述方法未能收效,獸醫可能會用處方藥物,但藥物不能治本。有時也可用於特別情況,例如出門或去見獸醫之前,避免小狗出現極度焦慮的情況。

有效的訓練是基於人狗之間建立互信,才能事半功倍。

養成一隻輕鬆快樂的小狗

預防總是勝於治療,留意小狗的身體語言,如出現早期焦慮癥象,包括尾巴或耳朵豎起、四肢僵硬等,立刻採取舒緩方法,可免焦慮惡化。

平時改善生活方式也可預防,包括多接觸主人朋友、認識新狗友、擴闊社交圈、多分散專注力、投入群體生活。均衡飲食和充足的運動也很重要。

盡量避免引起焦慮情況,要帶小狗到陌生或多狗隻的地方先讓牠習慣。

另外,從小帶小狗參與服從性訓練非常有效。

瀏覽更多最新時事資訊,請登上廣東話節目 Facebook 專頁MeWe 專頁Twitter 專頁,或訂閱廣東話節目 Telegram 頻道

SBS 中文堅守《SBS 行為守則》及《SBS 編採指引》,以繁體中文及簡體中文提供公平、公正、準確的新聞報道及時事資訊。作為一個公共服務廣播機構,SBS 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多語種媒體服務,為全體澳洲人提供資訊、教育性及娛樂性內容,並與此同時反映澳洲多元文化社會的特色。SBS 廣東話及 SBS 普通話電台節目均已為大眾服務超過 40 年。按此進一步了解 SBS 中文。


分享

立即訂閱SBS中文電子報

訂閱SBS中文電子報,接收最新新聞資訊。

訂閱即表示你同意SBS的服務使用條款私隱保障政策,包括接收來自SBS的電子郵件通訊。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SBS Audio
SBS On Demand

收聽節目播客
Independent news and stories connecting you to life in Australia and Cantonese-speaking Australians.
Join prominent cook May Lee for gourmet recipes and tips for the kitchen.
透過你喜歡的播客程式,收聽SBS廣東話節目的最新獨家播客節目。

收看SBS
Cantonese Collection

Cantonese Collection

Watch onDemand